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rognostic value of cortisol response in septic shock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nane D  Bellissant E 《JAMA》2000,284(3):308-30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休克指数(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病人139例,收集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功能指标,计算入院时休克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和MSI,根据其1个月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分析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脓毒血症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MSI对脓毒症休克病人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死亡组,而心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1)。生存组病人MAP、心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死亡组(P<0.0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SI、MSI均低于死亡组(P<0.01)。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的NT-proBNP、LVEDV水平呈正相关(r=0.601、0.598,P<0.01),与CI和LVEF呈负相关(r=-0.683、-0.659,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11月我院P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方案,测定复苏前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复苏6 h后血乳酸清除率,并与危重症评分作一致性分析,比较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液体复苏6 h后血乳酸清除率为(35±16)%,死亡组为(1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预后判断上乳酸清除率与危重症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一个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arly lactate clearance rate in outcome for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hildren. Methods Thirty-two children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were selected in PICU from July 2008 to November 2009.Artery levels of lactate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then calcuated the lactate clearance. Results Survivors group after 6 hours therapy showed a lower lactate learance (P<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nonsurvivors group [(35±16)% vs (15±11)%].There existed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lactate clearance and pediatric critical ilness score and PICS(P>0.05). Conclusions Early lactate clearance could be regard as an indicator of outcome to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shock children.  相似文献   

4.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关系。方法对53例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15)。分别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第1个24 h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结合APACHEⅡ和SOFA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T4水平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1=-0.53,P<0.01;r2=-0.35,P<0.01)。结论血清T4水平可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组(HP+CVVH),每组1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VVH治疗、常规治疗+HP+CVVH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血清TNF-α、IL-6、IL-10、HMGB-1浓度,并比较各组1~7 d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28 d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对照组及CVVH组TNF-α、IL-6、HMGB-1、IL-10在第1、3天各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CVVH组中HP治疗2 h后的TNF-α、HMGB-1、IL-10均有明显下降,IL-6也有一定下降,其他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VVH组从第4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HP+CVVH组第2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28 d存活率提高(对照组、CVVH组、HP+CVVH组分别为41.67%、58.33%、66.67%),且以HP+CVVH组更明显,但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TNF-α、IL-6、HMGB-1、IL-10的水平无明显影响,HP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HMGB-1、IL-10浓度;CVVH及HP+CVVH治疗均能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HP+CVVH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探讨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作为观察组,感染性休克不伴急性肾损伤患者6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死亡组14 例和存活组46 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造影剂、输血史、升血压药≥2 种、肾小球滤过率、中心静脉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血尿素氮、血pH值、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史[OR=5.431(95%CI:1.892,13.265)]、肾小球滤过率[OR=0.965(95%CI:0.784,0.985)]、APACHE Ⅱ评分[OR=3.896(95%CI:1.576,9.784)]为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存活组高血压、糖尿病、机械通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物、升压药≥2 种、白蛋白、血 pH 值、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OR=3.224(95%CI:1.187,7.856)]、升压药≥2 种[OR=5.365(95%CI:1.535,16.758)]、白蛋白水平[OR=2.904(95%CI:1.102,6.869)]为影响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输血史、肾小球滤过率、APACHE Ⅱ评分为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ACEI 药物、升压药≥2 种、白蛋白水平为影响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各种感染性休克体液修复过程中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变化。[方法]检测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各阶段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含量变化,将感染组与对照组、复苏前与复苏过程中各阶段作对比。[结果]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较正常组升高,但在体液修复后二者水平都有回落,各阶段变化不相同,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结论]血清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可用来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 PCSK9)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35例,根据1周内的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58)和好转组(n=77),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5d的PCSK9、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的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治疗5d后的PCSK9、hs-CRP、PCT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各个时间点的PCSK9水平均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d的PCSK9水平预测感染性休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敏感度72.4%、特异性88.3%,均高于hs-CRP、PCT这两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PCSK9水平明显上调,动态监测PCSK9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与感染性休克后DIC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将6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54例),另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1次,其余组分别于入院后1、3、5、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血浆D-D水平.③结果 休克组和休克合并DIC组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休克合并DIC组又明显高于休克组.非DIC组休克纠正后D-D水平逐渐降低;DIC组D-D水平持续升高,显著高非DIC组.且各个时点血浆D-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④结论 休克后急性期D-D的升高程度不仅与休克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休克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测定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D-D水平变化对预测休克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良 《浙江医学》2018,40(6):619-62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序列号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乳酸(LA)的水平。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采用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价患者全身感染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MCP-1、MIP-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MCP-1、MIP-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A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A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幅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2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资料,将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或血小板计数升高者作为对照组,血小板下降比例>30%者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两组病例乳酸值、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感染部位、血小板下降比例,对影响28 d累积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28 d累积生存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确诊脓毒症休克24 h内SOFA评分和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这两项指标与患者死亡结局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提示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30%比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死亡结局预测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超过30%预示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2.
