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NA聚合酶β(简称POLβ)是哺乳类动物五种DNA聚合酶中分子量最小的一个.它主要参与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repair.BER),维持基因的稳定,在基因的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变异或损伤会导致DNA修复系统的功能下降,使基因突变或损伤因为无法修复而积累,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近年来,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都发现了POLβ基因的突变,推测该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DNA复制是生物遗传的基础,而DNA聚合酶是参与细胞复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染色体DNA的复制至少需要DNA聚合酶α(DNA polymeraseα,Polα)、Polδ和Polε这3种DNA聚合酶.通过基因测序等大量的实验验证表明,Polε的亚基变化与人类遗传病和癌症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从人体消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液、脑脊液DNA聚合酶(DNA-P)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脑肿瘤患者血液、脑脊液(CSF)DNA-P活性升高,升高程度和阳性率高低与肿瘤病理性质有关:脑脊液(CSF)中DNA-P活性及阳性率高于血液。术后DNA-P活性下降或转阴,DNA-P活性变化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宁召锋  李梁  刘霞 《肿瘤学杂志》2016,22(4):305-309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β表达对食管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预后评估。[方法]收集85例食管癌患者,根据DNA聚合酶β(DNA polβ)的表达水平随机分为高表达常规分割组、高表达超分割组、低表达常规分割组和低表达超分割四组。常规分割:2Gy/f,总量56~64Gy/28~32次,超分割:1.3 Gy/f,2f/d,总量56~62Gy/43~48次。治疗中及治疗后随访,观察急性反应、晚期反应以及近期疗效、局控率及1、3年生存率。[结果]四组之间放疗晚期反应肺纤维化及食管狭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87、0.711);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急性反应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差异有意义(P=0.049、0.031),超分割两组显著高于常规分割组;1、3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两组差异明显(P=0.028、0.036、0.040、0.014)。[结论]超分割放疗加重急性反应,DNA polβ表达不同对放疗敏感性有影响,低表达组超分割放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基因(polβ)的突变情况。方法利用RT-PCR、SSCP和序列分析对3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olβ基因进行检测。结果3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7例SSCP异常,突变率为21.9%;而对应的32例癌旁组织PCR-SSCP结果中未见异常。在低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高达50.0%(6/12),而在中、高度分化胃癌中的突变率却仅为5.0%(1/2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测序分析了7例SSCP异常中的3例,其突变分别为196位A→G,268位A→G,790位A→T;测序分析了1例PCR-SSCP无异常的癌旁组织标本,其序列无突变。结论胃癌组织存在polβ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DNA聚合酶β(DNA polβ)表达对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9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DNA polβ表达分为阴性单纯放疗组、阴性放化疗组、阳性单纯放疗组、阳性放化疗组4组。各组均进行常规分割放疗,2 Gy/次,5次/周,中位处方剂量60 Gy。2个放化疗组放疗的同时给予顺铂、5-Fu和亚叶酸钙方案化疗,于放疗开始的第1、5周给予。结果阴性单纯放疗组、阴性放化疗组、阳性单纯放疗组、阳性放化疗组的3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4.5%、61.5%、41.7%、53.8%,3 a生存率分为31.8%、38.4%、25.0%、26.9%。结论 DNA polβ表达阴性者放疗联合化疗可改善其生存。  相似文献   

7.
DNA聚合酶β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聚合酶 β( polymeraseβ ,Polβ)是人体内主要的碱基切除修复聚合酶 ,该酶在其结构进化过程中相当保守 ,说明它在生命活动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自从重组全DNA技术克隆出了DNA聚合酶 β的cDNA以后 ,它的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被称为生物进化过程的“看家酶”。DN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与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真核细胞中 ,DNA甲基化使得胞嘧啶环 5碳的位置添加一个甲基 ,这个发生在 5′ CG 3′序列(也称作CpG二核苷酸 )中的反应受DNA(5 胞嘧啶 )甲基转移酶 [DNA (Cytosine 5 ) methyltransfer ase,DNAMTase]的催化。这是最常见的真核性DNA修饰。这种现象在植物和动物中都广泛存在 ,它在正常发育和组织特异的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1 甲基化胞嘧啶的分布和CpG岛真核性染色体组并非均一地被甲基化 ,而是在非甲基化区域中散在甲基化的区域。二核苷酸CpG在染色体组中的出现频率为 5 %~ 10 %。在包括人在内的大多数脊椎动物中 ,大约 70 %~ 80 %CpG位点中包含甲基化的胞嘧啶[1] 。这些甲基化区域为典型的大块型染色质 ,提示它们为含有组蛋白成分、核小体构型及相关转录因子的新近复制的DNA。与此相反 ,染色体组中有一些称作CpG岛的小区域 :这些区域未被甲基化 ,GC丰富 (6 0 %~70 %) ,CpG/GpC至少为0 .6 ,区域跨度为 0 .5~ 5Kb不等 ,出现频率为 1/ 10 0Kb。含有CpG岛的染色质通常被高度乙酰化...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天然DNA复制过程而设计的一种特异性DNA靶序列的体外扩增方法,具有特异、高效、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用于肿瘤研究的方法有PCR-Southern blot、PCR-Dot blot、PCR-RFLP、PCR-SSCP、GP-PCR等。其中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癌基因特别是ras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方面。在临床研究方面,PCR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癌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李申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北京100021自从1985年第一篇报告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性DNA片段以来,随着其方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各个领域,已成为生命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是一种修复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的某些过程,其缺陷发现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阐明宫颈癌的发生机理,了解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方法: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进行OPLB基因突变调查。结果:宫颈癌组织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测序结果表明DNA聚合酶β基因的第660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8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甘氨酸(Gly)。