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和比较不同时间尿液中微量蛋白排泄情况,选择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分别收集24h尿、白天尿、夜间尿、随意尿和定时尿以测定白蛋白(Alb)/肌酐(Cr),转铁蛋白(TRF)/CR,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AG)/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r。在24h尿测定中,高于正常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TRF/Cr,NAG/Cr,Alb/Cr,RBP/Cr,故认为TRF/Cr较Alb/Cr敏感,NAG出现可较TRF和Alb早,在正常Alb/Cr,TRF/Cr组,Alb/Cr,TRF/Cr受体位改变影响,而在异常组却无此现象发生,NAG/Cr,RBP/Cr不受体位影响。水负荷对尿微量蛋白排泄无影响,随意尿与24h尿无显著性差别,可用于普查:白天尿Alb/Cr和TRF/Cr,敏感性高,可用于筛选;夜间尿特异性高,可用于明确诊断。夜间尿NAG/Cr,RB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很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尿微量蛋白排泄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和比较不同时间尿液中微量蛋白排泄 情况,选择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分别收集24h尿、白天尿、夜间尿、随意尿和定时尿以测定白蛋白(Alb)/肌酐(Cr),转铁蛋白(TRF)/Cr,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r。在24h尿测定中,高于正常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TRF/Cr,NAG/Cr,Alb/Cr,RBP/Cr,故认为TR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放射免疫测定(RI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尿常规蛋白定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及血、尿β2—MG、尿Alb、IgGRIA测定。结果:β2—MG、Alb、IgGRIA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检查(P<0.005);与正常组对照糖尿病人血、尿β2—MG、尿Alb、尿IgG明显升高(P<0.001)。结论:β2—MG、Alb、IgGRIA对于DN的诊断明显优于传统检查,建议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和评估老中青人群肾功能各参数现状与相关性。方法:对1 743 例不同年龄(20 ~85 岁) 人群分成A,B,C,D,E 和F 组,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Alb)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渗透压和血清尿素氮(BUN) 、血尿酸(UA) 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等肾功能参数。结果:尿NAG 和尿RBP 两参数在A,B(20 ~40 岁) 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 0 .05) ;而A 组分别与C,D,E 和F 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P < 0 .05 或P < 0 .01) ;尿Alb ,A 组与各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均P < 0 .01) ;E 和F 两组比较差别无 显著性( P > 0 .05) ;Ccr 在B,C,D,E,F 组分别比A 组下降8-5 % ,17-8 % ,29-9 % ,42-9 % 和56-3 % ;尿渗透压和血Cr,BUN,UA 在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 均P > 0 .05) 。结论:Ccr 各年龄段都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以50 岁后下降明显,肾小管功能损害在40 岁以前不明显,50 岁后NAG,RBP 显著增高;70 岁后趋向稳定;故41 ~70 岁之间是肾功能下降明显时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5例糖尿病患者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糖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尿NAG和尿Alb的检测相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相似的敏感性,在早期DN患者中,尿NAG活性与尿Alb排泄呈显著正相关,但在临床DN患者中,尿NAG活性与尿Alb无相关性;(2)不论尿β2-MG正常或增高的患者中,尿NAG活性与尿β2-MG排泄量均无相关性;(3)在24小时尿糖<59、5~15g及>15g的三组患老中,尿NAG与24小时尿糖排泄量亦均无相关性。本文研究提示:测定糖尿病患者尿NAG活性可作为一筛选早期DN的一敏感指标,尿NAG活性与尿β2-MG及尿糖排泄量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EFFECTOFEXCITATORYAMINOACIDS.Ca~(2+)ONDELAYEDNEURONALDEATHINHIPPOCAMPUSFOLLOWINGTRANSIENTFOREBRAINISCHEMIAINGERBILS¥XuChangqi?..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评价高血压病肾脏的早期损害。方法高血压病组40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9例;正常对照组25例。排空夜尿后留取第一次晨尿测尿常规、尿肌酐(Cr)、尿Alb、TRF和IgG,同时测血压。结果分别用Alb/Cr(mg/mmol)、TRF/Cr(μg/mmol)、IgG/Cr(mg/mmol)表示,并计算IgG/Alb的比值。结果高血压病组,尿常规蛋白阴性,尿Alb/Cr、TRF/Cr和IgG/Cr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IgG/Alb比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Alb/Cr与尿TRF/Cr和IgG/Cr变化呈正相关(分别为r=0.78,P<0.001;r=0.53,P<0.001),尿微量蛋白与血压无显著性相关。