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刺房间隔法射频消融左侧房室旁道(附1例报告)朱立光,赵定菁,陶新智,朱树雄,郑剑光,曾智恒,伍伟锋,洗健坤,黄锦玲(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1)我科自1993年4月开展射频导管消融(简称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收到了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 2 8例左侧旁道病人进行分析 ,总结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 ;方法 :常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 ,确诊为左侧旁道 ,行导管射频消融 ;结果 :2 8例中 ,左前游离壁旁道 2例 (7.1 4% ) ,左侧壁 2 3例 (82 .1 4% ) ,左后游离壁 2例 (7.1 4% ) ,左后间隔一例 (3.5 7% ) ,1 0 0 %消融成功 ,无并发症。随访 1 .0 3年± 0 .72年 ,2例复发 ,均再次消融成功。消融功率 2 4.1 9W± 6 .0 6W ,旁道阻断时间 7.0 2s± 2 .1 2s,放电总时间 90s~ 488s,平均 (2 0 1 .71± 92 .5 6 )s;结论 :影响左侧房室旁道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导管操作者的经验和对靶图的识别、放电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孙帅  詹贤章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24-24,33
目的探讨经主动脉逆行法射频消融左侧前间隔旁道的方法学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左侧前间隔旁道患者,在主动脉瓣无冠瓣下与二尖瓣前叶间的纤维连接处标测到靶点,选用红把小弯消融导管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消融成功。结论经主动脉逆行法左侧前间隔旁道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顾逸敏  庄亚纯 《上海医学》1998,21(9):524-525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旁道手术成功率已超过95%[1],但仍有部分房室旁道因大头消融导管无法靠近定位或旁道位于心外膜而使消融失败[2]。作者回顾1994~1998年4年中10例预激综合征左侧旁道患者,常规经股动脉穿刺逆行左心室导...  相似文献   

5.
程俊  李睿  邹永光 《海南医学》2011,22(15):128-129
左侧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较为常见,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目前对于左侧旁道消融的成功率高达95%以上。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或消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现象,需要扎实的电生理功底以及详细的标测才能弄清其机制,并为寻找最佳靶点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左侧旁道二尖瓣环上消融的经验。方法:16例左侧旁道患者在心室侧标测VA融合或A波提前不理想,改用二尖瓣环上消融。结果:所有患者消融成功,也无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部分左侧旁道患者可采用二尖瓣环上消融。  相似文献   

7.
孙帅  詹贤章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22-22,24
目的探讨穿间隔法射频消融左侧前间隔旁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例左侧前间隔旁道患者,使用穿间隔法在主动脉瓣无冠瓣下与二尖瓣前叶间的纤维连接处标测到靶点进行射频消融。结果9例患者均消融成功。结论穿间隔法射频消融左侧前间隔旁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穿间隔法射频消融左侧前间隔旁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例左侧前间隔旁道患者,使用穿间隔法在主动脉瓣无冠瓣下与二尖瓣前叶间的纤维连接处标测到靶点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9例患者均消融成功.结论 穿间隔法射频消融左侧前间隔旁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操作要点,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同时进行,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149例,其中显性旁道97例,隐匿性52例。结果149例患者中经射频消融治疗首次消融成功140例(93.9%),最终成功145例(97.3%)。其中1例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Ⅲ° AVB),1例出现一过性Ⅱ°Ⅰ型AVB,2例出现一过性Ⅰ°AVB,其余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2个月~9年,5例(3.4%)复发,经再次RFCA均消融成功。结论准确的旁道定位及消融导管与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 33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多旁道病例分析 ,总结多旁道所致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消融方法及消融结果 .方法 :男性 2 2例 ,女性 11例 ,年龄 [4 0 2± 9 7(15~ 6 8) ]岁 ,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一次完成 .结果 :33例患者左侧双旁道 18例 ,右侧双旁道 4例 ,左侧并右侧双旁道 10例 ,左侧并右侧三旁道 1例 . 33例 6 7条旁道行 4 0次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 ,成功率 10 0 % .其中 15例术中诱发出两种不同形态、不同频率的心动过速 ,6例诱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心动过速 ,分别或同时标测 ,分别消融 ;5例一条旁道消融后 ,再次诱发心动过速 ,经标测证实为另一条旁道所致并消融阻断 ;6例双旁道及 1例三旁道患者经第一次消融阻断 1条及 2条旁道后 ,经电生理检查无旁道依据 ,也未诱发心动过速 ,但术后 1~ 2 4个月再发心动过速 ,再次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另 1条旁道所致 ,又一次消融 .随访 5~ 72月 ,无 1例复发 .结论 :多旁道电生理表现极为复杂 ,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诊断主要靠详细的电生理检查 ,消融应采用“剥笋”方法 ,多旁道的消融顺序为 :①先显性后隐性 ;②左右同时标测 ;③先侧壁后间隔 .  相似文献   

