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89SrCl2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89Sr是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 ,用于缓解骨转移瘤疼痛疗效较好[1 ] 。我们分析了应用该药治疗 41例骨转移瘤的结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 41例 ,男 2 4例 ,女 17例 ,年龄 33~ 82岁 ,平均 5 3 5岁。其中乳腺癌 17例 ,肺癌 13例 ,鼻咽癌 8例 ,前列腺癌 3例。治疗前原发病灶均经病理检查证实。2 适应证。患者主诉骨痛 ,经化疗和放疗无效 ;全身骨显像于骨痛部位可见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异常浓聚 ,提示骨转移 ;白细胞 >3 0× 10 9 L ,血小板 >9 0× 10 1 0 L ;治疗前停止钙制剂治疗。3 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支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的方法 ,将 74例直接支架植入的病例分为氯吡格雷组 (38例 )及噻氯匹定组 (36例 ) ,观察发病 4周内出血、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随访发病后 6个月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事件总发生数分别为氯吡格雷组 8(2 1.1% )及噻氯匹定组 16例 (4 4 .4 % ) ,P =0 .0 31。轻度出血数分别为 6例 (15 .8% )及 14例 (38.9% ) ,白细胞计数分别为 (5 .8± 1.7)及 (4 .2± 3.6 )(× 10 9 L) ,血小板计数分别为 (130 .3± 4 2 .1)× 10 9及 (89.2± 5 3.3)× 10 9 L(P <0 .0 5 )。结论 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对直接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噻氯匹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烟酰胺和碳合氧(Carbogen)增敏^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作用、骨痛的缓解及毒副反应。方法97例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4组: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组(A组);烟酰胺+^89Sr治疗组(B组);Carbogen+^89Sr治疗组(C组);^89Sr治疗组(D组)。^89SrCl2治疗采用1.48-2.22MBq/kg,静脉注射。注射^89Sr前1h开始给予烟酰胺,6g/d,分3次口服,连服5d。首次口服烟酰胺后开始吸入Carbogen(95%O2+5%CO2)气体,6L/min,10min,每日1次,连续5d。结果A组治疗后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较B组、C组及D组有效率高(91.7%、77.3%、76.0%和69.2%),且A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后3个月复发性骨转移癌全身骨显像反应,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病人治疗后均有Ⅰ-Ⅱ度骨髓抑制,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酰胺+Carbogen+^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对骨痛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且未增加^89Sr的治疗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89Sr内照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89Sr内照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9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进行89Sr内照射治疗,观察止痛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钙及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和毒副反应。结果 89Sr内照射治疗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7.6%,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血钙及ALP降低,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89Sr内照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贾洪顺  孙涛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2):1152-1152
患儿 男 ,2岁 8个月。因发热 ,伴纳差、疲倦、双下肢疼痛2周 ,来我院门诊就治 ,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治疗 ,用药2周 ,治疗效果不佳 ,仍持续低热 ,期间间隔 1周 ,2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分别为 :WBC 4.4× 10 9/L、RBC 3 .0 8× 10 12 /L、PLT 65×10 9/L和WBC 3 .6× 10 9/L、RBC 2 .73× 10 12 /L、PLT 46× 10 9/L ,门诊遂以“发热查因”、“再生障碍性贫血 ?”收住入院。摄取X线片 ,发现双侧四肢长管状骨骨干层状骨膜增生 ,并累及干骺端 ,状似“套管样”(图 1~ 3 ) ,诊断为婴儿骨皮质增生症 ,给予阿斯匹林、强的松、消炎痛…  相似文献   

6.
