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MMP-9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30例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及111例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和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VEGF和MMP-9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在腺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0.05)。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增高而升高(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增大而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存活1 a以内、1-3 a的患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存活3-5 a者(P〈0.05)。结论VEGF和MMP-9可能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氢二醇脱氢酶(DD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NSCLC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NSCLC手术标本中DDH与VEGF的表达。结果DDH与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3%、81.1%)较癌旁组织(34.4%、31.2%)与良性肿瘤(12.5%、18.7%)明显增强(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DDH与VEGF高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C ,VEGF -C)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癌组织的表达 ,以探讨VEGF -C与NSCLC淋巴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NSCLC癌组织标本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同期肺炎性假瘤组织标本 2 0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VEGF -C及其受体VEGFR -3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研究对象VEGF -C的阳性表达率为 44 0 %,对照组VEGF -C的阳性表达率为 5 0 %,二者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NSCLC组织标本VEGF -C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 66 7%,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2 3 1%,二者间比较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VEGF -C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VEGF -C表达阴性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VEGF -C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肺组织 ,VEGF -C的表达可促使VEGFR -3在NSCLC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增加 ;VEGF -C的阳性表达是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指标 ;生存时间在VEGF -C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较VEGF-C表达阴性的NSCLC患者明显为短 ;VEGF -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T因素、组织学分类及病理学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倪松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34-5635
目的 研究VEGF、IL-1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中VEGFA、VEGFB、VEGFC以及IL-18的含量.结果 3组患者中VEGF、IL-18含量为观察组>良性病变对照组>健康对照组;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中VEGF、IL-18含量为TNMⅠ<TNMⅡ<TNMⅢ<TNMⅣ.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和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和健康者,并且肿瘤分期越差其含量越高,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otch1、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HIF-1、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Notch1、HIF-1、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53/65)、96.9%(63/65)、93.8%(61/65),均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的40%(6/15)、33.3%(5/15)、33.3%(5/15)(P〈0.05);NSCLC中Notch1、HIF-1、VEGF蛋白的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有关(P〈0.05);Notch1、HIF-1与VEGF蛋白的表达三者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32,0.428,0.505,P〈0.01)。结论Notch1、HIF-1、VEGF蛋白在NSCLC中均表达上调且互相相关,提示其在肺癌癌变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肺癌细胞分泌的Notch1可能诱导HIF-1表达,HIF-1的高表达调节VEGF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HE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HER4、VEGF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中HER4与VEGF的表达。结果NSCLC中HER4的过度表达率为65.9%,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53.7%。HER4、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而与NSCLC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且HER4与VEGF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HER4与VEGF可能是晚期肺癌生长的调控因子,针对HER4与VEGF的联合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NSCLC患者,其中10例为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未接受放化疗组),10例为正在化疗的患者(正在化疗组),10例为放疗或化疗后患者(放化疗后组)。另选10例非癌症患者(非癌症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VEGF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浆VEGF浓度明显高于非癌症组和正常组。正在化疗组治疗7d后VEGF浓度有明显下降,尤其以加服布洛芬(芬必得)者明显;未接受放化疗组加服芬必得者亦有明显降低。结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降低晚期NSCLC患者血浆VEGF浓度,可能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30例NSCLC患者,其中10例为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未接受放化疗组),10例为正在化疗的患者(正在化疗组),10例为放疗或化疗后患者(放化疗后组).另选10例非癌症患者(非癌症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VEGF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浆VEGF浓度明显高于非癌症组和正常组.正在化疗组治疗7 d后VEGF浓度有明显下降,尤其以加服布洛芬(芬必得)者明显;未接受放化疗组加服芬必得者亦有明显降低.结论 环氧合酶抑制剂可降低晚期NSCLC患者血浆VEGF浓度,可能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7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病例组)和30例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VEGF水平.将病例组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A组(颈动脉狭窄<50%,23例)、B组(50%≤颈动脉狭窄<75%,30例)、C组(颈动脉狭窄≥75%,19例),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44%( 50/72)比36.67%(11/30)、63.89%(46/72)比43.33%(13/30)、50.00%(36/72)比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B组、C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0.59±0.20)、(0.91±0.30)、(2.96±0.99)、(5.87±1.96)ng/L,与对照组比较,A、B、C组血清 VEGF 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7、8.746、5.332,P<0.05);A、B、C组之间血清VEGF水平差异较大,其检测结果为C组>B组>A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83,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5).结论 VEGF在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血清VEGF高水平可能成为颈动脉狭窄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皮素(endothelin-1,ET-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ET-1、VEGF的阳性表达,分别评价ET-1和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ET-1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T-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型无关联;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组织分级、病理分型无关联。