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 10 例均行 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母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6例,颅骨3例,骨盆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好发。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 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部分见液 液平和/或软组织肿块。结论: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平扫和增强 MRI检查对骨母细胞瘤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椎骨母细胞瘤的磁共振(MRI)表现、诊断价值及其临床特点。方法:8例脊椎骨母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主要症状为四肢不全性瘫痪及疼痛,治疗上行肿瘤切除或刮除治疗,椎体病变者行植骨及内固定术。结果:8例均经病理确诊为骨母细胞瘤,其中6例为良性,2例为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脊椎椎体2例,起源于脊椎附件6例;发病部位颈椎2例,胸椎3例,腰椎3例。脊椎骨母细胞瘤MRI主要表现为椎体或附件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T1WI上为低或等信号,T2WI上可为低、等或高多种信号成分,肿瘤内钙化或骨化在T2WI上为低信号,T1WI上为等或低信号;周边硬化环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软组织肿块较明显,向椎管突出可压迫脊髓;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到明显强化,囊变、硬化边缘不强化。侵袭性骨母细胞瘤边界不清,可侵犯周围组织。结论:脊椎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部位以脊椎附件较多见。MRI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及增强扫描,能较好显示脊椎骨母细胞瘤的各种病理改变,对诊断、手术定位、分期尤其在显示脊髓继发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场MR对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SWI、DWI序列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8例20个病灶的MRI表现。结果:单发16例,多发2例共4个肿块;小脑半球14例,小脑扁桃体3例,小脑蚓部1例。可分为3型:囊伴结节型12例,实质型5例7个肿块,单纯囊型1例。囊伴结节型囊内壁光整,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FLAIR上呈低信号;结节实性成分呈等T2、等T1信号,FLAIR呈稍高、等信号,DWI呈等低信号,SWI多为等信号(11例);增强扫描后囊壁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结节瘤体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实质型5例,实质肿瘤呈稍长混杂T2、等T1信号,FLAIR呈等高信号,DWI呈等低信号,SWI呈等信号。1例单纯囊型病灶表现为出血信号。大部分病灶(11例)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带。综上所述,DWI在三型中均表现为等信号或等低信号,SWI大多数为等信号,出血少见。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SWI及DWI序列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髓母细胞瘤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2例,行MR检查,其中男9例,女3例,10岁以下病人7例(58%),11~20岁病人5例(42%)。结果: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MRI扫描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于脑灰质信号,注药后呈中等至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髓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5.
血管母细胞瘤MRI诊断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43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常位于小脑半球及蚓部,其它部位少见。可多发和伴发腹部脏器病变。大囊小结节征是囊型血管母细胞瘤的特征表现,其MRI信号在平扫各加权像上均高于脑脊液信号;实质型信号强度在T2 加权像上随TE时间延长而升高,瘤内及周围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需与囊型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AVM 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结果:23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右顶枕叶。16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结节强化明显;8例表现为实质型;20例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本组MRI正确诊断22例,准确率为91.7%。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动静脉畸形等鉴别。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典型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髓母细胞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例髓母细胞瘤,其中8例为原发性髓母细胞瘤,4例为髓母细胞瘤转移;8例有增强MRI扫描资料,1例作颈胸椎MR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8例原发性髓母细胞瘤中,1例表现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结节状病灶,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4例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2例病变侵犯桥臂;1例表现为完全囊性病变。4例髓母细胞瘤转移中,1例为上颈髓内转移;1例为颈、胸椎多发椎体转移;2例为两侧大脑半球内多发转移。结论 髓母细胞瘤的不典型表现可为两侧小脑半球多发病变,居于第四脑室内或侵犯桥臂、完全囊变等,其不典型转移方式可为骨转移、脑内或脊髓内转移等。  相似文献   

