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与综合性护理要点.本文通过对1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到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积极配合医师抢救与治疗,认真做好发热、惊厥、昏迷、皮肤、心理、精神护理、瘫痪护理、康复的护理.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114例患儿治治愈,6例好转,死亡2例,护理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直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3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体会到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积极配合医师抢救与治疗,认真做好发热、惊厥、昏迷、精神异常及瘫痪的护理.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36例患儿治愈,2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阿昔洛韦组和病毒唑组,其中阿昔洛韦15 mg/(kg.d)30 mg/(kg.d)静脉点滴,疗程14 d21 d,病毒唑组10 mg/(kg.d)15 mg/(kg.d)静脉点滴,疗程7 d14 d。结果:以临床表现好转情况进行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阿昔洛韦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脑炎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会芳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0(1):35-35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ICU常见危重症 ,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变化迅速 ,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死亡。此外该病恢复周期长 ,许多患儿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 ,处理不当又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结合本院ICU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经验 ,谈谈自己的体会。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2年4月本院ICU共收治病毒性脑炎106例 ,其中男48例 ,女58例 ;年龄3个月~12岁 ,其中3~6个月4例 ,7个月~1岁10例 ,13个月~3岁36例 ,3岁~7岁36例 ,7岁~12岁20例 ;全年均有发病 ,以7~9月为多 ,占50 9 % ,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40例,行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0例,单行吞咽功能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随访1-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后疗效,并统计误吸、感染、死亡等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比较,治疗后第4周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均优于治疗第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第4周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各项不良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早期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明显降低长短期内各项不良预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临床上的护理干预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揭示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科从2009年8月-2011年9月接收的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两组在接受系统护理治疗前各项指标经统计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采用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没有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30d后观察两组情况作出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的过程中十分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为28.0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且大多数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惊厥,患儿发生惊厥时可伴或不伴有发热现象.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发病时可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如肺炎、休克、脑疝或呼吸衰竭等.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由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或通过诱发免疫反应所致的脑部炎症。临床可表现发热、头痛,精神、神志改变,抽搐或肢体功能障碍等。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效果肯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通过对 1998年 1月~ 1999年 4月 5 6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认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儿科 5 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男 33例 ,女 2 3例 ,男女之比为 1.4 :1;年龄 :<1岁 5例 ,1~ 3岁 9例 ,3~ 6岁 10例 ,6~ 14岁 32例。发病时间最短 1h ,最长 2年 ,平均 2 6 .2d ;住院时间最短 3d ,最长 35d ,平均 13.5d。1.2 临床表现 发热 36例 ,呕吐 30例 ,头痛 2 5例 ,惊厥 18例 ,意识障碍 10例 ,生理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采用高压氧+常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62%),后遗症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17.2%),证明高压氧治疗是有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方法,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应用较多 ,这对于缩短病脑昏迷时间 ,改善偏瘫症状 ,降低病死率作用显著。有关IVIG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最佳时机 ,笔者初探如下。1 临床资料本科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诊断重症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 32例 ,诊断符合儿科学教材制定标准[1]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1~ 11岁 ,平均5 .1岁。对照组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4 .5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及病程对照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按常规方法治疗 ,包括使… 相似文献
13.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临床确诊的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每次0.4ml/kg, 1次/d,两组均以7~10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为7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体温下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肢瘫恢复及锥体束征消失所需时间,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海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4)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近2年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20例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相对照。结果:治疗组其退热、惊厥控制、肢瘫恢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干扰素佐治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吕黎平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4)
目的:提高儿科工作者对病毒性脑炎的认识。方法:总结了106例病脑的发病年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药物治疗运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并予抗病毒、镇静、对症等处理。结果:痊愈89例,病死2例,有后遗症10例,转院5例。结论:病毒性脑炎预后虽与病毒类型有关,但及时诊断处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K点刺激、多点负压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吞咽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K点刺激和多点负压刺激,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后评价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WST)、X射线透视功能检查(VFSS)]、临床疗效、表面肌电图(sEMG)变化、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评分及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WST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VFS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sEMG最大波幅值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吞咽时间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ED-QOL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Alb、T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SVE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中使用DXM剂量不同分组,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近期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短程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等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分别有6例(15%)和5例(13.2%)并发消化道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DXM治疗中,大剂量短程DXM的应用,近期疗效观察可行、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对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异常的54例进行跟踪观察并予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检查正常6例(10.0%),异常54例(90.0%)。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多以弥漫性θ、δ波为主,本组弥漫性异常48例,占异常的88.9%。低波幅8波的重度异常及局限性、阵发性异常其后遗症及继发性癫痫多见。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虽无显著特异性,但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别是对病毒性脑炎后的继发性癫痫在临床发作前可捕捉到癫痫波,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早期的作用众所周知,而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康复中的脑功能恢复的判断、治疗效果、疾病复发、后遗症的产生等监测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