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数亚型的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D34+、Cd38-、CD90-、CD117-、CD123+),表达核因子NF-KB。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高表达的抗原CD123或核因子NF-KB,作为清除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凋亡的标记,是探索彻底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白血病原代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离18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并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分离的MNC中LSC的数量及和细胞表面标记.结果 从白血病患者中分离的MNC在体外培养1周后基本死亡.流式检测分离的MNC中免疫表型是CD34+CD38-CD123+的细胞群约有0.676%(0.03%~2%).结论 白血病干细胞难以在体外培养生长及扩增.外周血及骨髓中分离白血病患者的单个核细胞中,极少部分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多数亚型的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CD34 、Cd38-、CD90-、CD117-、CD123 ),表达核因子NF—κB。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高表达的抗原CD123或核因子NF—κB,作为清除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凋亡的标记,是探索彻底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白血病干细胞(LSCs)增殖及体内移植的影响.方法 1.ASP 对CD34+CD38-人LSCs体外增殖的影响.免疫磁性法分选正常人和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D34+CD38-细胞,分为正常CD34+CD38-对照组、CD34+CD38-LSCs对照组、正常CD34+CD38-ASP组和C...  相似文献   

5.
背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急性白血病的根治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在不同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尚无对比,通过分疾病的疗效对比,可指导不同患者进行移植方式的选择。目的:对比分析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0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9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为环孢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结果与结论:①除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后的复发率比急性髓系白血病略高以外,两组患者在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术后的疗效基本一致;②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组(年龄15-39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速率均快于急性淋巴白血病白血病,其中CD34+细胞数和预处理方案是针对中性粒细胞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而CD34+细胞数同时也是针对血小板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在该年龄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依然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独立影响因素;③移植后免疫重建检测提示,脐血移植后4个月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脐血CD8+T细胞重建要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④上述数据说明,预处理不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非血缘脐血移植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均有良好的疗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具有干细胞移植资质。  相似文献   

6.
正间充质干细胞(MSC)于1974年被第一次定义,而后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推广~([1])。2006年,细胞疗法国际协会针对细胞表面阳性标志物为MSC建立了一个最低标准,即CD90~+、CD105~+、CD73~+、CD45~-、CD34~-、CD14~-、CD79~-、HLA~-、DR~(-[2])。最初的临床试验中,MSC主要是用于成骨不全~([3])或黏多糖症的研究。近年来研究表明,MSC也具备促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炎、营养支持等生物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检测以评价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0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和5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CD4+/CD8+比值都是下调的(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淋和急粒)的CD3+、CD8+细胞水平是上升的,且急淋患者还伴随着CD4+细胞的降低(P<0.05);慢性白血病患者的CD3+、CD4+细胞水平是下调的,其中慢淋患者的CD3+细胞下调更为显著,而慢粒患者则是以CD8+细胞增高为主(P<0.05)。结论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存在免疫异常,且具有不同异常方式,对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健康人群造血干细胞(HSCs)与白血病患者HSCs衰老的生物学特征,并探讨人参皂苷Rg1对促进白血病干细胞衰老的效果,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取正常人骨髓15例(正常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16例(白血病组),正常组与白血病组分别再分为对照组与Rg1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培养;Rg1组在培养体系中加10μg/m L的人参皂苷Rg1,其他条件同对照组。2 d后提取各组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免疫磁性吸附细胞分选法(MACS)分离纯化出CD34~+/CD38~-细胞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组阳性细胞百分比,CCK-8检测各组CD34~+/CD38~-增殖能力。结果分选前每1×106个BMNCs中CD34~+/CD38~-细胞群比例为(1.76±0.34)%;免疫磁性分选后每1×106个细胞中CD34~+/CD38~-细胞群比例为(91.15±2.41)%。白血病Rg1组人骨髓CD34~+/CD38~-细胞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白血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正常Rg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白血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结果显示,白血病对照组CD34~+/CD38~-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增加,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人骨髓CD34~+/CD38~-细胞存活率可达99.1%以上。细胞周期时相结果显示,白血病对照组CD34~+/CD38~-细胞G1期阻滞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CD38~-细胞增生活跃,出现明显逆衰老现象,这可能是造成一些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原因之一,而人参皂苷Rg1可以通过促进白血病干细胞衰老延缓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IL-2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4例白血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给予IL-2 4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仅采用化疗。并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细胞、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给予IL-2治疗后,其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淋巴细胞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CD3+细胞、CD8+细胞、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4+T细胞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正常值水平,但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并不显著。结论:白细胞介素II能明显改善高化疗后白血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很多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高表达,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样表现出高比例表达。 目的:分析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点。 方法:纳入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将年龄在60岁以下者设为中青年组(n=22),年龄在60岁以上者设为老年观察组(n=70)。在老年观察组中,32例经规范化疗后完全缓解,设为完全缓解组;将余下38例设为老年组,依据FAB分型标准,分为M2 6例、M3 19例、M4 7例、M5 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完全缓解组CD4+FOXP3+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并且老年组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P < 0.01)。老年组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CD4+ FOXP3+T细胞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 < 0.01)。老年组不同分型间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和CD4+ FOXP3+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7,P=0.019)。表明老年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和中青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高危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单倍体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展了移植的应用范围。 目的:观察“改良Bu/Cy+ATG”为预处理方案的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的疗效。 方法:对19例高危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改良Bu/Cy+ATG”预处理方案,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外周血+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14例。应用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结果与结论:①短期疗效: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2(8~20) 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10~31) d;移植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5.8±8.4)%。②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Ⅰ~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63.1±11.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54.54±15.0)%。③远期疗效:2年无病生存率为(28.2±15.5)%,2年总体生存率为(46.9±16.5)%。结果提示,高危白血病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血缘供者及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非血缘供者,而又急需进行挽救性移植时,“改良Bu/Cy+ATG”为预处理方案的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或CY+TBI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 结果:最短随访2个月,最长随访80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的时间为10~18 d,血小板≥20× 109 L-1的时间为10~37 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至随访结束,17例无病生存,8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中鉴定出一类贴壁细胞,已证实此类细胞在单细胞水平可以向造血及内皮细胞分化。 目的: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 方法: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并扩增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免疫学特性和生长曲线,使用RT-PCR和FISH的方法检测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用RT-PCR和FISH的方法能够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基因转化可能发生在比造血干细胞更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水平上,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疾病起源及干细胞移植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因子14(Fn14,又称CD266)在γδT细胞功能亚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L-CP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功能亚群的表达情况,并探讨γδT细胞各亚群表达比例与临床一线TKI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CML-CP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功能亚群CD266~+γδ~+T细胞、Foxp3~+γδ+T细胞、CD266+Foxp3~+γδ~+T细胞、CD266~+Vδ1~+T细胞、Foxp3~+Vδ1~+T细胞、CD266~+Foxp3~+Vδ1~+T细胞、CD266~+Vδ2~+T细胞、Foxp3+Vδ2+T细胞和CD266~+Foxp3~+Vδ2~+T细胞的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过一线TKI药物治疗后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的基础上,达到警告治疗反应或治疗失败的CML-CP患者外周血CD266~+Foxp3~+Vδ2~+T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亦显示CD266~+Foxp3~+Vδ2~+T细胞亚群的表达比例为CML-CP患者经过一线TKI药物治疗后发生难治的危险因素。结论 CD266~+Foxp3~+γδT细胞亚群与CML-CP患者的临床一线TKI药物治疗疗效密切相关。Fn14(CD266)信号通路可能成为复发难治CML患者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中为数极少却具有无限增殖并能自我更新的肿瘤细胞。研究证实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34+CD38-Thy-的白血病细胞即为白血病干细胞,Wnt旁路的异常在白血病的形成当中发生着重要作用。已证实实体瘤(乳腺癌、脑肿瘤、前列腺癌及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而骨肉瘤当中存在可能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本文即重点描述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对骨肉瘤治疗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免疫表型为Flk1+CD31-CD34-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外实验研究均证实在单细胞水平可以向造血及内皮细胞分化。 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 方法:体外培养扩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测定其生长曲线,分析其细胞周期及免疫表型,使用RT-PCR和FISH的方法检测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生长,大部分细胞处于G0/G1期,并且高表达Flk1,CD13,CD29,CD44,用RT-PCR和FISH的方法能够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提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基因转化可能发生在比造血干细胞更高的血液血管干细胞水平上。  相似文献   

