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YMDD变异阴性的拉米夫丁耐药患者体内HBV逆转录酶RT区基因是否有变异.方法 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拉米夫丁耐药患者HBV YMDD基因情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RT区基因序列.结果 7份标本均测出YMDD阳性,无发生YMDD变异,2例发生rtL80V/I变异,1例发生rtV173L,其余均无发生RT区基因变异.结论 部分拉米夫丁临床耐药现象的出现可能与HBV RT区基因变异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犬定后乙肝病毒YMDD变异情况.同时探索引起YMDD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6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LISA检测HBeAg,抗HBe:PCR检测HBV DNA浓度,通过HBV codon 550特异性PCR扩增确定YVDD及YIDD变异情况。结果 79例疗程达52周者出现变异12例.同时YVDD及YIDD变异2例(2.5%),57例疗程达104周者出现变异16例,同时YVDD及YIDD变异4例。治疗前HBeAg阳性82例中YMDD变异17例,抗HBe阳性54例中YMDD变异17例。结论 拉米夫定引起YVDD及YIDD变异是耐药的原因.YMDD变异与发生HBV前C区变异无关系.而与治疗前HBVDN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一体化鉴定探讨乙肝病毒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乙肝病毒肝炎患者,以拉米夫定为首选治疗药物,以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为耐药患者替代治疗药物;所有患者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利用MassARRAY Assay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测定,对其用药情况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分析。结果基因分型:本组病例包括B型40例(54.79%)、C型32例(43.84%)、及D型1例(1.37%),未见其他基因分型患者。耐药变异:在为期3年的追踪治疗中,共发生耐药变异33例(45.21%),其中B型变异率27.5%(11/40),C型变异率68.75%(22/32),D型无变异,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1、2、3年的耐药变异率分别为3例(4.11%)、9例(27.27%)、21例(63.64%),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B型基因以YVDD变异为主,占81.82%(9/11),其余2例为YIDD变异(18.18%),C型基因均为YIDD变异,其变异类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病毒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变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利用MassARR.AY Assay高通量技术建立HBV基因分型、耐药变异、前C区/BCP区突变检测技术,可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5.
赵敦勇  张大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94-1995
拉米夫定等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最重要的问题是基因突变导致耐药的产生。现就拉米夫定基因耐药检测方法及临床进展作一综述。1基因耐药检测方法基因耐药是指乙肝病毒基因发生特定的突变,并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与耐药有直接关系。HBV复制过程中一个显著特点是以RNA为中间体进行逆转录,这一个过程因其DNA多聚酶缺乏校对功能而易发生变异,其变异发生率比一般DNA病毒大约10,000倍,各种类型变异均可发生,各编码区亦均可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突变,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或单一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Roche LightCycler^TM荧光PCR定量分析仪,应用FQ—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突变(YMDD)及HBV—DNA的检测。结果:经半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拉米夫定加胸腺肽联合用药组20例乙肝患者未检测出YMDD变异株,用药后HBV—DNA和ALT检测指标分别随治疗的进度拷贝数降低和恢复正常;而单一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组37例乙肝患者,检测出发生YMDD变异有8例,阳性率22%,其中YIDD型6例,YVDD型2例,HBV—DNA和ALT检测结果的反跳分别占5.4%和8.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耐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茜 《天津药学》2004,16(2):71-73
拉米夫定(1amivudine)是目前已知的较有效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核苷类药物,然而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不足之处在于长疗程而出现耐药性。拉米夫定抗HBV治疗的耐药机制为HBV多聚酶基因区发生点突变所致。其耐药性对临床的影响即在治疗中转氨酶水平的升高,以及血清中已经阴转的HBV DNA重新出现,甚至伴有病情的突发,均预示病毒变异的发生。拉米夫定抗HBV治疗中产生耐药性的临床意义为耐药变异的出现速度,它取决于为病毒变异提供机会的病毒复制数量;而免疫状态可能是影响其耐药的另一个因素。拉米夫定治疗的长期效果取决于耐药毒株的发生率及其致病性。在抗HBV治疗中避免拉米夫定耐药性的可能对策是:首先确定拉米夫定治疗的适应症,其次联合用药以及发展新的核苷类药物来延缓耐药毒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阿德福韦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维苓  贺秀丽 《医药导报》2004,23(10):0791-0792
阿德福韦酯是新型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组织学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病毒水平下降及血清HBeAg转阴等方面疗效显著,未发现耐药变异株,成为新的治疗HBV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啶是常用的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拉米夫啶的广泛应用,许多文献报道已证明YMDD变异是引起拉米夫啶耐药的机制,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存在状况,对2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HBV DNA YMDD变异的检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乙型肝炎的三种有效药物之一,短期内可使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缺陷之一是耐药性的产生,而乙型肝炎病毒(HBV)对拉米夫定的耐药主要是由HBV的YMDD基序及附近的氨基酸变异引起的。本文对拉米夫定耐药率及其机制、YMDD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YMDD变异株对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使用/未用拉米夫定HBV慢性感染者中YMDD基序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健帮  孙南雄  杜绍才  范晓峰  张永祥 《江苏医药》2002,28(6):408-409,I002
