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鼻窦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的鼻外径路治疗鼻窦囊肿已逐步为鼻内窥镜手术所替代,手术以尽可能保证足够开放引流为原则.我们于1999~2007年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囊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是近年来临床鼻科的一项技术革命,优质和品种齐全的器械组合是成功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前提.1999年12月至2001年11月,在鼻内窥镜手术时使用国产福奥YHB-A 型全自动鼻窦切割吸引器进行鼻腔鼻窦手术225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方法对5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鼻内窥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鼻腔外侧壁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清除窦内病变粘膜.5例患者术后0.5~2年随访,仅1例复发.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可较好地完成鼻腔、鼻窦内肿瘤切除,创伤轻微,视野清晰、易清除病变,保留正常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鼻内窥镜下手术为鼻科疾病,尤其是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以来,行鼻窦内窥镜手术3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鼻内窥镜下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保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正确使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认真地术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使用鼻内窥镜和特殊手术器械进行鼻窦外科手术是在七十年代初期由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创的,美国鼻科学家Kenn day在1986年率先提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概念,此手术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105例。结果: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总有效率93.3%。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疗效满意,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国均 《微创医学》2006,25(4):644-645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 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 9例为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均治愈。另 1例为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鼻内窥镜鼻窦术后 2月复发 ,采用鼻侧切开术治愈。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 ,疗效肯定 ,患者痛苦小 ,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鼻窦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的鼻外径路治疗鼻窦囊肿已逐步为鼻内窥镜手术所替代,手术以尽可能保证足够开放引流为原则。我们于1999~2007年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囊肿,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受者的年龄也逐渐放宽,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为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现将本院161例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鼻内窥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仅1例术后1年复发,复发率12.5%.提示只要具备鼻内窥镜手术经验 ,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9例为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均治愈。另1例为侵袭型鼻窦霉菌病,鼻内窥镜鼻窦术后2月复发,采用鼻侧切开术治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丁春  刘丽岱 《吉林医学》2011,(29):6213-621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21例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均治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疗效肯定、痛苦小,术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历史:传统的鼻窦手术已经延续一百多年,由于鼻腔和鼻窦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另外鼻窦手术部位深,视觉系统的设备一直没有突破,鼻窦手术长期没有重大的改进.除对少数部分轻症病人实施保守性手术以外,对病情较重的病人经常采用根治性的方法,即切除大部分中鼻甲,并刮除全部窦内粘膜,用当代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类破坏性的手术.1966年由德国Storz厂根据英国Hopkins柱状镜理论,并结合冷光源系统试制而成望远型硬直鼻内窥镜,它具有视野宽、导光能力强等优点.七十年代初,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新领域,即通过各种角度的鼻内窥镜可以底清除窦内隐患部位的病变,迈出了手术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彻底清除鼻窦病症.近年开展的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我科自2008年10月份至2009年10月末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共计50例完整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窦内窥镜手术在鼻科学范围内已成为一种较先进的手术方式,并逐渐广泛开展.现已突破了鼻窦手术的范围,应用于鼻眼相关外科.鼻窦内窥镜鼻眼相关外科中应用是近年来又一新的临床研究.我们报告11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眶内压增高症经鼻内窥镜下行筛窦、上颌窦进路眶减压术.作者重点讨论手术配合问题,意在为此类手术的医护协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6月56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91.18%患者恢复正常鼻通气,术腔上皮化,粘膜光滑,引流通畅,1~3个月内鼻塞、头晕和头痛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治愈率与术后鼻窦清理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在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2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无鼻内窥镜手术失败病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不遗留面部瘢痕,术野清晰,切除肿瘤准确、彻底,在治疗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手术(nasal endoscopic surgery,NES)是指借助鼻窦内窥镜和其特殊配套手术器械经鼻内进行鼻腔、鼻窦、侧颅底区域手术的外科手术,由于术区狭小,术中、术后易出血,局部炎症不宜恢复等原因,容易发生鼻腔黏连、窦口闭锁、鼻腔狭窄等手术并发症,经统计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83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cavity and sinuses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鼻腔及鼻窦较常见的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为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自1992年Kamel首次报道经鼻内窥镜治疗单侧局限性NIP成功后,由于鼻内窥镜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巨大优点,临床上迅速推广.我科于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治疗NIP 1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