TRF/Cr、IgG/Cr在Ⅲ期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各期高血压病中尿微量蛋白升高者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微量Alb、TRF、IgG检测是高血压病肾脏早期损害的有用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防治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EFFECTOFVERAPAMILONCa~(2+)INFLUXANDCVB3-RNAREPLICATIONINCULTUREDNEONATALRATHEARTCELLSINFECTEDWITHCVB3YangYingzhen;(杨英珍),GuoQi?..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早期发现 Graves 病( 简称 G D) 患者的骨代谢异常,对63 例 G D 患者进行了尿脱氧吡啶啉( Dpd) 、血清骨钙素( B G P) 、碱性磷酸酶( A K P) 、血钙、血磷及腰椎( L2 ~4) 、股骨上端骨密度( B M D) 的测定。结果: G D 组血 B G P、尿 Dpd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除≤40 岁女性 G D 组的腰椎和股骨上端[ 股骨颈( N E C K) 、华氏三角( W A R D) 及股骨粗隆( T R O C H)] 的 B M D 和> 40 岁女性 G D 组的 W A R D B M D 外,其余各组腰椎及股骨上端的 B M D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5) 。相关性分析: B G P、 Dpd 与 F T4 呈正相关( P< 0 .05) ,与病程无相关性, B G P 与 N E C K、 W A R D 呈负相关( P< 0 .05) 。结果提示: B M D、尿 Dpd 、血清 B G P 的测定可以早期发现 G D 患者的骨代谢异常,较传统方法更加特异和敏感。  相似文献   

10.
EFFECTOFCORDYCEPSSINENSISPREPARATION(ZHILING,ZL)ONBODYNITROGENMETABOLISMINCHRONICRENALFAILUREZhuHanwei(朱汉威),ZuoJingnan(左静南),H...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不同时间段输尿管梗阻解除后,通过检测肾盂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id-binding-protein,RBP)、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变化,来探讨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10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对照组)6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96只,随机平均分成A、B、C、D周组四个组,每组24只,分别用输尿管套管法建立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后1、2、4、8周解除梗阻,然后每组分别在解除梗阻后0、1、2、4周(每个时间点随机选择6只)留取左侧肾盂尿液检测Alb、RBP、Cr含量,假手术组行同样方法检测作为对照。结果随着解除梗阻时间的延长,A、B、C组肾盂尿中RBP、RBP/Cr逐渐下降,其中A组RBP、RBP/Cr至2周时分别下降至(2.15±0.19)mg/L、(0.48±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B、C组4周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除A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Alb 2周内有所升高,2周后开始下降,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A、B、C组Alb/Cr逐渐下降,至4周时A组尿Alb/Cr下降至(0.16±0.03)(较对照组比较,P〉0.05),B、C组尿Alb/Cr均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并且尿Alb/Cr梗阻解除后各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只有至4周时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项指标在梗阻解除后各时间段均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在输尿管梗阻4周内解除梗阻,随着解除时间的延长,肾功能可逐渐恢复,并且肾小管功能比肾小球功能恢复较早;若梗阻超过8周,即使解除梗阻,肾功能也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盂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和肾动态显像在评价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所致肾损害程度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10只,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40只,选用输尿管套管法制作左侧肾盂输尿管部分梗阻的肾积水模型。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各选10只行肾动态显像,并收集肾盂尿液检测Alb、NAG、RBP、Cr;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盂尿NAG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增加,浓度逐渐增高。Alb、RBP在术后1周无变化,2、4、8周含量增加明显。Alb/Cr、RBP/Cr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RBP/Cr在术后1周明显增加,Alb/Cr仍无意义。结论肾盂尿NAG、RBP/Cr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全梗阻肾在不同病变阶段的肾功能改变情况,尤其是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肾小球滤过率还没有改变的时候可以评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尿Alb/Cr可以反映肾小球损伤的程度。所以简单易行的输尿管插管留取病肾肾盂尿检测NAG、RBP、Alb可作为输尿管梗阻至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新生儿缺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新生儿缺氧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896例新生儿缺氧性疾病患儿的尿RBP,同时测定尿向尿微量白蛋白(ALb)。