11.
左侧心外膜旁道射频消融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左侧心外膜旁道的方法学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32例左侧旁道患者经心内膜途径标测和消融失败者,经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到旁道电位或A-V(V-A)最近、融合处,应用能量或温控消融电极,分别在冠状窦内或穿刺房间隔在二尖瓣环左房侧射频消融.结果32例中29例成功,成功率为90.6%,其中2例经穿刺房间隔在左心房侧消融成功;3例失败.结论左侧心外膜旁道多数可经冠状静脉窦和左心房有效消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旁道射频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希氏束旁旁道的患者,其中显性旁道4例,隐匿性旁道8例。采用在窦律下,温控55-60℃,能量15-50 W消融。结果:1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余10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精确的标测和窦律、低能量下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对17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施行射频消融术。16例为单房室旁道(AP),1例为双AP。14条左侧旁道及1条右侧旁道消融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2.4%。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3个月仅1例右前膈AP复发。射频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今后应加强右侧AP消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过程中,常发生心房颤动(房颤),有时在药物或电复律后仍反复持续发作,我科1 200余例射频消融病例中,有3例显性房室旁道在房颤心律下行射频消融术,成功消融旁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右前间隔旁道走行邻近希氏束,其占右侧旁道的10%,无论手术切割和射频治疗都有损伤正常房室传导途径的可能,是射频治疗上与其他部位相比的特殊性。我科自开展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以来共治疗10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导管法射频消融左游离壁旁道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日映  郑强荪 《医学争鸣》1994,15(4):264-265
32例左游离壁旁道采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成功。其中A型预激综合征29例,隐匿性左侧旁道3例,均为单旁道,25条旁道位于左侧壁,7条位于左后壁。本组单导管法平均放电次数为3.5±3.2次,操作1.1±0.6h,X光曝光时间13±5.5min,都短于我们的多导管法。术后随访-13月,仅1例于术后4日δ波复现,再次用此法成功,余均无复发,单导管法仅适用于A型预激综合征,且术应有多导管法的丰富经验。但其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心外膜旁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例经心内膜途径标测和消融失败者,经冠状静脉窦内或心中静脉内标测到A-V融合处,应用温控电极进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在冠状静脉窦或心中静脉内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冠状静脉窦及心中静脉内行心外膜旁道射频消融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杨爱兰 《海南医学》2005,16(10):6-7
目的 分析左侧隐匿性斜行旁道的心脏电生理特征,快速、准确地标测消融靶点,提高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方法 对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在窦性心律及诱发室上速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确定左侧隐匿性旁道,标测心室侧消融点图。结果 4例隐匿性斜行旁道的患者,均经股动脉逆行法二尖瓣下消融成功,但较非斜行旁道费时。结论 斜行旁道,尤其是与二尖瓣环角度小、行程长的斜行旁道,以左室起搏信号S到冠状窦电极上最早逆行A波最短间隔处为靶点,可提高射频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