17.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癫痫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1]).抗癫痫药丙戊酸钠(VPA)引起血脂异常的机制不明确~([2-3]).本研究检测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甲状腺功能,探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导短程大剂量格拉诺赛特(rh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于细胞,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方法rhG—CSF,500μg/d皮下注射4天,第5、6天单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行CFU—GM培养,CD34~ 细胞计数.予MAC方案预处理.回输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结果 动员后CFU—GM明显增高,CD 34~ 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功能重建迅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原代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18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并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分离的MNC中LSC的数量及和细胞表面标记。结果从白血病患者中分离的MNC在体外培养1周后基本死亡。流式检测分离的MNC中免疫表型是CD34 CD38-CD123 的细胞群约有0.676%(0.03%~2%)。结论白血病干细胞难以在体外培养生长及扩增。外周血及骨髓中分离白血病患者的单个核细胞中,极少部分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非肥胖型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和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的KG1a中CD34+CD38-的干细胞亚群建立白血病干细胞(LSCs)动物模型,为靶向治疗LSCs的药物筛选奠定体内实验基础。方法 18只雌性NOD/SCID小鼠,体质量18~20 g,鼠龄6~8周龄。实验组12只,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KG1a细胞中具有LSCs特性的CD34+CD38-亚群,以2×106个/只尾静脉注射经全身X射线照射2Gy的NOD/SCID小鼠;正常对照组6只,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溶液。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白血病发生情况,应用形态学、组织病理检查、流式细胞术、骨髓染色体检查等检测实验组小鼠的外周血、骨髓、肝脏、脾脏的白血病细胞标志。结果接种2周后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可见白血病细胞,接种30 d实验组小鼠的白血病发病率为100%,无自发缓解;外周血、骨髓、肝、脾中均可发现大量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中CD13抗原阳性率15.47%~23.66%,并可见KG1a细胞的核型特征。结论尾静脉接种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的CD34+CD38-KG1a细胞于全身亚致死量X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能成功建成全身播散的白血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LSCs的靶向治疗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