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总结5例急性型再障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其中SAA—Ⅰ型2例;CAA型3例。1例SAA-Ⅰ型经治基本痊愈,另一例因感染出血死亡。3例SAA-Ⅱ型用药后临床好转,输血次数减少,血象有所上升。本文5例均同用高剂量丙球。一方面可作为免疫疗法治疗再障,另一方面可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减少感染机会。本文中仅1例因血象抑制,感染,出血死亡,无其它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也有改进,尤其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疗效明显。我们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应用口服环抱素A联合SSL方案治疗重型再障 15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5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5岁至12岁,平均 6.5岁,其中重型再障 Ⅰ型(SAA-1)12例,重型再障Ⅱ(SAA-Ⅲ)3例。对照组 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岁至11岁,平均7岁,其中重型再障Ⅰ型8例,重型再障Ⅱ型2例。 二、治疗方…  相似文献   

3.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建议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诊断标准一、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如 2系减少 ,其中必需有血小板减少 )。二、一般无脾肿大。三、骨髓至少 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有条件则应作骨髓活检 )。四、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如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五、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根据上述标准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后 ,再进一步分型为急性型再障或慢性型再障。分型标准一、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I型、SAA I型 )1 临床 :起病急 ,贫血呈进行性加剧 ,常伴严重感染、出血。2 血象 :除血红蛋…  相似文献   

4.
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应用环胞菌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甲工泼尼松龙等免疫抑制剂对17例小儿SAA(10例SAA-I,7例SAA-Ⅱ)进行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3例基本治愈,7例缓 解,3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达76.5%。(13/17例)。  相似文献   

5.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病毒消除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使用IVIG0.4~0.5g/kg.d共2天治疗2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对照组32例比较,发现应用IVIG后3~5天血清IgG水平升高1.91倍RSV-SIgG升高3.22倍,呼吸道RSV抗原68小时内阴转,临床症状体征较快恢复正常,本批IVIG制品中RSV-SIgG水平(1:640)远远高于用药前RSV感染患儿平均水平(1:116)提示IVIG能迅速提高血清IgG水平,补充大量RSV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进行了观察。治疗组21例在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首次1g/kg,以后每次400mg/kg,每日1次,共用2-4次,结果治疗组无1例换血,全部治愈,而对照组2例发生核黄疸,其中1例死亡,在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和天数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减少  相似文献   

