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定位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时,其靶点的术前确定主要依据立体定向脑解剖图谱和经验,由所选靶点在大脑原点(AC-PC线中点)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解剖坐标),表推算出靶点在立体定向架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实际坐标).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外科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立体定向技术也在不断前进 ,目前立体定向外科应用范围明显扩大 ,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这些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影像显示技术的进展 ,带来了许多手术的革新和更多、更复杂的手术的开展 ,它将继续推动立体定向外科的前进。立体定向外科包含三个部分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辅助显微外科。一、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1~ 3 ]利用立体定向仪上固定系统和导向系统将手术器械或特殊装置送入脑内预定靶点进行毁损、慢性电刺激、脑内神经细胞介质测定或进行脑组织移植等 ,使病人神…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ksell在50年代初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理论,60年代用于临床.目前,SRS已广泛用于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畸型、精神病、疼痛等治疗.作者综述了SRS的原理、设备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初,Leksell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理论,60年代初用于临床。设备经不断改进和神经显象技术的提高,目前SRS已成为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畸形、精神病、疼痛等治疗。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已提出四十余年,在临床上亦治疗了数以万计的病人,但其某些放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更充分了解放射外科的放射生物学效应,除了对大量治疗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和总结外,更需借助于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对有关文献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脑脓肿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评价立体定向外科手术在脑脓肿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脑脓肿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5年3月共外科手术治疗脑脓肿患者24例,其中男19,女5例,年龄7~76岁(平均44.5岁)。单发脓肿21例;多发脓肿3例。共行立体定向引导脓肿穿刺及引流手术20例:脓肿穿刺14例,穿刺置管引流6例;开颅手术切除脓肿4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一例患者2W后复发施行了第二次定向手术,另一例于立体定向手术结束时出现癫痫大发作。出院时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显示脓肿腔消失。22例患者接受了4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14个月),均未见脓肿复发。结论立体定向脑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手术应为脑脓肿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7.
1991年5月至1992年12月,作者用γ刀治疗颅内病变600余例,其中观察六个月以上的脑膜瘤患者共40例,42个肿瘤。男13例,女27例,30~91岁,平均55.1岁。肿瘤平均径11.1~46.1mm(横径·纵径·前后径)~(1/3)。平均27.2mm。其中25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15例据临床及放射学确诊。肿瘤多位于鞍旁、岩骨、斜坡、小脑幕等部位。先用头架固定患者头部行Gd—DTPA增强MRI,T_1加权像的轴位、冠状位像,确定肿瘤部位,在瘤内确定一至数个靶点,计算照射量及腺量分布后用γ刀照射。一般采取局麻,儿童用全麻。次日出院。每三个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大脑功能障碍,发作性神经元放电表现在躯体或精神上的综合症状,它危害人身健康,影响家庭社会安宁,是医学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据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癫痫的患病率在美国为4‰,在西欧为5‰,在我国为4.4‰,在全国癫痫患者中约1/4用药物不能得到控制,希望得到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技术能对脑或脊髓深部结构进行生理性探测或破坏,这种非直视下手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0.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学者Lars.Leksel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60年代γ-刀以及80年代X-刀的发展使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技术日趋成熟。至今,全世界采用SRS治疗病人5万以上。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适应证掌握不当,经验不足以及...  相似文献   

11.
12.
立体定向射频颅内靶点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法对28例帕金森病病人行MRI、CT定位,微电极引导,配合术中测量阻抗和电刺激确定Vim、GPi靶点,以80℃、90s毁损。结果术后89.3%的病人即刻症状消除,10.7%症状减轻。手术后帕金森病统一量表(UPDRS)评分显著性下降(P <0.01)。随访3~48个月,复发率10.7%。结论立体定向射频毁损Vim、GPi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高;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在立体定向基础上,应用CT、MRI、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进行核团定位,对128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robal impressions scale,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mg scale,BPRS)、阴性和阳性综合量表(the postit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128例患者中,显著进步73例,进步51例,无变化4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靶点组合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院近年来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多靶点破坏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20~38岁,平均28.0岁。均经精神科明确诊断,多次住院治疗无效果,5次以上住院10例,4次5例,3次1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3例,儿童性精神分裂症、癫痫合并精神障碍及精分伴病态人格各1例。病期3~10年,平均8年零3个月。临床表现有攻击冲动行为、自杀观念、妄想、自言自语、外逃等。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发现,11例行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手术方法: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其中双侧前扣带回加双侧杏仁核15次例(含1例2次手术),双侧扣带回加双侧内囊前肢1次例,双侧杏仁核加红核前区(Forel—H核)1次例。前扣带回,正位片中线旁开3 mm,侧位片侧室前角尖向后20~30mm,侧脑室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癫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从技术诞生至今,神经外科医师一直占主导地位。但SRS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中明显不足,在国内神经外科专业从业人员关于SRS的培训基本上为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应该掌握SRS基本原理,了解SRS的适应证、禁忌症,治疗流程,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等。本人对几个发达国家的培训现状做一阐述,并建议国内有关部门能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入SRS相关内容,塑造高素质、高层次的神经外科专业人才,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癫痫谭启富从1968年~1995年6月全球33785例进行放射外科治疗病人中,癫痫101例,仅占0.3%。原因:1.致痫灶定位困难;2.机理不明。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癫痫的根据:1.实验证实猫钴源性癫痫,放疗后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8.
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我中心自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应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9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术中靶点的电生理验证新疆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柳琛,郭怀荣,鲍遇海立体定向毁损术中靶点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手术的成败。我们在手术中采用公式来验证靶点与内囊的关系,取得较好的疗效,避免了内囊损伤。根据公式进一步推导为其中D=丘脑腹外侧核(VL)与内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