张涛  陈如  马锋  周俊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7):840-84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89锶(Sr)治疗。方法:本组13例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并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伴有疼痛的病例,均已作双侧睾丸切除术去势,采用核素89锶(Sr)静脉内注射治疗。结果:89锶(Sr)治疗后,疼痛缓解率6个月为84.6%。结论:应用核素89锶(Sr)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其能够使患者的疼痛获得较为满意的缓解,甚至消失,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 ,作者对 12例CML进行了allo PBSCT的临床研究 ,12例均为第 1次慢性期 ,中位年龄 32 .5岁 ;全部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 ,供者动员用G CSF 5 μg/ (kg·d)× 5天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9.5 7)× 10 8/kg(中位数 5 .0× 10 8/kg) ,CD 34 + 细胞数为 (0 .72 6 6 .30 )× 10 6/kg(中位数 5 .82× 10 6/kg)。预处理方案 :9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 +环磷酰胺 (CTX) +依托泊甙 (VP16 ) ,3例采用TBI +CTX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 +短程甲氨喋呤 (MTX)方案。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中位数 14.5天 (142 3天 ) ,血小板 >2 0× 10 9/L中位数 16天 ;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 3例 (2 5 % ) ;慢性GVHD共 5例 ,其中局限性 3例 ,广泛性 2例 ;死亡 3例 ,2例死于感染 ,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中位随访 6个月 ,存活 9例。Allo 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比异基因骨髓移植高 ,但慢性GVHD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肺结核病变的基础上继发其它细菌感染国内文献报告不多.现就512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继发肺部感染63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63例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16~67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3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9例.持续低热5例,中热20例,高热11例,午后发热6例,不规则热型10例,体温正常11例.血常规:WBC10.O×10~9/L~15.0×10~9/L38例,15.1×10~9/L~20.0×10~9/L10例,≥20.1×10~9/L8例,正常7例,N<70%7例,71%~80%16例,≥81%~90%35例,>91%5例.18例痰普通培养5例有枸橼酸杆菌生长,3例痰涂片查出霉菌,15例血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经验。方法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 6 1例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2 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4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17例。结果 AML ,ALL ,NHL组的 3年及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6 3.2± 10 .6 ) % ,(5 4.6±10 .3) % ;(32 .8± 12 .5 ) % ,(15 .4± 12 .4) % ;(75 .4± 11.3) % ,(73.2± 11.5 ) %。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 ,WBC恢复至 >0 .5× 10 9/L时中位天数 +12 .0d ,WBC >1.5× 10 9/L时中位天数 +14.0d。PLT最低降至 <30× 10 9/L者当恢复 >30× 10 9/L时的中位天数 +17.5d。全部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零。 6 1例中至今死亡 14例 ,皆死于复发 ,主要为ALL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发热、肝功能受损最常见。结论 APBSCT联合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10.
~(89)Sr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体重静脉注射89Sr 1.48~ 2 .2 2MBq/kg。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72例 ,总有效率为83 72 % ;治疗后骨显像有 5 9.30 % (5 1例 )骨转移灶代谢减低 ,治疗前后ROI比值比较 ,P <0 .0 5。治疗后有 2 7.90 % (2 4例 )出现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反应 ,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 89Sr对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瘤疼痛有较好疗效 ,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副作用小 ,可重复用药。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应用G CSF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 2 0 0 3年 11月至 2 0 0 4年 8月收治的 4 5例AMI患者 ,入院后在常规AMI治疗 (药物与介入治疗 )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G CSF ,30 0~ 6 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然后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进一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行外周血WBC计数检查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并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心绞痛或心衰加重等并发症发生 ,及一些少见的并发症 :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结果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量分别为 (8.4 2± 2 .5 9)× 10 9 L、(31.2 8± 8.34)× 10 9 L、(35 .2 4± 9.38)× 10 9 L、(37.0 3± 13.0 7)× 10 9 L、(35 .34± 14 .6 8)× 10 9 L、(2 0 .35± 9.2 2 )× 10 9 L ;CD34+ 量分别为 (14 .89± 11.4 6 )× 10 6 、(6 7.78± 5 0 .88)× 10 6 、(12 4 .79± 136 .13)× 10 6 、(2 0 8.92± 2 0 6 .97)× 10 6 、(2 0 6 .10± 184 .5 7)× 10 6 、(6 6 .6 3± 5 6 .5 6 )× 10  相似文献   

12.