ET-1高表达的区域VEGF也呈高表达,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1和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该病恶性生长的检测指标。ET-1与VE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非小细胞肺癌VEGF和p53表达,并用抗FVIII因子抗体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p53、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2%(25/47)和38.3%(18/47)。VEGF表达阳性者和VEGF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和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者和p53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MVD>33者和MVD<33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和73.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p53基因表达上调在调控肿瘤血管形成方面起重要促进作用。MVD值增大,非小细胞肺癌易发生转移,3年生存率越低;VEGF、p53阳性表达率上调,MVD值增大,预后亦越差。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167-1169
目的探讨VEGFR-2表达差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8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按VEGFR-2表达高低分成两组,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 VEGFR-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42.1%vs 36.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7%vs 6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7个月vs 6.3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体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R-2表达差异尚不能作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夹心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VEGF、内皮抑素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胃癌患者VEGF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共同调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α-连环素(α—ca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观察43例NSCLC患者及7例正常肺组织中的α—cat表达情况。结果在43例NSCLC患者中,α—cat的异常表达率为72.1%;α—cat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α—cat异常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正常表达患者。结论α—cat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进展及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分为A组(脑出血量<20 ml,23例)、B组(脑出血量20~30 ml,18例)、C组(脑出血量>30 ml,15例);根据入院24 h内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分为轻度组(1~15分,22例)、中度组(16~30分,20例)、重度组(31~45分,14例),分别于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采血检测VE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时均明显高于A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h、7 d时高于B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A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d时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时高于中度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轻度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脑出血量与入院时CSS评分呈正相关(r=0.916,P<0.0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EGF levels and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or stroke severity.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group A(< 20 ml,23 caees),group B(20-30 ml, 18 cases),group C(> 30 ml, 15 cases) and light group (1-15 scores,22 cases),midrange group (16-30 scores,20 cases),severe group (31-45 scores, 14 cases)by China stroke scale (CSS) score in 24 hours of hospitalization. The serum VEGF level was determined at 24 h,48 h,72 h,7 d and 14 d after the onset of disease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VEGF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within 24 h,48 h,72 h,7 d,14 d)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 (P <0.01). Within 24 h,48 h,72 h,7 d,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P <0.01).Within 48 h,72 h,7 d,14 d,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VEGF during different phases(24 h,48 h,72 h,7 d, 14 d) were higher in severe group than those in light group(P< 0.01). Within24 h,48 h,72 h,7 d,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evere group and midrange group (P< 0.01).Within 48 h, 72 h, 7 d, 14 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drange group and light group (P <0.05).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SS scores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n admission (r = 0.916, P < 0.05). Conclusion The serum VEGF level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当肿瘤细胞仅处于少数细胞组成的群体而尚未形成较大的瘤体时,它能否获得继续存在和发展,至少:一要逃脱免疫监视,其次在于有无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UNEL检测VEGF在45例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45例卵巢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6.7%(39/45)。卵巢癌组织中60%(27/45)细胞凋亡为阳性,40%(18/45)细胞凋亡为阴性。卵巢癌细胞凋亡阴性组中VEGF强阳性表达率88.9%(16/18)高于细胞凋亡阳性组40.7%(11/27),P=0.039。结论:VEGF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生长、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夹心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VEGF、内皮抑素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 胃癌患者VEGF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共同调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阐明VEGF在肾母细胞瘤侵袭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0例肾母细胞瘤患儿(肾母细胞瘤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因感冒发热症状就诊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结果 肾母细胞瘤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为(567.90±189.30) ng/L,对照组为(55.46±18.49) ng/L,肾母细胞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4.757,P< 0.05).VEGF的表达与患儿的NWTS分期、预后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NWTS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预后组织分型不良的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NWTS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预后组织分型良好的肾母细胞瘤患儿(P<0.01).结论 血清VEGF水平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VEGF水平与NWTS分期、预后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高水平的VEGF提示肾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进展,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