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救治时间、溶栓或者介入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7.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对症处理及病情评估,加之急诊绿色通道的衔接等一系列优化急救护理过程,能够显著的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杜惠梅  牛燕 《现代养生》2014,(18):217-217
目的:探析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10年01月22日-2014年01月22日入住我院心肌梗塞部门进行急诊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称为分析组,另外一组称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性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抢救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效果好,分析组的抢救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并且AMI复发率及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率也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差异性,因此比较结果具有可靠性。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短、效果好,并且复发率也比较低,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AMI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归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分析两组在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效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应对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住院时间显示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进出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所用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效剪短了患者急诊期间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上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观察组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抢救时长、球囊扩张时长和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2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PCI治疗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2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复发率和危险性,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探究实验的对象是在2020.3-2021.3期间来我院抢救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对比实验的要求,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常规护理流程,记录探究实验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得出探究实验的结果.结果:记录两组患者抢救的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护理组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诊疗各项指标时间.结果:实施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救诊疗各项指标花费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分析急救流程优化策略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类患者的抢救时间带来的影响,探究其是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 选我院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接诊的82例AMI患者,采用随机分布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对照组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急救类护理,对观察组的41例患者实施优化其急救流程,对两组的出诊、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而实验组则采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长、复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发现,实验组无论是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方面还是在住院时长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复发率方面,实验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具体急救措施,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于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共55例,通过对其动态的观察病情的不断变化,来做出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认真并细心的做好患者的心理以及饮食、排便等有效的护理,进行急救护理,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患者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出院前患者经护理问卷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对认真并细心的住院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排便等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真正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实施科学的护理,改善病人的预后生活质量。方法:以8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38~82岁,对患者手术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论:术后根据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特点与要求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对并发症进行积极的观察与预防。  相似文献   

13.
陈璇 《现代保健》2009,(26):107-10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饮食教育。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康复期的饮食进行正确指导。结果136例AMI患者基本掌握正确饮食,自觉遵守饮食原则,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实施健康饮食指导,使AMI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预后较传统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7月心内科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流程化护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天数、死亡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流程化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规范的护理工作可加强医护合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初发心梗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自2014年2月 - 2017年9月的初发心梗患者124例资料,按照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均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给予积极地过渡期护理,记录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重返CCU率与总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初发心梗患者急性期中的应用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重返CCU率与总住院时间,也有利于提高患者随访预后的生活质量与降低预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肖谋东 《现代保健》2011,(18):51-52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AMI患者与48例单纯AMI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在室性早搏及传导阻滞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较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均P〈0.05;在并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方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突发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时,应高度重视伴发AMI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90例AMI患者分A组(伴高血压史)、B组(无高血压史)。观察AMI前后血压变化、LVH情况,AMI后2周内UCG测定LVEF、E/A比值、泵功能,血清心肌酶峰CPK、CK—MB测定,血浆AngⅡ、β-EP和CGRP水平的测定,及梗死后心脏事件等。结果A组血压下降明显,并与基础血压、LVH、泵功能有关;A组发生AMI后AngⅡ、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CPK、CK—MB水平均高于B组;血压下降者LVEF及E/A显著低于血压无下降者,A组泵功能Ⅲ~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心脏事件及死亡率也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生AMI后71.1%血压下降,这与心功能恶化、LVH、梗死面积大以及血浆AngⅡ、β-EP、CGRP水平更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嚼服阿斯匹林0.3g,尿激酶150万U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30min内滴入,6h后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再通229例(70.03%),未通98例(29.97%)。死亡21例(6.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70%以上,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但同时应注意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合并症。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