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分子数/血小板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哮喘发作期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含量增高,血小板在体内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对61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患者及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IgE,白细胞介质-4(IL-4),皮质醇,血小板表面a颗粒膜蛋白(α-GMP-140)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患者血清IgE,白细胞介质-4,血小板表面β颗粒膜蛋白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皮质醇显著降低,冷哮证与热哮证比较,冷哮证血清IgE-a-EMP-140 含量较热哮证显著升高,血皮质醇热热哮证显著降低,冷热哮证IL-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儿童哮喘发作期冷,热哮证的微观机制与IgE,血皮质醇及α-GMP140,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作为一种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参与体内的多种生理病理反应,在哮喘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血小板活化[1].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和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末梢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初步探讨血小板活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冠状循环中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TXB2,6┐酮┐PGF1α和PDGF的变化意义马颖艳贾国良张玉顺郑昌柱陈士良王小燕李媛李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3)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血...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者必可酮治疗前后引痰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发作期及激素治疗前后引痰液中炎症介质IL-8,TNF-α和ECP(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含量对判定哮喘气道炎症及疗效的意义。方法 用高渗盐水雾化引痰、荧光免疫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发作期哮喘患者以及吸入必可酮(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4wk后引痰液中IL-8,TNF-α和ECP等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引痰液中IL-8,TNF-α和ECP等水平在必可酮治疗4wk后较其发作期有显著下降。结论 测定引痰液炎症介质IL-8,TNF-α和ECP等水平可用于评估哮喘气道炎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哮喘发作中的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20例健康受试者(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2岁)和17例哮喘患者(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4岁)的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丙二醛生成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丙二醛生成量增多(P<0.05)。缓解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丙二醛生成量均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表明哮喘发作中存在血小板活化,并与哮喘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血小板活化可能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动态变化研究(论著摘要)康子琦,于晓初,李学旺,李福刚,汪钟(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北京100730)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letalphagranuleme...  相似文献   

8.
文献报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死亡患者进行的尸检中,发现约有90%的病例合并肺小动脉栓塞。我们应用自拟保肺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探讨保肺汤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50例)、肺心病缓解期(38例)和正常对照组(37例)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结果: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浆GMP-140和vW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缓解期血浆GMP-140和vWF均比正常对照三升高,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被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惯穿着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认识并纠正上述病理变化可能有助于肺心病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α—颗粒膜蛋白在猪皮肤撕脱务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东  鲁开化 《医学争鸣》1999,20(11):926-928
目的:探讨皮肤撕脱伤后α-颗粒膜蛋白的变化及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1)体内部分:将猪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放名法测定血注板表面和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含量。(2)体外部分:离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放免法测定组胺作用下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及GMP-140单抗对其影响。结果:皮肤撕脱伤后猪血小板表面及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含量增加(P〈0.05),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粘附力因α-颗粒膜  相似文献   

11.
李晓玲 《疑难病杂志》2007,6(8):460-462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PLT明显低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TIA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急性期MPV和PDW明显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PLT低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MPV和PDW高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血小板的形态在脑梗死之前就发生变化,动态观察血小板3项参数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MGP -14 0 )在小儿急性肾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发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2 5例急性肾炎小儿和 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GMP -14 0。结果 急性肾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O水平和血浆GMP -14 0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 ,急性期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P <0 .0 1) ;且肾炎组血清NO水平与血浆GMP -14 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61,P <0 .0 1)。结论 表明小儿急性肾炎中存在血小板活化 ,提示活化的血小板和NO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肾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冠心病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痛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及3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多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测定各对象的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及经ADP活化后血浆GMP-140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组相比,血浆GMp-140显著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用ADP活化后,各组血浆GMP-140均较活化前升高(P<0.01),且活化后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GMP-140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1,P<0.05);在冠状动脉单支与多支病变组间,血浆GMP-140无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高,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__140)特异的单克隆抗体(SZ_(51),CD(62P))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了30例冠心病患者及6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患者术前、术后静脉血中血小板活化状态,发现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GMP__1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各组之间相互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TCA术后GMP_140的表达水平高于术前(5/6,83.3%),1例术前已呈高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患者在术中发生急性缺血性闭塞意外。提示冠心病的发病与血小板活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免疫荧光标记单抗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可特异、准确地检测出冠心病人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对临床早期诊断、预测介入治疗的危险性以及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均提供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 140及血小板聚集的动态变化。方法 :分别于发病 72h ,治疗 1周 ,4周时采集静脉血 ,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 140和血小板聚集。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GMP 140明显升高 ,尤以并发冠心病者更为显著 ,但治疗 4周后 ,无并发症患者的血浆GMP 140水平明显下降 ,而并发糖尿病者其均值反高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结论 :血浆GMP 140较血小板聚集更能反映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14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体积越大,脑梗死患者血浆PAF、GMP-140、β-TG和PF4水平水平越高(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增强,且与脑梗死体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GMP-140、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进而评价不同方法溶栓及抗凝的效果。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及对对照组30例。结果:血小板表面GMP-140、血浆GPM-140、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脑血栓形成组、短暂性及脑缺血发作组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组;溶栓及抗凝组血小板表面GMP-140、GMP-140、IL-6含量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动态观察溶栓后上述各物质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溶栓、抗凝联合治疗优于单项治疗。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测定上述物质含量可早期评价溶栓及抗凝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了1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前后血浆中GMP-140、血栓素B2水平的改变。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TX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血小板处于高活化状态,尿激酶溶栓期间血浆GMP-140、TXB2升高,血小板再次被激活。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期间纤溶增加的同时伴有血小板再次被激活,这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溶栓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GMP-140含量的动态改变及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表明,脑梗塞急性期血浆GMP-140明显升高,尤以合并冠心病者更为显著,但治疗四周后,无合并症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明显下降,而合并糖尿病者其均值反稍高于急性期。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提示:血浆GMP-140与血小板聚集一致性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小板在体内的破坏程度,且血浆GMP-140较血小板聚集更具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与健康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在C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进行血浆GMP-140,vWF,CRP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血浆GMP-140,vWF,CRP明显升高,GMP-140,vWF,CRP与AMI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呈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参与CAD的发病,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