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尿中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值的检查,帮助鉴别诊断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方法用Gen iuss-SEAC五分群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查肾性和非肾性患者血尿中的红细胞形态和MCV值。结果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MC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性血尿中MCV值≤75 fL,畸形红细胞2种以上,畸形率≥75%。结论通过对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值测定,可协助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陈国姿  潘健涛 《新医学》2003,34(11):665-667
1引言当病人出现水肿、尿异常,临床上要确定是否为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有时并不容易,需要对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或肾活检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认真鉴别。本文主要对肾小球肾炎的有关实验室检查作一简介。2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2.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轻度白细胞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血尿可为单纯性也可伴蛋白尿、管型尿,如血尿伴较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蛋白量大于1g/d或镜下血尿蛋白量大于0.5g/d)和管型尿(特别是红细胞管型),多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相似文献   

3.
血尿是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尿中含红细胞量较多时,直接用眼睛能看出来,称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量少时,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称为镜检血尿。镜下血尿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常用的有:取混匀尿液15毫升,离心(2,000转/分,连续5分钟)沉淀后取沉渣一滴涂片在高倍镜下计数,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3者为血尿。另外的方法是取混匀不经沉淀的新鲜尿(留尿后2小时内)液一滴置血  相似文献   

4.
尿中红细胞形态镜检和MCV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 ,并研究此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 用Coulter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 ,红细胞的MCV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肾性血尿时 ,尿红细胞MCV≤ 75fl,约登指数为 0 7;畸形红细胞多于 3种以上 ,红细胞畸形率≥ 75 % ,约登指数 0 73。结论 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测定可用于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血尿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尿红细胞>8 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70%;Gl红细胞≥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238例血尿患者,其中12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118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通过评估患者肾脏活检与连续三次不同时间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达到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与肾小球疾病的符合率,计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此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90.16%.结论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尿红细胞形态和MCV在判断血尿来源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祥 《检验医学》2007,22(1):77-78
目的 通过对尿中红细胞形态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值的检查,帮助鉴别诊断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方法 用Geniuss-SEAC五分群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查肾性和非肾性患者血尿中的红细胞形态和MCV值。结果 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MC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性血尿中MCV值≤75fL,畸形红细胞2种以上,畸形率≥75%。结论 通过对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值测定,可协助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在鉴别诊断儿童肾性及非肾性血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结合人工鉴别对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位相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以尿红细胞大于8000个/mL,其中畸形红细胞大于80%,G1红细胞大于或等于5%,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结果 LabU-Mat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对肾性血尿及非肾性血尿患者尿红细胞位相分析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87.7%和90.1%。结论利用LabUMat尿沉渣全自动分析工作站检测尿红细胞位相,可准确、快速、有效地鉴别儿童血尿来源,对临床上鉴别诊断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伟明  杨海燕  潘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750-2751
目的:为临床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提供简便、准确、客观的检查方法.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测定和尿沉渣镜检3种方法分别对90例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将三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100对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92.7%,非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85.7%.MCV对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98.2%,非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94.2%.镜检对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78.2%,非肾性血尿诊断符合率71.4%.结论:MCV和UF-100鉴别血尿来源具有客观、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尤以MCV测定准确性最佳,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9.
尿液红细胞荧光检查方法及其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进行荧光定位,以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76例肾病患和163例非肾病患,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荧光着色程度.从而建立红细胞荧光定位检查.用于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作尿沉渣形态学对比检查。结果:用荧光标记的免抗人Ig抗体(抗IgA、IgG、IgE、IgM抗体)分别对176例肾病组患尿中红细胞膜上4种Ig抗体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97.2%(171/176);形态学检查总阳性率为64.2%(113/176);对163例非肾病患尿中红细胞作Ig染色检查,总阳性率为1.2%(2/163)。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RBC-P70FSC)、红细胞信息、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RDW)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份来源不同的血尿标本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和UF-50尿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离心沉渣法对尿沉渣进行显微镜检。结果采用RBC-P70FSC对肾性血尿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红细胞信息的诊断符合率为71.43%,MCV的诊断符合率为52.38%,RDW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 RBC-P70FSC和红细胞信息在鉴别血尿来源方面优于RDW和MCV,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尿中红细胞形态诊断肾内外血尿及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形态及其他有形成分,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极为重要。健康成人24小时尿可排出红细胞100余万个,在随意一次尿的沉渣4~7个高倍镜(400×)视野才偶见1个红细胞,若每个高倍镜视野都能看到3个以上红细胞,即可认为是镜下血尿[1]。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用三次尿棘红细胞(G1细胞)计数鉴别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普通光镜通过比较经肾活检证实的75例各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60例非肾小球疾病患者一次及三次血尿标本G1细胞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以G1细胞≥5%为标准一次尿检敏感性为74.7%,三次尿检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3.3%。结论与一次尿检比较,三次尿G1细胞检查可提高G1细胞的检出率,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鉴别血尿的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染色,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 共分析了66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依据肾性血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采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对尿中红细胞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的检查,同一份标本在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的同时对病人做肾活检。结果 在确诊为肾炎的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比尿沉渣形态学检查更符合临床诊断。结论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血尿的定义健康人如留取新鲜中段尿10毫升,经离心沉淀后取其沉渣在显微镜下检查,每个高倍视野不应超过3个红细胞。如果在显微镜的每个高倍视野中发现3个或3个以上的红细胞,则称之为“镜下血尿”。有的实验室用“ ”来表示镜下血尿的程度,每个高倍视野下有3~5个红细胞为 ;6~20个为 ;21~50个为 ;100个以上或满视野为 。当尿中红细胞增  相似文献   

