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对6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采用大剂量氯甲喋呤+鞘骨注射+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IT+FC)方法预防髓外白血病,大大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5%)。但有1例患儿在第3次采取常规剂量和方法的HDMTX+IT+FC化疗时,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毒性。一旦发生CNSL后,即使重新加强全身化疗,头颅放疗及HDMTX应用,仍出现高CNSL复  相似文献   

2.
用RAI和RLISA法对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1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脑脊液中TNF及SIL-2R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无CNSL的白血病患儿及对照儿(P〈0.001),并且二者在CNSL患儿脑脊液中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r=0.643,P〈0.05)。无CNSL组与对照组脑脊液TNF、SIL-2R的测定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检测100例正常人,急性白血病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对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10例患儿进行动态监测,测得正常儿童脑脊液(CSF)中TNF为8.86±0.80ng/ml,无发生CNSL儿童CSF中TNT为9.32±1.52ng/ml,而发生CNSL儿童CSF中TNT显著升高达20.61±2.21ng/ml,治疗缓解后下降为9.16±0.76ng/ml。提示TNF检测对临床观察CNSL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瑞官  沈建箴 《中国小儿血液》1996,1(5):208-209,212
本文检测100例正常人,急性白血病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对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10例患儿进行动态监测,测得正常儿童脑脊液(CSF)中TNF为8.86±0.80ng/ml,无发生CNSL儿童CSF中TNT为9.32±1.52ng/ml,而发生CNSL儿童CSF中TNT显著升高达20.61±2.21ng/ml,治疗缓解后下降为9.16±0.76ng/ml。提示TNF检  相似文献   

5.
密集强化+高频度鞘注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我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 (AL)患儿长期无病生存(LTDFS)率不高的原因有二 :(1)多药耐药 (MDR)基因的出现 ;(2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根据文献 [1 3]报道 ,1995年以来我们选取具备定期强化条件的 6例AL患儿给予密集强化 高频度鞘注 (iT)治疗 ,完全缓解 (CR)后无一例复发或出现CNSL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均为我科收治的初诊患儿 ,都做了外周血和骨髓形态学及免疫学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例(高危 2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M2 )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ALL(NHL ALL) 1…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急性白血病患者CSF-FN和F含量,结果CNSL患者CSF-FN和F含量全部升高,与对照组及无CNSL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10例CNSL患者治疗后8例缓解的CSF-FN和F明显下降;一例虽缓解但下降不明显,半月后复发。另一例病情恶化,CSF-FN和F反较治疗前升高。无CNSL组30例患者9例CSF-FN增高,8/23例CSF-F增高,其中二项同时增高的有7例,随访15—80天,有5例确诊为CNSL。本文提示CNSL确诊前CNS已受到白血病细胞的浸润;CSF-FN和F是诊断CNSL的敏感指标,有助于CNSL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在儿童中发病率逐年增加,据北京儿童医院统计近十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AML比例由5:1上升至3:1。多年来各家认为DA、HA和TA方案是治疗AML有效的方案,其缓解率在30%左右,一次DA诱导达CR者16.67%,2次DA方案的32.22%病例达CR,自1994年以来应用DAE方案诱导治疗AML,使一次DAE方案CR可达51.02%,2次达73.43%,提高了A  相似文献   

8.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55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检查、演变及转归,其中RA12例、RAS2例、RAEB18例,RAEB-T10例,CMML6例,非典型的MDS7例。55例中转为急性白血病16例(急淋2例,急非淋14例),占29.1%;本组患者一量发生RAEB-T,则在短时间内转为急性白血病,因而对非典型的MDS血象、骨髓细胞形态作了进一步详细描述,提出了儿童MDS血象、骨髓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突变与恶性血液病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查象多态性(PCR-SSCP)分别和DNA印迹(southermblot)方法检测3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MTS1基因的改变。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患儿的MTS1基因缺失(包括点突变)为26%(8/31),其中纯合子缺失,B-ALL为16%(4/25),T-ALL为6例中有2例,点突变则两型各占1例。结  相似文献   

10.
分析小儿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的突变及其在疾病发生的作用。利用PCR扩增P15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并进行缺失突变分析,利用均一变性凝胶电泳(CDGE(对外显子2进行点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急性白血病缺失突变率异常高57例患者中有18例发生缺失突变,只有6例发生点突变,总突变率为31.6%、ALL患者P16基因的总突变率明显高于AML患者,为64.7%,而AML患者P16基因的总突变率只有8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价值,用比色法对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伴CNSL和14例无CNSL的ALL患儿进行了脑脊液ADA活性的测定并与15例对照儿的测定值比较。结果,无CNSL的ALL患儿的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伴CNSL的ALL患儿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无CNSL的ALL患儿和对照儿的测定值(P〈0.05),并随治疗  相似文献   