目的 探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YMDD基序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以RFLP法筛选HBV YMDD基序变异,阳性者作直接测序的方法,分别检测19例正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86列未用拉米夫定的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结果 19例正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检测出2例YMDD基序变异,测序结果分别为YIDD和YVDD变异。在86例未用拉米夫定或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BV感染者中检测出3例YMDD基序变异,测序结果分别为YIDD 1例和YVDD2例。结论 在未用拉米夫定的HBV感染者中同样存在着YMDD基序变异,提示使用拉米夫定后出现的YMDD基序变异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有效抗病毒药物对HBV病毒群筛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体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及A83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芝 《河北医药》2004,26(5):420-421
目的 为了解HBV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的检出及HBV前C区变异的存在,以进一步分析前C区A83变异株感染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中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采用常规方法,乙肝病毒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前C区A83变异的检测采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0份血清中86份出现抗原阴性而抗体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21例,在21例标本中前C区A83变异株为4例。结论 在HBeAg阳性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前C区A83变异,前C区A83变异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HBV DNA阳性与肝细胞炎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阿德福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传海  王海燕 《河北医药》2006,28(5):415-416
阿德福韦(Adefovir,PMEA)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药物,为核苷类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对野生HBV及对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耐药的HBV变异病毒株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望成为解决核苷类似物耐药问题的有效药物,本文就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基本核心启动子(BCP)A 1762T/G1764A变异及二者联合变异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变异特点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HBeAg阴性CHB患者60例,B组为HBeAg阳性CHB患者60例,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B两组HBV DNA水平,用直接测序法检测A、B两组前C区G1896A及BCP区A1762T/G1764A变异的发生率.根据前C区及BCP区测序结果又分为变异组和无变异组,分析前C区及BCP区变异发生与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 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中A组检出变异株47例,B组检出变异株15例,A组和B组CHB患者中G1896A变异检出率分别为40.0%和10.0% (x2=14.40,P=0.000);A1762T/G 1764A变异检出率分别为38.3%和15.0%(x2=8.35,P=0.003);联合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21.7%和0%(x2=14.58,P=0.000).120例CHB患者中G1896A、A1762/G1764A、联合变异的变异组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无变异组HBV DNA含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CHB患者轻、中、重度不同病情中,G1896A变异、A1762T/G1764A变异及联合变异的变异组与无变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HBV前C区G1896A变异和BCP区A1762T/G 1764A变异是导致HBeAg阴性、HBV DNA持续阳性的主要机制之一.(2) HBV前C区G1896A变异和BCP区A1762T/G 1764A变异可能加重HBeAg阴性CHB患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西省赣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基因BCP区双变异(A1762T/G1764A)和前C区G1896A突变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本土感染者一般资料及血清,运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ELISA检测HBe 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拷贝数;采用巢式PCR扩增及测序方法检测HBV C启动子A1762T/G1764A双变异和前C区G1896A突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肝细胞癌患者在年龄、HBe Ag阴性率、ALT和AST水平方面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而HBV