16.
尿红细胞形态对肾性与非肾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征象。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可分为1肉眼血尿,2镜下血尿。临床上,镜下血尿呈一过性或间断性发作,多为生理性;如血尿为持续性,则提示病理性改变。尿液的显微镜检查取材方便,尤其是能早期发现泌尿系统的疾病,因而继续成为临床常规检查的重要项目。一、血尿的概念 以传统的尿离心沉渣玻片涂片,在高倍镜放大400倍下检查10个视野后,如每高倍视野中见到红细胞超过3~5个,则定为镜下血尿。其实,正常人尿液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尿红细胞。不同作者对正常尿中红细胞数量的观察不尽一致。1以高倍镜表达有:0~2/Hp,3~5/Hp,1~8/…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血尿? 健康人的尿中,一般偶合极少量的红细胞,在高倍镜下,每视野不超过1~3个,12小时的尿中,红细胞计数不超过50万个。尿中的红细胞数增多了,就叫血尿。血尿如只有用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其中的红细胞数增多的,叫“镜下血尿”(关于镜下血尿的诊断标准问题,目前尚无一致看法,有人认为每立方毫米尿液中以不超过10个红细胞为正常;也有人认为,如  相似文献   

18.
血尿(即尿中出现红细胞)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首要问题之一就是搞清血尿是起因于肾脏或是肾外,换句话说,要搞清是肾性或非肾性血尿。这将决定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鉴别肾性血尿的经典方法是检查尿沉渣中的管型,以及特殊的蛋白尿。在过去的十年中,尿中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成为一项新方法,在这一方法中,高百分比的畸形红细胞提示肾性血尿。以上这些方法都各有其局限性。比如,尿中管型比较脆弱易破坏且易漏诊;红细胞形态极大地依赖于尿标本的质量。近来,一些有趣的观察提示通过测定尿中QZ一巨球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可以区别肾小球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患者多项尿检指标联合诊断提高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准确性.方法利用普通光镜对血尿样本中红细胞形态观察及G1细胞计数并进行尿干化学分析,研究各项指标及联合指标在肾性血尿(经肾活检证实)和非肾性血尿中的相关性.结果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中尿G1细胞、尿蛋白、尿pH、尿隐血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G1细胞联合尿蛋白、尿PH、尿隐血等尿检指标综合判断血尿来源有望提高血尿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尿红细胞直径测量对血尿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可靠的鉴别血尿来源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 对 5 7例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 36例 ,非肾小球性血尿 2 1例 )患儿的尿红细胞分别进行直径测定、相差显微镜检查及容积曲线测定 ,并对其鉴别血尿来源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三种方法中 ,直径法无论在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 尿红细胞直径测定用于鉴别血尿来源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