12.
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现代治疗的疗效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强烈联合化疗方案时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AL),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进行了序贯治疗及随访,总一疗程完全缓解率(CR)为94.4%,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5%;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00%,1年及2年生存率(EFS)分别为79.91%及50%,总生存率为85%,复发率16.66%。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的免疫亚型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一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随机检测了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0例。T-ALL(CD)10例,临床以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淋巴结明显肿大,以及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等肿瘤综合征为特点;非T-ALL16例,除B_4-ALL(SmIg+)髓外白血病发生率高外,其余对治疗反应较好。20例AML中5例CD,4例CD,存活期均短。提示具有CD_7,CD_(14)和SmIg表型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尽管化学治疗迅速发展,但许多化疗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使中枢神经系统(CNS)成为白血病细胞的第一庇护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复发的最重要原因。我们对1986~1996年收治的363例ALL患儿随访观察2年,结果表明:鞘注MTX、Ara-C、Dx加静滴HD-MTX可明显降低CNSL的发生率,对提高ALL患儿的持续完全缓经(CCR)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  相似文献   

15.
儿童髓外白血病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髓外复发是急性白血病 (AL)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 ,髓外白血病的防治对进一步提高AL的疗效至关重要。1 髓外白血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在ALL ,髓外白血病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睾丸白血病 (TL)。发生髓外白血病主要因素与AL的类型有关 ,一般而言 ,高危ALL发生髓外白血病危险性较高 ,标危ALL则较低 ;AML发生CNSL的报道较少。但新近研究显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经全反式维甲酸(ATRT)治疗后CNSL发生率增高 ,推测ATRT增加了白血病早幼粒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在内皮细胞 (如脑脊髓内皮细…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rhG-CSF对小儿ANLL强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疗效,采用AAE方案(ADM、Ara-C、VP16或VM26),化疗后当WBC〈1×10^9/L或ANC〈0.5×10^9/L时,给予rhG-CSF200μg/m^2·d(5 ̄10μg/kg·d),皮下注射,一般连续5 ̄10天。本文15例ANLL,用rhG-CSF30例次。用rhG-CSF前,WBC平均0.78×10^9/L、ANC0.15×  相似文献   

17.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预防白血病复发、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连续观察白血病患儿脑脊液(CSF)中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变化,发现在庇护所治疗(即大剂量甲氨噗吟治疗)时β_2-MG有所升高,而发生CNSL时显著升高(P<0.01)。在中枢浸润早期的CSF常规检查可能阴性,但CSF中β_2-MG已有所增高。本文结果显示:白血病患儿CSF中β_2-MG的变化可作为CNSL的监测和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睾丸白血病(TL)发病率,对140例急性白血病恩儿分别采用 ̄(60)Co头颅照射( ̄(60)Co)、大剂量氨甲蝶呤静注(HDMTX)、 ̄(60)Co+HDMTX、HDMTX+ ̄(60)Co四种方法进行CNSL和TL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四组防治CNSL的疗效相似,CNSL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采用HDMTX预防TL效果满意,而 ̄(60)Co组TL发生率高。从整体防冶效果评价,HDMTX静注优于 ̄(60)Co头颅照射。12例接受双侧睾丸放疗配合全身化疗,TL均未发生,3例只接受患侧睾丸放疗配合全身化疗者均发生TL。提示早期使用HDMTX,必要时配合 ̄(60)Co放疗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45例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3例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原位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治疗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CR)和非白血病患儿共四组病人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儿的DNA非整倍体检出率为41.2%,其中ALL为33.3%,ANLL为60%。ALL和ANLL的S期细胞百分比(S%)显著低于非白血病患儿,而CR组的S%与非白血病的S%无显著性差异。2.ANLL组的RNA含量显著高于CR组、非白血病组及ALL组,而后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四组之间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在对9例缓解期病人进行动态观察过程中,有5例检出DNA非整倍体,其中4例在检出DNA非整倍体后33~74天内复发。  相似文献   

20.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0例张瑞英,刘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张振华随着小儿急性白血病(AL)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AL的缓解期已明显延长,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MSL)是引起骨髓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CNSL的防治是提高AL长期无病生存率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