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rhG-CSF对小儿ANLL强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疗效,采用AAE方案(ADM、Ara-C、VP16或VM26),化疗后当WBC〈1×10^9/L或ANC〈0.5×10^9/L时,给予rhG-CSF200μg/m^2·d(5 ̄10μg/kg·d),皮下注射,一般连续5 ̄10天。本文15例ANLL,用rhG-CSF30例次。用rhG-CSF前,WBC平均0.78×10^9/L、ANC0.15×  相似文献   

2.
G—CSF在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G-CSF在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临床应用,共23例(43例次),并设对照组比较。在2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20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为髓系白血病。结果:骨髓抑制期应用G-CSF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性(ANC)恢复到ANC〉1×10^9/L及血小板(PLT)恢复到PLT〉100×10^9/L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及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且副反应轻。此结果提示,G  相似文献   

3.
陈静  李莉 《中国小儿血液》1997,2(5):232-234
20例小儿白血病、肿瘤患儿在强烈化疗后致粒细胞减少时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当其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予皮下注射rhG-CSF2-5μg/kg·日,5-10天,并与12例同期住院病情、病种相似、年龄相当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儿不予rhG-CSF仅给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hG-CSF组白  相似文献   

4.
脐血移植治疗难治性儿童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柏均  赵淑娥 《中国小儿血液》1998,3(4):189-190,F003
目的:研究和HLA不合多个脐血移植治疗难治性儿童白血病。方法:选择难治性白血病患儿,给予强烈化学治疗杀灭残存白血病细胞,再用多个脐血混合移植解救严重抑制状态的骨髓,从而缓解白血病,延长生命。结果:治疗6例,年龄2.5-16岁,均为男性。用VAC或AV方案化疗后,约11天外周血颗粒细胞降至零。输注脐血后平均13天外周血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60天内骨髓象正常,全部患者达到完成缓解。随诊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称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此型白血病极易发生颅内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死亡率高,缓解率低。本文报导我院1989年1月至1996年6月采用VP-VDCP方案治疗儿童高白细胞急淋白血病18例,目的在于探讨降低早期死亡率,提高长期缓解率的方法。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个月至13岁,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200×109/L8例、200~300×109/L6例,>200×109/L4例。ALL113例、ALL24例、ALL31例。确诊后先给以小剂量VP方案(VCRlmg/m2、Prcl40mg/m2/天),辅以扩容、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别嘌呤醇)等综合治疗。外周白血细胞数第3天开始下降,一般3~5天,最迟10天降至50×109/L以下,此后再给以VDLP方案强化疗,同时鞘内注射MTX.Ara-cDXM每周1次。用此方案使早期死亡率由文献报导的60%降至16.7%;缓解率由20%提高到83.3%,其中2例完全缓解已达7年。然而此型白血病髓外浸润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白血病发生率高,极易导致复发,本文复发率33.3%。所以如何加强髓外白血病的防治,是降低复发率,提高长期缓解率的关键,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儿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3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患儿,均经血液、骨髓涂片或病理确诊并具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者,高白细胞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H-ANLL)12例,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ALL)11例,高白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Ⅳ期(H-NHLⅣ期)8例。HAL起病急,病程<1月及脏器出血较对照组多(P<0.001)。临床突出表现为白细胞淤滞综合征(14例),H-ANLL较H-ALL多见(P<0.05),及化疗后肿瘤溶解综合征(3例),均为H-ALL。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发生后9例5~7天内死亡,故HAL应作急症处理,必须迅速采取降白细胞措施,降低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急性白血病治疗前WBC≥ 1 0 0× 1 0 9/L ,它是影响小儿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和长期存活诸多因素中较关键因素(1) 。此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 ,早期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高。本文通过对 1 49例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仅就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与预后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 :1 987年 4月— 1 997年 4月 ,经血液学及骨髓检查 ,按全国统一标准诊断及分型(2 ) 确诊的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共1 49例 ,其中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 0 0× 1 0 9/L37例 ,急性…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是脾肿大,白细胞增高利到20*10^9/L-30*10^9/L,单核细胞〉1.0*10^9/L,外周血可见幼稚粒细胞,骨髓增生活跃伴原始粒细胞〈20%。体外试验可见粒细胞,单核细胞自发性生长并缺少t(9;22)或BCR/ABL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我们一例获第 2次缓解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简称急淋 )患儿被进行父子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CD+ 34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60d合并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报告如下。对象受体患儿男 ,1 0岁。 1 999年 1 1月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 型 ,免疫类型为T细胞 ,染色体无异常。发病时白细胞总数 95 0× 1 0 9/L ,采用PVDL方案 (泼尼松、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氨酶 )治疗获缓解 ,后继续巩固治疗及庇护所预防等。 1 0个月时出现骨髓伴脑膜复发 ,用PVDL及鞘注等获第 2次缓解。为防止再复发 ,经配…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继发骨髓纤维化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年10月至1996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同时作骨髓(BM)涂片与切片(活检)检查,发现11例伴有继发骨髓纤维化(SMF)。其中5例BM涂片与切片增生度不相符,涂片增生度减低或极度减低,切片示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相差2 ̄5个级别);4例BM涂片未达ALL诊断标准,原淋+幼淋〈0.3(0.08 ̄0.25),切片见大量幼稚细胞浸润;6例外周血白细胞〈3×10^9/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与白细胞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患儿4岁,因全身皮肤瘀点,血小板减少入院,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5.6x10 ̄9/L。给泼尼松10mg,日3次。出血症状减轻。用药次日白细胞22x10 ̄9/L,第3日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994.2 ̄1995.3我们用rhG-CSF(惠尔血.GRAN)对19例儿童肿瘤进行了30例次在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时的临床观察。有自身前后疗程对照13例(19例次),前后疗程化疗方案完全相同。每例前1疗程单用化疗为对照疗程,后一疗程在化疗结束后,当wbc〈2.0×10^9/L或ANC〈0.5×10^9/L时使用惠尔血75mcg,每日1次,皮下注射。一般用3 ̄5天,wbc及ANC即可达  相似文献   

