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对腹壁切口疝提出手术治疗方案(草案)作为实践中参考用。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6):492-494
为便于广大读者在阅读本刊此期“大家谈”栏目时参阅涉及《草案》的有关内容,本刊在征得学组同意后,将原刊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的该《草案》原格式刊出,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他全身性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典型的切口疝诊断较容易,B超和CT有助于确定诊断和了解缺损大小。一、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应包括两部分:疝环缺损的大小和疝环缺损的部位。1.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①小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3cm。②中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3~5cm。③大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5~10cm。④巨大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10cm。2.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①中线…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2 0 0 3年 8月 )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 2 %~ 11% ,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他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典型的切口疝诊断较容易 ,B超和CT有助于确定诊断和了解缺损大小。一、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应包括两部分 :疝环缺损的大小和疝环缺损的部位。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 )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3~ 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5~ 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  相似文献   

5.
朱预  时德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6):488-491,494
凡观点出现争执时,学术上必有待澄清之处。深入讨论可使论者、读者及编者都受到教益。为此,本刊特在本期开设“大家谈”栏目,就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订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组织讨论,本刊无权也无意作讨论的仲裁者,只愿为讨论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   总被引:135,自引:3,他引:132  
自1884年Bassini疝修补手术延续至今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以后的McVay,Halsted修补方法和Shouldice手术都为疝的治疗做出了贡献。国际上近二十年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方法有缝线张力,和在不同解剖层次上缝合的缺点,更由于修补材料的新发展和对腹股沟解剖的新认识。至90年代中以后,国外有张力的、传统的疝修补已逐渐被无张力修补技术所替代。基于这种变化,我们对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提出下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切口疝是腹壁外科常见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但其手术后疝复发率可能高达30%~50%.我们使用仿Kugel手术治疗切口疝2例,近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在治疗中小型腹壁切口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中小型腹壁切口疝行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 n=57),腔镜组( n=53),开放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外补片置入术行切口疝修补,腔镜组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3%~29%[1]。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单纯缝合修补和无张力修补两种,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术式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VHR)最早报道于1993年。本文就目前开展的现状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手术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切口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7%,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5.71%,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腹壁小切口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切口疝修补术,其术中出血量小、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临床病例 病例一:男性,55岁,以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腹壁切口疝收住医院普通外科.询问病史:患者于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术后伤口裂开,两次行减张缝合术,出院后2个月,发现原伤口出现膨隆性包块,且包块逐渐增大,伴有间断性消化道不全梗阻症状,在其基层医院就诊考虑切口疝,因存在中等量腹水而未手术,遂来医院就诊并住院.经过全面检查,诊断为左上腹部切口疝、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脾切除术后.CT检查提示切口疝体积与腹腔容积比例约为10%.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经过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治疗后腹水消失,各项术前准备与检查就绪,在全麻下行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游离出疝环,证实疝环口大小约为7 cm×5 cm,缝闭疝环,于缝合区腹直肌鞘浅层植入补片(Marlex网,聚丙烯类,Bard公司产品),补片边缘用1-0 Prolene线间断缝合固定(Onlay法).术后伤口未放置引流管.患者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并开始流质饮食.术后第8天出院.随访1年未见疝复发.  相似文献   

14.
<正>腹壁切口疝属于医源性疾病,分类复杂,表现多样,不同病例间差异较大~([1])。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提高及手术技术的持续改进,腹部手术例数逐年增加,术后伴随的切口疝等腹壁疝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2])。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腹壁切口疝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旦发生,很少能自愈,多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且由于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粘连,有发生肠梗阻甚至嵌顿的可能,如果形  相似文献   

15.
16.
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近10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即使有了腹腔镜外科,腹壁切口疝仍未能幸免其发生。相反,由于外科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扩大、手术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在并发有器质性病变的老年人中,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似乎还有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为2%~11%。  相似文献   

17.
切口疝是唯一的医源性腹壁疝,多发于反复、复杂的腹部大手术之后。一般术后筋膜裂开的发生率为1~3%,国外有人报告其死亡率竟达15~20%,确是外科治疗中的难题之一。致病因素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局部机械性因素,如切口类型、缝线材料、伤口感染、腹胀和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18.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医源性腹壁疝,发生率约2%~11%[1],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有腹壁包块[2].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且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无自愈的可能.切口疝,尤其是巨大切口疝疝内容物常与疝囊壁粘连,易发生肠梗阻,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切口疝是开腹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在3%~11%[1],尤其是在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不良时,其发病率更高.使用人工合成补片的手术修补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开放的补片修补术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2%~11%,需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病因、疝的病理类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