结果:新生儿缺氧时悄RBP均较非缺氧对照组增高,尿RBP与尿AL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RBP对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肾脏功能早期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糖尿病科及高血压病专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糖尿病均为2型糖尿病),共926份,包括血液、尿液(晨尿),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RBP、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尿素氮(BUN)、肌酐(Cr)的检测;对RBP结果在70~120mg/L之间的患者进行尿液的RBP、β2-M、尿微量白蛋白(U-Alb)、Cr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P测定结果正常时,CysC、β2-M、Cr、BUN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当RBP出现轻度升高时,CysC、β2-M同步升高,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BUN、Cr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前种指标的明显升高,BUN、Cr也有着相应的改变,但其程度不显著。尿液标本中,变化最显著的依次为RBP、β2-M、CysC、Alb,而Cr几乎无变化。结论: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或肾血流量降低时,致使血液中RBP蓄积而使之浓度升高,其敏感性远高于Cr、BUN,与CysC、β2-M相当。在出现明显肾脏损害时,其升高的程度也与CysC相当,高于β2-M(两组比较P<0.05),当造成早期近端肾小管损伤时,RBP、CysC、β2-M在尿液中的浓度升高十分明显,而尿液中的肌酐几乎无变化,且RBP升高程度大于β2-M、CysC、Alb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清蛋白/尿肌酐(UALB/UCr)、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标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α1-MG的水平,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UALB/UCr和血Cysc、RBP、CRP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UALB/UCr、α1-MG、RBP、CysC、CRP显著高于健康A(P〈0.01)。结论联合检测UALB/UCr、α1-MG、RBP、CysC、CRP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跃红  高科  李兴禄 《重庆医学》2003,32(12):1642-1643
目的 探讨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日产Sysmex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mAlb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RBP用ELISA法。结果 NIDDM组mAlb/Cr、RBP/Cr、WBC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的增高,RBP/Cr随mAlb/Cr增加而显著增高,而WBC与mAlb/Cr无相关性;RBC、EC、CAST在正常对照组与NIDDM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时mAlb/Cr、RBP/Cr为敏感的指标,尿WBC是DM患者应关注的临床指标,但WBC、RBC、EC、CAST不能用于D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尿RBP排泄量是近端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用双抗体夹心型酶免疫法测定本组7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RBP排泄量。慢性肾炎52例,其中22例血压增高;IgA肾病20例。结果表明,慢性肾炎患者尿RBP排泄量增加,血压增高的慢性肾炎患者尤甚。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100例老年高血压病和正常对照组30倒尿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A组)47例,异常(B组)53例。 B组的 24 h收缩压(S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收缩压负荷(SBP-L)、舒张压负荷(DBP-L)均明显高于A组(P<0.05或<0.01),且B组的尿Tf、Alb、IgG、NAG、RBP显著升高(均为P<0.01)。结果表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在较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血压负荷,故肾脏损害严重。了解血压节律的变化,对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检测47例Ⅰ型糖尿病病人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尿液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N-乙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 beta-D-glucosaminidase,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等指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分为将患者DM组(UAE<20μg/min)和DN组(UAE20~200μg/min),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RBP与UAE正相关(r=0.24,P=0.032),RBP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DN组高于DM组和对照组,NAG及β2-MG于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RBP可以作为诊断早期1型DN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其并不比UAE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