结论:宫颈癌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现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DNA甲基化与胃肠道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包含两大类机制,即遗传学机制和表遗传学机制、表遗传学修饰的DNA甲基化存胃肠道恶性忡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若干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超甲基化与胃肠道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的深入研究将对揭示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DNA甲基化是基因复制后修饰 ,目前 ,认为也是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 ,大量事实已证明DNA甲基化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1] 。人类基因的三分之一由散在的重复DNA片段组成 ,如ALUS和LTNS ,这些DNA片段中又有许多CpG二核苷酸聚集区称为CpG岛[2 ] ,它们具有潜在的转录活性[3] 。大部分CpG岛位与基因 5′端与基因的活性有关[4 ] 。目前研究发现许多抑癌基因 5′端均存在CpG岛 ,并受甲基化的调控 ,此外 ,DNA甲基化的改变 ,对染色体的构形及其结构均有重要影响。DNA甲基化异常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 ,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就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DNA甲基化异常现象及形成原因肿瘤细胞DNA甲基化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DNA广泛的低甲基化和区域性的高甲基化共存于一种组织 ,以及总的甲基化能力增强。真正意义上主要是与细胞生长分化有密切关系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DNA甲基化异常的程度与肿瘤的进展程度以及转移能力均相关 ,肖文华等[5] 在肝癌的研究中还发现 ,DNA的异常甲基化状态不但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 ,而且有助于判断预后。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鼻咽癌中是否存在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β,polβ)的突变及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对26例鼻咽癌组织进行polβ基因突变研究。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olβ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率与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高分化(G1)、中度分化(G2)、低分化及未分化(G3)鼻咽癌组织中polβ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2.5%(2/16)、21.4%(3/14)、80%(8/10)。G1与G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G1与G3、G2与G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测序结果表明,polβ基因的第454位核苷酸由T变为C,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4位氨基酸由Phe变为Ser;第466位核苷酸由G变为A,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18位氨基酸由Gly变为Glu;第148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28位氨基酸由Asn变为Ser。结论 发现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多种形式的polβ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DNA甲基化与妇科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甲基化是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第3种机制,DNA甲基化造成的基因异常对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许多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过甲基化与妇科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DNA甲基化研究将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的分类、肿瘤的早期发现、治疗以及预测肿瘤转移复发等。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以待检DNA为模板,用聚合酶催化一对引物间的DNA合成。经变性、引物杂交和反应延伸30次左右循环,每一循环的扩增产物又为后继反应的模板,以近于2~n(n为循环次数)指数扩增,从而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DNA及其序列的完整性在生命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损伤DNA的物质都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突变的危险。细胞经过长期进化建立了复杂的修复系统,能不断清除这些有害因素造成的损伤。本文重点讨论其与肿瘤发生及防治的关系。肿瘤的发生 DNA修复功能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修复功能先天性缺失的病人,肿瘤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得多。如着色性干皮病(XP),运动  相似文献   

18.
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甲基化在基因组的稳定性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可发生许多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尤其是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对肿瘤发生有重要作用。由于DNA甲基化的可逆转特性,因此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现对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肠肿瘤病变中CMV DNA的检测及其致病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是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如大肠癌、腺瘤和炎性息肉等。而大肠又是诸多病毒感染的器官之一,特别近年来国内实验报道了在大肠肿瘤病变中发现人疱疹病毒HHV及EB病毒。为了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大肠肿瘤中的检出率以及评估疱疹病毒对大肠肿瘤的致病作用。我们利用巢式PCR技术在大肠肿瘤病变中对巨细胞病毒DNA进行探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种类 取经我院手术的大肠肿瘤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块20例,年龄37~64岁,平均53岁。其中恶性病变8例,分别为:腺癌5例,炎性息肉恶变2例,绒…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与肿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理  陈杰 《癌症》2001,20(9):1001-1004
DNA的甲基化在本文中指甲基基团与基因组中 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环第 5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 , 形成 5- 甲基胞嘧啶 . 甲基化过程由 DNA甲基转移酶 (DNMT)催化 , 使用 S- 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 . 甲基化虽然不改变核苷酸的序列 , 但和哺乳动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 比如它能抑制转录 (详见后文 ), 并且在胚胎发育、 X- 染色体失活、基因印迹、抑制寄生 DNA序列的表达、 DNA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