13.
本组应用不同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其中肌注丙球每日320mg,连用5日10例,静脉输注低pH静脉注射人血丙球每日400mg/kg,连用5日8例;每日输注1g/kg1次4例。以T检验方法计算观察。3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27.5±53.71×10^9/L,206.5±144.84×10^9/L,238.25±110.27±10^9/L,3组治疗后血小板数比较无统  相似文献   

14.
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小儿急性白血病(AL)强烈化疗后,可因血小板减少导致严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单采血小板输注既可预防出血,又能有效地控制出血。本文报告50例次SAA及AL患儿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观察结果。44例次(88%)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平均上升20.6×10^9/L),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例次SAA合并败血症;2例次ANLL晚期病情危重,伴尿血、眼底  相似文献   

15.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30例。其中急性再障(SAA-I)10例,慢性重型再障(SAA-II)11例,普通慢性再障(CAA)9例。总有效率为56.7%。30例中有重型丙障(SAA-I及SAA-II)共21例,其中6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为61.9%。重型再障长期生存率为68.4%。再障患儿治疗前有关临床资料与ATG疗效关系分析提示,疗前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0×10 ̄9/L及病程较短(<6个月)者有效率高(P<0.05)。ATG疗效与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免疫状态及疗前外周血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高低无关。上述资料可以作为儿童再障应用ATG治疗的病例选择及疗效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目前治疗常规首选皮质激素。为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剂型、剂量及方法的疗效 ,对我科1990年~1999年住院的42例ITP患儿分组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2例ITP患儿诊断符合1998年山东荣成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男17例 ,女25例 ;年龄2个月~14岁 ;病程<6个月38例 ,>6个月4例。入院时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BPC)<10×109/L21例 (50.0 % ) ;10×109/L~30×…  相似文献   

17.
我院儿科1978年至1987年收治50例,占同期住院13285人次的0.38%,溶血性贫血77人次的64.94%。年龄最小为出生30小时,最大11岁,5岁以下最多见46例(92%),男多于女,男:女=16.7:1。50例中分型以蚕豆病多见32例(64%),其次药物、感染性溶血10例(20%),新生儿G-6-PD缺陷性溶血7例(14%),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I型1例。50例中7例有家族史,2例有过去史。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发烧28例(65.24%),少数尚有疲乏、腹痛、呕吐、烦燥,肝大20例(71.4%),脾大仅2例。实验室检查.极重度贫血9例(18%),重度贫血32例(64%),中度贫血5例(10%),4例血红蛋白在10克%以上皆为新生儿,网织红细胞>5%29例(58%),1.5%~5%15例(30%),0.5%~1.5%6例(12%)。白细胞计数<10×109/L5例(10%),10×109/L~20×109/L29例(58),20×199/L~30×109/L9例(18%),>30×109/L。7例(14%)。  相似文献   

18.
不伴脾肿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石慧文,胡亚美,臧晏,郑胡镛患儿男,11岁。主因发现白细胞增高半个月余入院。患儿于20天前着凉后开始发热、咳嗽、在附近医院化验外周血白细胞80×10 ̄9/L诊断“轻度肺炎”,予抗生素治疗1周后体温正常,但复查白细胞仍达...  相似文献   

19.
刘昱  周长江 《中国小儿血液》1997,2(3):105-106,109
本文对25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的诊断治疗探讨。均具有中度贫血,发热,出血症状及浅表淋巴结轻-中度肿大,肝脾轻-中度种中,外周血象血红蛋白平均50g/L,〈90g/L者占89%;红细胞增均1.78×10^12/L,白细胞〈4×10^9/L者占52.3%,血小板平均62×10^9/L,骨髓表现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者占88%,增生减低者占12%,粒:红≤1者占65%,红系增生活跃占68%,减低占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ITP),治疗前血小板数均19×10^9/L并伴有明显出血症状,选择口服醋酸泼尼松组19例,剂量为1mg/kg,疗程6-8周。静脉丙球蛋白组28例,剂量为0.25-0.40/kg,时间为2-5天,用前给地塞米松3-5mg预防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组11例为西艾克3mg/m^2/周或VCR1.5mg/m^2/周,静脉缓慢滴注,用4-6次。切脾组19例均选择激素无效或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