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头针组和体针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行为能力量表(Blesse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测定。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头针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体针组:社会行为能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头针组的显效率优于体针组,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USE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均显示头针组显著优于体针组(P〈0.01):而Blessed量表和ADL量表评分头针组与体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智能状态、社会行为能力、日常生活功能及中医证候,而且具有安全、有效、取穴方便、操作简单、不受体位限制等优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与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别,探讨头针治疗VD的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头针组采用头针疗法,每日针刺1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SF-36健康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头针组治疗后SF-36健康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头针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治疗VD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总体疗效较药物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晓虹  赵煜  刘耀  刘军  李清玲 《四川中医》2009,27(2):113-115
探索电针头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头电针组、针药结合组及西药对照组共三组进行6周的治疗观察,根据治疗前后的MMSE量表和ADL—R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电针组及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智能改善均起到积极作用;但单独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间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头穴对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针国际标准头针穴位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坚  嘉世健 《四川中医》1999,17(10):51-52
为充分发挥头针操作简易、易于推广的优势,探索血管性痴呆的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新途径,lop年以来,我们参加了国际标准头针穴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研究,现将部分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O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符合①美国心理学会精障诊断手册(DSM一皿一则关于痴呆的标准,lop年5月全国老年痴呆学术会所订老年痴呆病中医诊断标准Q];②年龄在55-85岁;③具有急性或亚急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既往有中风病史,0或Alltl证实有脑血管病变;④病程在4月以上;⑤赫金斯基(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7分;⑤抑郁量表(CT…  相似文献   

5.
头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法:将纳入试验的27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针药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ADL-R量表.结果:三个试验中心完成良好,具有可比性.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在MMSE量表评分、ADL-R量表评分:电针组和针药组较药物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针药组和电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个组对V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都很好,其中头电针配合尼莫地平治疗具有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或头电针结合尼莫地平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到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1]。流行病学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头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头针组和体针组.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Blessed-Roth行为量表(Blessed-Roth Behavior Scale,BB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测定,并记录和统计得分.结果:头针组MMSE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显著优于体针组(P<0.01);而BBS和ADL评分头针组与体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头针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体针组;头针组社会行为能力改善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效率优于体针组,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头针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中医证候、智能状态及社会行为能力,且该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不受体位限制.  相似文献   

8.
电项针配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常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基础上,观察电项针配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的患者80例为纳入对象,将其分为三组,电项针配合头针组27例,传统针刺组25例,对照组28例。三组采用MMSE、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电项针配合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2%,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后MMSE、Barthel指数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传统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与传统针刺组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组经治疗后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电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惠明 《天津中医药》2007,24(3):218-220
[目的]评价电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方法]以尼达尔、喜德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采用了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等进行测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分,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法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总体认知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针久留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应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表、主要症状观察(MS)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HDS、NFD、M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HDS、NFD、MS评分差值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久留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用头针久留针法;西药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应用长谷川 痴呆修改量表(HDS)、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表、主要症状观察(MS)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HDS、NFD、M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HDS、NFD、MS评分差值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剌组总有效率为86.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久留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耳穴贴压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180例VD患者随机分入耳穴贴压组及西药组,各90例.耳穴贴压组采用耳穴贴压法,选取神门、脑、肾、枕4个耳穴.西药组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 m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12周,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为观察指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耳穴贴压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MMSE评分分别为18.00±3.88、20.83±3.74,西药组分别为17.80±3.82、20.70±3.53,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提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贴压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ADL评分分别为44.90±14.84、39.60±12.45,西药组分别为45.70±14.86、39.10±13.44,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有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贴压组有2例因胶布过敏,出现耳郭严重瘙痒而退出试验;西药组1例出现轻度头晕、1例出现腹泻.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VD可获得与口服尼莫地平相似的疗效,除个别患者胶布过敏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头穴久留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不同留针时间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入选的62例TS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以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治疗主穴均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配穴取顶颞前斜线、颞后线.观察组每次留针2 h,对照组留针30 min,隔日1次,观察治疗2个月.采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和多发性抽动症综合量表(TSGS)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等症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1.3%,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留针2 h与头穴留针0.5 h均可有效改善TS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大体一致,无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丰隆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2例.丰隆组取丰隆穴,针刺得气后,接LH 202 H型韩氏(HANS)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参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选取频率AM 50 Hz、强度1 mA,留针20 min,每周2次;高胆固醇血症选取频率AM 100 Hz、强度1 mA,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者,电针强度以舒适耐受为度,余同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者选相应方案交替使用.血脂康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11周.结果:丰隆组总有效率为83.0%,血脂康组为8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作用与血脂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显示,血脂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继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继续上升趋势,其中电针丰隆穴后TG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均为0.结论:电针丰隆穴可有效调节血脂,而且有较好的后效应,可以替代降脂药物成为临床调节血脂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针刺、电针和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痴呆等为主题词,检索Cochrane痴呆组、临床试验资料库、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2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结果:5个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较高质量研究,纳入例数共308例,整体功能汇总OR 5.64(95%CI 2.87 to 11.09),HDS评分汇总OR 6.07(95%CI 3.76 to 8.38).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显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对改善整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对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针罐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针罐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6例患者分为针罐药组(62例)、针罐组(64例)和西药组(60例)。针罐药组及针罐组针刺选五志穴,行背部河车路走罐,针罐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针罐药组及西药组口服阿米替林,每天1次,各组均治疗4周。比较各组麦吉尔疼痛量表(MPQ)、压痛点数、起效时间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结果:针罐药组愈显率65.0%(39/60),优于针罐组的15.9%(10/63)和西药组的16.1%(9/56)(P0.001);3组患者治疗后MPQ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压痛点数目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针罐药组较针罐组和西药组减少更为显著(均P0.001)。针罐药组的起效时间较针罐组和西药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针罐药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较单纯针罐或西药具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迫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UI)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UI患者199例,按2∶1比例随机分入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131例,采用电针结合手捻针治疗;药物组68例,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ICIQ-SF)评分结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的总分数在每个访视点(治疗3次、6次、9次)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呈累积效应,且针刺组改善效应在每个访视点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加手捻针及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对UI的排尿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且以针刺方法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作用,并与西药进行对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穴取听会、翳风、合谷、侠溪、中渚等.药物组给予6%低分子右旋糖苷、ATP、辅酶A静脉点注,口服尼莫地平片、金施尔康.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疗效.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86.7%,优于药物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物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其机制可能与电针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Morris水迷宫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电针预处理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定位航行试验成绩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