8.
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8例均摄了平片 ,6 / 18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10 / 18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 :脊柱 6例 ,颅骨 4例 ,胫骨 2例 ,股骨 2例 ,肱骨、骨盆、距骨、软组织各 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及长管状骨好发。平片和CT多表现、膨胀性囊状骨破坏 ,病灶内常有钙化、骨化 ,边缘常有轻度硬化缘 ;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 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 ,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 ,部分见液平和软组织肿块 ;一般无骨反应。结论 :CT、MRI对骨母细胞瘤诊断较平片有优势 ,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4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颈髓及胸髓各1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6例病灶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影,增强后肿瘤呈显著强化;1例CE-MRA示肿瘤周边及内部见不规则血管影;2例髓内肿瘤均继发脊髓空洞或囊肿。结论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讨论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9~45岁,平均28.7岁;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1例位于延髓,2例位于延髓与脑桥交界处,4例位于脑桥。6例为单发囊性,呈大囊小结节,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瘤结节呈不规则形,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强度,T2WI呈较高信号强度。瘤旁无水肿或水肿较轻。增强扫描瘤结节明显强化,部分囊壁呈环形强化。1例为实质性,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增强。肿瘤实质内及肿瘤旁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影。结论:MRI对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骨母细胞瘤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侵袭性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骨母细胞瘤患者的X线、CT、MRI表现。8例行X线平片检查,4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 9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中,6例表现为斑片状、虫蚀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短小液-液平面,3例可见斑点状及絮状钙化影,1例可见硬化边,2例可见葱皮状骨膜反应,9例均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综合分析侵袭性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资料能够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MRI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误诊原因。方法  89例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3例经随访证实。均行MR检查 ,评价MR对这些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89例患者中 ,肾癌 49例 ,肾盂癌 10例 ,肾转移癌 2例 ,肾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 ,非典型中胚层肾瘤 1例 ,肾腺瘤 2例 ,肾囊肿 8例 ,肾错构瘤 12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3例 ,肾结核瘤 1例。MR对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8.9% (5 6/ 63 ) ,其中肾癌误诊 6例 ,肾盂癌误诊 1例。MR对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69.2 % (18/ 2 6) ,其中肾腺瘤误诊 1例 ,肾囊肿误诊 1例 ,肾错构瘤误诊 4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误诊 2例。MR对肾脏占位性病变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3 .1% (74/ 89)。MR共误诊 15例 ,误诊的原因有 :病变体积较小4例 ,病变内信号不典型 6例 ,二者均有 3例 ,病灶边界不典型 2例。结论 MR可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病变体积较小、病变信号和边界特征不典型是MR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诊断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I在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形态和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进行MRI检查,观察心脏形态学变化、心室壁运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开闭功能,测量左室功能。结果:左室壁限局性变薄6例,其中3例在变薄的左室壁邻近部位见血流信号异常增高,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1例室壁瘤形成。左室射血分数降低。1例见二尖瓣有轻度返流。增强扫描(2例)显示梗塞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增强有明显差异。结论:MRI能为临床提供心肌的局部和整体功能、梗塞心肌的信号改变、心脏的瓣膜功能及心肌灌注等信息  相似文献   

14.
迷路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MRI在迷路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例临床提示为迷路炎同时存在MRI异常表现患者的MRI图像,总结其变化特征。结果10例10耳中,T2WI上均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发生异常改变,其中,6耳病变区信号不同程度减低,4耳病变区信号消失。T1WI上7耳可见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信号出现异常,其中,4耳病变区信号略增高,3耳病变区信号消失。FIESTA图像与T2WI图像显示结果相同。行增强扫描的7例7耳中,4耳病变区可见不同程度强化。10耳中,耳蜗受累9耳;前庭受累7耳;半规管受累6耳。结论MRI可以显示内耳膜迷路信号的异常改变,在诊断较早期迷路炎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前瞻性动态增强MRI研究12例原发支气管肺癌,6例良性肺内结节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不同病变区(肿瘤、继发炎变、结核球、炎性假瘤和淋巴结)在静脉团注造影剂后不同时间的信号强度。结果:绝大多数肺癌在团注造影剂后明显强化,3~10min达到高峰,随后信号逐渐下降,而多数结核球主体无明显强化,动态曲线平坦。肺癌周围继发炎变增强程度高于瘤体,可将两者区分。炎性假瘤增强显著但边缘模糊,可见较长索条影。结论:动态增强MRI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等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及损伤的MRI表现及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盘状半月板测量方法;盘状半月板分型及损伤诊断标准。结果本组40例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24例为厚板型,16例为楔型。38个合并不同程度半月板损伤,损伤率95%。结论MRI检查是诊断盘状半月板的首选方法;半月板与相应层面胫骨平台横径之比(板/面比)超过40%是诊断盘状半月板必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5例手术治疗,5例伽玛刀治疗,3例未手术治疗直接行放、化疗)。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9~63岁,平均年龄36岁。23例均行MRI平扫,20例行增强后扫描(其中有17例行CT平扫)。结果颅内淋巴瘤具有以下特点①病灶单发或多发,以幕上为主;②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  相似文献   

18.
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行MRI检查,SE序列,横断面T  相似文献   

19.
盘状半月板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及其继发病变的磁共振诊断方法和价值。材料和方法23例盘状半月板病例中10例为关节镜证实,另收集23例非盘状半月板膝关节MRI作为对照组。结果MRI上外侧半月板中部宽度与外侧胫骨平台的比率超过50%为盘状半月板可靠的依据。板内Ⅲ级信号改变可为变性、板内撕裂或显性撕裂。结论MRI诊断盘状半月板及其继发病变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