7.
探讨环胞菌素A(CSA)治疗儿童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疗铲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应用CSA对34例儿童再障行免疫抑制治疗(IS),部分重型再障(SAA)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G),均以雄性激素作为辅助治疗。结果基本治愈4例,缓解11例,明显进步8例,总有效率为67.65%;其中29例SAA总有效率为65.52%,18例慢性重型再障(SAA-Ⅱ)有效率为55.56%;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335例NS中并发ARF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中8例的病理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组NS患儿ARF的发生率为5.1%。临床特点:(1)ARF均发生于肾病活动期;(2)多以感染为诱因;(3)大多数为少尿型;(4)临床表现为水肿加重、血压增高;(5)肾活检呈多种病理改变(8例中1例为轻微肾小球病变,2例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I型,2例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为增生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本组死亡4例,临床转归与病理类型相关。提示在NS活动期应减少诱因,防止ARF的发生。了解病理类型对NS合并ARF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30例。其中急性再障(SAA-I)10例,慢性重型再障(SAA-II)11例,普通慢性再障(CAA)9例。总有效率为56.7%。30例中有重型丙障(SAA-I及SAA-II)共21例,其中6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为61.9%。重型再障长期生存率为68.4%。再障患儿治疗前有关临床资料与ATG疗效关系分析提示,疗前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0×10 ̄9/L及病程较短(<6个月)者有效率高(P<0.05)。ATG疗效与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免疫状态及疗前外周血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高低无关。上述资料可以作为儿童再障应用ATG治疗的病例选择及疗效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环胞素A(CSA)联合用药与雄激素+皮质激素治疗再障的疗效对比。方法 CSA组应用CSA+康力龙+泼尼松,对照组应用康力龙+泼尼松,治疗前后行血象、骨髓像检查,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SA组总有效率54.5%,对照组29.1%。重型再障中CSA组有效率66.7%,对照组30%(P〈0.05);慢性再障中CSA组有效率40%,对照组28.6%(P〉0.05)。结论 CSA不失为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静注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8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710061)儿科教研室杨水葱,张家馨,张宝琴本组8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中男6例,女2例。3~7岁2例,~13岁6例。8例均为初治患儿,其中重型(SAA-I)3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干扰素剂量和给药方法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48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例。各组基础治疗相同,A组肌注大剂量α干扰素[α-IFN,5×104IU/(kg·d)]。B组肌注小剂量α-IFN[2×104IU/(kg·d)],C组肌注小剂量α-IFN加雾化吸入小剂量γ-IFN(3×103IU/次),D组雾化吸入小剂量γ-IFN.结果D组患者退热时间比A、B、C3组明显延长(P<0.01),其他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喘鸣、干、湿罗音等)消失时间A与C组、B与D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A、C组与B、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A、C组显效较早。结论IEN治疗RSV肺炎的疗效与给药剂量和方法密切相关,小剂量IFN治疗效果较差。小剂量α-IFN肌注配合小剂量γ-IFN雾化吸入治疗RSV肺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SMU3、SMU8)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AA)的关系,本研究对20例再障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测定,并在应用单抗治疗前后与病情转化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患儿T细胞亚群比值失衡,主要表现为T4细胞减少,T8细胞增多,T4/T8比值倒置,患者T8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外周HLA-DR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单抗治疗有效率为68.5%,有效组病儿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4.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疗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诊断标准一、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如 2系减少 ,其中必须有血小板减少 )。二、一般无脾肿大。三、骨髓至少 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有条件则应作骨髓活检 )。四、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如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五、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根据上述标准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后 ,再进一步分型为急性型再障或慢性型再障。分型标准一、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Ⅰ型、SAA Ⅰ型 )1.临床 :起病急 ,贫血呈进行性加剧 ,常伴严重感染、出血。2 .血象 :除血红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进行了观察。治疗组21例在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首次1g/kg,以后每次400mg/kg,每日1次,共用2~4次。结果治疗组无1例换血,全部治愈,而对照组2例发生核黄疸,其中1例死亡,在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对重症病例可起到替代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已有报道[1],儿童则少见。我们采用McAbTSMU3(抗CD3)和SMU8(抗CD8)治疗儿童AA28例,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AA的诊断、分型均符合1987年全国会议修订的标准[2]。男17例,女11例;年龄2~13岁(中位年龄7岁)。病程最短8.5个月,最长9年(中位数15个月)。其中急性再障(SAAⅠ)7例,慢性重型再障(SSAⅡ)10例,普通慢性再障(CAA)11例。用McAbT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了解小儿再障的死亡原因,从而努力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住院时死亡18例,院外死亡76例共94例小儿再障进行死因分析。结果:18例急重型再障住院时死亡的原因中,死于感染11例占61.11%,死于出血7例占38.89%;76例院外死亡者,死于出血43例占56.58%,死于感染10例占13.29%,其它死因5例,死因未查明18例。结论:感染与出血是小儿再障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而大出血(包括颅内出血)是慢性再障最常见的死因,感染是急重型再障的首要死因。并对慢性再障的治疗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ELISA法对52例肺炎患儿进行RSV,PFV(1,2,3型)和ADV(3,7型)特异型抗体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46.2%),以PFV居首(占27%),其中PFV3和PFV1分别占13.5%和9.6%;RSV次之占(占11.5%)。三种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小儿,以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占66.7%)。12月-1月为流行高峰(占70.8%)。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期脊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建立脊肌萎缩症(SMA)产前诊断方法,应用3个与SMA基因紧密连锁的CA重复序列位点JK53CA1/2、5DS637、CATT1,对18个SMA家系进行了连锁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分析,对37例SMA患儿作了SMA基因缺失的检测;并作2例SMA产前诊断。结果:18个家系通过JK53CA1/2位点诊断12个(可诊断率66.7%),通过5DS637位点诊断14个(7.8%),10个SMA家系通过CATT1位点诊断9.5个(95.0%);37例患儿中32例(86.5%)有端粒侧exon7的纯合性缺失;2例接受产前诊断者,1例胎儿患病,1例胎儿为正常。结论:应用SMA基因旁侧CA重复序列联合PCR-SSCP检测进行SMA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简便、准确、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国内第一株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以放免法直接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健康儿童18例的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再障中急性型6例,慢性型24例,伴少量出血或皮肤出血点8例。结果显示再障和健康儿童的GMP-140分别为1160.93±458.23和630.28±204.45M/plt,因小板140稍高于伴出血者。表明再障患儿体内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