吸入性肺炎常见于昏迷、吞咽反射差、咽部运动不协调和咽喉部有疾患的患者,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具有病情急进性恶化、处理不及时预后不良等特点,在合并颅脑外伤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时尤为凶险。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1):1636-1640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严重感染休克老年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严重感染休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使用的营养支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并比较两组入院当日、1周、2周的免疫指标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两组的CD4、CD4/CD8水平逐渐升高,CD8水平逐渐降低;入院1周及2周时观察组的CD4以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指标均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两组受试者入院2周时观察组IgG以及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1周及2周时观察组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两组C-反应蛋白浓度逐渐下降(P<0.05);入院1周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时观察组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两组血浆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浓度逐渐下降,每组内不同时间点的DA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观察组DA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时观察组受试者DA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时能有效抑制严重感染休克老年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并可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RASS评分的镇静方案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及对照组(n=41).两组患者进入ICU后均给予对症干预,在此基础上参照RASS评分给予对应镇静方案,研究组将RASS评分维持于-3~-4分,对照组将RASS评分维持于0~-2分.统计两组患者镇静前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cTnT、脑钠肽(BNP)]水平、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免疫功能相关指标(NK、CD3+、CD4+)、SOFA、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天病死率.结果 镇静3天后两组患者cTnI、cTnT、BNP水平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镇静3天后两组PaO2水平较镇静前增高,PaCO2水平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K水平较干预前降低,CD3+、CD4+水平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3天后两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较镇静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天病死率(14.63%)与对照组(1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镇静干预中将RASS评分维持于-3~-4分可能更利于有效保护心肌,调节血氧状态及机体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15.
16.
叶晓梅  李启富  程庆丰  刘秀容  冯静  青华 《重庆医学》2006,35(14):1255-125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皮质醇(8:00)及清晨唾液皮质醇浓度和其升高值,探讨PCOS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状态。方法对24例PCOS患者(PCOS组)和25例月经正常的非肥胖健康妇女(对照组)测定8:00血皮质醇。在任意一个工作日,收集清醒即刻及清醒后15min的唾液,测定唾液皮质醇浓度并计算其升高值(用2次浓度之差表示)。比较两组清晨皮质醇水平(唾液和血)及唾液皮质醇升高值。结果(1)PCOS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COS组的8:OO血皮质醇,清醒即刻、清醒后15min的唾液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示PCOS组的血皮质醇与BMI、WHR呈负相关。两组的清晨唾液皮质醇升高值无差别。(3)剔除肥胖患者后,非肥胖的PCOS组仍有着高的WHR(P〈0.01),清醒即刻、清醒后15min的唾液皮质醇仍低于对照(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HPA轴紊乱,清晨皮质醇降低,腹型肥胖可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血管升压素是一种可以收缩血管的小分子肽类激素,并且可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但最近的一项大样本临床试验表明,使用低剂量血管升压素对死亡率无影响。研究人员比较了低剂量血管升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联合应用及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区别,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其他开放标签的升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青紫色素杆菌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土壤和水中的革兰阴性细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低毒力细菌,但意外的是它能感染人类,尤其是宿主防御反应有缺陷的人群。感染通常在破损的皮肤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后发生,特点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脓疱、淋巴结炎、发热和呕吐,感染会迅速播散,死亡  相似文献   

19.
展思东  庄志辉  蔡雪  乐胜  江霞 《海南医学》2016,(17):2780-2782
目的:研究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多巴酚丁胺后的灌注水平及氧代谢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40例ICU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 h、24 h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HR (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及Lac清除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为(112±17)次/min,治疗6 h和24 h后分别为(101±16)次/min和(94±10)次/min,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与治疗前比较,MAP、CO、CI水平均明显升高[(68±11) mmHg、(4.3±0.2) L/min、(2.4±0.4) L/(min·m2)] vs (86±10) mmHg、(6.0±0.3) L/min、(4.1±0.3) L/(min·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和24 h后,患者的DO2水平分别为(0.96±0.11) L/min、(1.21±0.58) L/min,与治疗前的(0.80±0.06) L/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的ScvO2为(77±6)%,与治疗前的(49±5)%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Lac为(2.67±0.57) mmol/L,较治疗前的(5.81±1.98)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Lac清除率为(56.43±2.65)%,明显高于治疗6 h后的(36.3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灌注水平及氧代谢状况,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小分子化合物WP1130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生物学水平:WP1130预处理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或人THP-1细胞后,利用多种NLRP3炎症小体活化剂(Nigericin、ATP、MSU、胞内LPS转染)活化NLRP3炎症小体,使用poly A:T活化AIM2炎症小体,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的分泌水平,确定WP1130对NLRP3炎症小体的抑制效果及其特异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igericin诱导的线粒体损伤情况,探究WP1130是否影响NLRP3炎症小体组装活化的上游信号。动物水平: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感染性休克组(LPS组)、WP1130治疗组(WP1130+LPS组),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腹腔液中IL-1β、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WP1130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多种激动剂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P<0.05),但对非炎症小体相关炎性因子IL-6、TNF-α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WP1130对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无显著影响(P>0.05)。机制研究表明,WP1130并不影响NLRP3炎症小体组装活化的上游信号线粒体损伤。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相较感染性休克组(LPS组),WP1130治疗组(WP1130+LPS组)小鼠血清和腹腔液中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NF-α的分泌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WP1130能够特异性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