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是伴随着人类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两大主要类型。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已占有十分重要且突出的地位,并成为老年人群中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占老年人的7%~8%,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上海市和美国多家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痴呆患病率的调查结果表明,AD是引发痴呆的首位原因,约占2/3。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厚生省今年6月6日发表的“日本未来人口估算”报告,1988年日本老年人口将超过年轻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卧床和痴呆等需陪护的老年人将增加,而且家庭陪护功能下降均是伴随老龄化出现的问题。建立综合陪护体制将是厚生省急需采取的措施之一。高龄者保健福利措施的方向细菌学的光辉成果和抗生素的发展,使医学、医疗对感染症发挥了巨大威力。对癌症亦然,诊断技术和治疗的进步,显著提高了胃癌和宫颈癌的治疗效果。通过外科手术适应症等的选择,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能和健康人一样地生活。总之,医学、医疗已由感染症时代进入了成人病时代的辉煌时期,目前正处在如何处理痴呆和卧床的第3个时代。感染症和成人病时代医学是万能的,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明显,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约65%的老年人会发生高血压,在〉65岁的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肥厚、终末期肾病和痴呆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应给予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疾病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在这部分老年人中,中、重度痴呆者占60%以上,需要专人照顾护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加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老年人脑卒中是老龄化社会的高发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脑血管意外研究的深入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脑卒中本身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脑卒中后的抑郁症却上升为阻碍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影响因子。脑卒中后抑郁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1年,主要表现为情绪和  相似文献   

6.
李向春  王延清 《中原医刊》2004,31(21):59-60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发生生理性的老化,出现代谢障碍、神经细胞减少、脑萎缩、脑的生理功能衰竭。有些人的老年性改变特别严重.远远超过了生理性老化的程度,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的病例也随之增加,年龄增高.痴呆的患病率也增高。据流行病学调杏,60岁以上老年人有10%患痴呆,80岁以上者20%~30%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遗症老年人易患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从2008年1月至6月因脑卒中后遗症住院病人的病史资料,对有无尿路感染分组后进行比较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血管性痴呆、留置导尿、糖尿病、卧床时间、脑卒中次数是脑卒中后遗症老年人易患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管性痴呆、留置导尿、糖尿病、是脑卒中后遗症老年人易患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遗症老年人患尿路感染受多方面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痴呆是伴随着人类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两大主要类型.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已占有十分重要且突出的地位,并成为老年人群中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黎黎  郑福妹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62-2262,2287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常发生在50岁以后,占65岁以上老年疾病的8%。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老年期痴呆病例不断增加,有研究报道,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相似文献   

10.
冯丽  金明爱 《吉林医学》2004,25(11):62-6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随之增加。而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和老化性疾病,其中25%的老年人患有多种较为严重的疾病,而痴呆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引起老年人病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国内资料,我国65岁以上老人。约5%患有痴呆,痴呆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及医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即将步人老龄化时代,而老年人中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80%1”。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能力及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5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脑功能衰退综合征,它严重地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每年老年人以3.3%的速度增长。有资料表明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为10%,发病率有随增龄而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痴呆患者也日益增多,而现代家庭功能减弱且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无力承担照护责任,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莲 《柳州医学》2006,19(4):209-212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认识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在治疗及愈后方面也不尽如人意。长久以来中医学者们以祖国医学独有的理论体系,对血管性痴呆有着独特的认识并在治疗上展现出较好的效果,显示其优势。因此就近年来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的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日本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总人口的10%,据预测30年后将超过20%,即全人口的1/4将为65岁以上的老人。如此老龄化的社会在人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的改变可带来疾病结构的变化。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今出现了尿失禁、老年人的性生活及前列腺癌增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疾病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在这部分老年人中,中、重度痴呆者占60%以上,需要专人照顾护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加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以血管性痴呆( VD)和老年性痴呆 ( SDAT)为主 ,两者大约共占老年期痴呆的 80 %~ 90 %。其中 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直线上升的趋势 ,且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在欧美 VD占老年期痴呆的 1 0 %~ 1 5% ,日本占 60 %~70 % ,我国占 60 .5% [1]。根据我国 1 1个城市和农村的普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VD的患病率为 32 4 / 1 0万人口 ,SDAT为 2 38/ 1 0万人口 ,VD略高于 SDAT[2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本病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相似文献   

18.
丁文  吴小玉 《西部医学》2017,48(5):41-42
<正>我国自1999年跨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非仅仅延长寿命?如何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控制?怎样使老年人的独立功能最大化?如何提高老年人照顾者的能力?如何减轻老年人照顾者的负担?这些问题,尤其是患慢性病和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健康管理是一种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相似文献   

19.
老年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巍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8):511-511,524
随着社会日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老年痴呆的折磨,痴呆患者的行为障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国外文献报道多达70%~90%的痴呆患者在其病程的一定时间内曾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正是这些行为异常决定着患者,也决定着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患者被送往医院的重要原因。作者对87例痴呆患者的行为症状进行调查分析,对行为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病因及梗塞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患者的既往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房颤病史中的一种或风种,占93.3%;有27例患者多发性梗塞的梗塞灶涉及到基底节区、额叶、顶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占90.0%,其中有脑萎缩者占70.0%,白质疏松者占20.0%;结论:通过对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分析,认为高血压、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心脏病房颤为顾因素。CT显示梗塞位于基底节、额叶、颞叶、顶叶的患者易发生痴呆,部分患者有脑萎缩或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