DNA拷贝数则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2肝细胞癌患者的A1762T/G1764A、G1896A变异率及联合变异率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3 HBe Ag阴性患者A1762T/G1764A、G1896A变异率及联合变异率均高于HBe Ag阳性患者(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常规的相关指标检测对病情的评估是不全面的,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HBV基因区的BCP双变异(A1762T/G1764A)和前C区G1896A的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再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更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治疗不同时间段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聚合酶(HBV P)基因准种变化及变异特点。方法运用焦磷酸测序仪器配套的软件Assay Design SW在目的区域两端保守区域设计PCR引物及测序引物,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按照Pyro-Mark ID遗传分析系统用SNP模式进行PCR产物(HBV P基因相关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和突变频率检测。10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用药史明确者同期测定HBV DNA、HBV标志物、ALT。结果108例患者中,61例发生变异,变异模式以经典突变L180M、M204V/I、A181V/T、N236T突变为主,有少量V173L、S202G、T184G突变;其中40例用药史明确患者中,18例发生变异,发生变异者耐药突变型在样本中所占比例为20%-100%,HBV P基因变异可以在HBV DNA、ALT发生突变前、中、后检出。结论焦磷酸测序可以快速检测HBV P基因变异;变异株突变频率变化可初步反映HBVP基因准种异质性;HBV P基因变异模式、突变频率与核苷类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柳龙根  苏建农  王永忠 《江苏医药》2007,33(10):991-992
目的 研究自然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5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基因组前C区(1896位、1814位)、基本C区启动子(1762位、1764位)、P区(204位、180位)基因变异发生情况,同时检测其HBVDNA载量 .结果 自然状态下,HBV各位点累计自发变异率为50.96 %,前C区、BCP和P区的单独变异率分别为9.55 %、31.85%和1.91%,前C区和BCP联合变异率为7.64 %.变异组HBV DNA载量(lg值)为6.14±1.35,野生组为5.89±1.37(P>0.05).结论 自然状态下HBV基因前C区、BCP有很高的变异率,P区的变异率很低,HBV变异并没有改变复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相关位点的变异情况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分析不同核苷(酸)类似物的耐药相关突变情况及不同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突变形式。结果: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中以M204V/I最常见,可伴随L180M突变,阿德福韦耐药中以N236T±A181位碱基替换为主;恩替卡韦耐药突变发生在拉米夫定耐药基础上;替比夫定的耐药突变为M204I;替诺福韦的变异位点以194位碱基替换为主(rtA194T)。结论:检测HBV逆转录酶基因多位点耐药相关突变,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存在HBV耐药,从而合理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9.
缪金剑  谢新宝  孙达成  朱启镕 《江苏医药》2012,38(22):2697-2700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CP)区热点变异情况及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HB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抽提99对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携带临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EIA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半巢式PCR法扩增产妇HBV前C区、CP区核苷酸片断,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2例(单阳性52例,双阳性30例)孕妇HBV前C区和CP区核苷酸片断扩增测序成功.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1896G→A变异的检出率为21.2%(11/52,仅测到1例双阳性孕妇存在1896G→A变异);1899G→A变异仅发生在1例单阳性孕妇,且与1896G→A变异连锁出现.1762A→T/1764C →A变异总是连锁出现,且仅发生于单阳性孕妇,单阳性孕妇中双变异的检出率为17.3%(9/52).1896G→A变异和无该点变异孕妇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5.0%(3/12)和37.1%(26/70) (P>0.05);1762A→T/1764GA变异和无该点变异的单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2.2%(2/9)和37.2%(16/43)(P>0.05).结论 HBV前C区和CP区1896G→A及1762A→T/1764G →A热点变异在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而在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中的检出率较低.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热点变异对宫内感染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598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98例HBVDNA高于检测下限(1000拷贝/m L)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变异位点。结果 598例样本中,B基因型35例(5.85%),C基因型525例(87.79%),BC混合基因型32例(5.35%),D基因型2例(0.33%),未分型4例(0.67%)。79例发生HBV耐药变异,总体变异率为13.21%,其中B基因型3例(3.80%),C基因型73例(92.41%),BC混合基因型2例(2.53%),未分型1例(1.27%);rt M204检出率最高75.94%(60/79),rt M204变异位点耐药突变模式有10种类型。结论长春地区HBV感染患者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主,HBV基因耐药以rt M204位点检出率最高,变异模式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