局部放疗联合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局部放疗配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放,分析单纯放疗单纯核素^89Sr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副作用。方法观察60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局部放疗(A组),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给予吸收剂量30—60Gy,2—4周,局部放疗+^89Sr治疗(B组),单纯^89Sr治疗(C组)放射性核素^89Sr静脉内注射3—4mCi。结果治疗后B组骨痛缓解,原发灶改善明显好于A、C组;新增疼痛部位及转移灶均少于A、C组(P〈0.05)。治疗后血液学的毒性3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放疗配合^89Sr治疗骨转移癌有较好的疗效,提示对单发性骨转移患者的压痛明显部位给予局部外照射止痛效果明显,对多发骨转移且病灶相距较近的给予放疗联合^89Sr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对全身性多发性骨转移者采用单纯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对于止痛和控制骨转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名高  彭小斌 《人民军医》2000,43(3):168-168
1992年 3月~ 1 997年 8月 ,我们应用化疗药物盐酸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皮肤血管瘤 3 6例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3 6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1 2例 ,女 2 4例 ;年龄 3 0d~ 3 2岁 ,<6个月 1 5例 ,7~ 2 4个月8例 ,2~ 5岁 5例 ,>5岁 8例。其中婴幼儿占 77%。病变部位 :头、颈 9例 ,面区 1 2例 ,四肢 9例 ,胸腹区 6例 ;病变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 2 1例 ,草莓状 9例 ,混合型 6例。瘤体面积 1 0cm× 1 5cm~ 1 5cm× 3 0cm。1例最大血管瘤侵犯左上肢及前上胸的大部皮肤。另1例头顶部皮肤血管瘤术后 1个…  相似文献   

14.
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感染致血小板减少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男 91岁。咳嗽、咳痰、发热 1d。查体 :体温 38 6℃ ,左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血常规 :WBC 17 3× 10 9/L ,N0 812 ,L 0 99,PC 6 8 7× 10 9/L ;胸片示 :左下肺感染 ;痰培养 :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出现咳嗽发热前半个月血小板 14 6× 10 9/L。既往有脑梗塞后遗症病史 ,长期卧床。诊断 :(1)左下肺炎 ,(2 )脑梗塞后遗症。给予抗生素治疗 10d后 ,患者咳嗽、发热症状消失 ,复查血常规 :WBC 7 4× 10 9/L、N0 5 92 ,L 0 2 4 2 ,PC 10 9× 10 9/L ,复查胸片左下肺感染已吸收。例 2 ,男 76岁。咳嗽 3d ,发热 1d。查体 :体温 38 3℃ ,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组(A组)25例,年龄46~87岁,中位年龄66岁;单独给予唑来膦酸治疗组(B组)25例,年龄43~89岁,中位年龄65岁;单独给予89Sr治疗组(C组)24例,年龄47~85岁,中位年龄66岁。其中,B组和C组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骨骼疼痛缓解情况和骨转移病灶数目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治疗后,A组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8.0%,B组和C组分别为72.0%和79.2%,A组疼痛缓解情况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9,P < 0.05)。A组骨转移病灶好转率为88.0%,B组和C组分别为44.0%和75.0%,A组病灶好转情况分别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6,P < 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较单独给药具有更好的缓解疼痛作用,89Sr治疗可有效减少骨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用 89Sr-氯化物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能否降低患者血清中粘附分子 E-选择素 (E- Selectin)水平。方法 :治疗组 2 5例均确诊为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 ,其中 2 0例给予 89Sr-氯化物 (16 6 .6± 11.1MBq)治疗一次 ,其余 5例在首次治疗后 10个月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的 89Sr-氯化物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后 2个月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另选 10名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 89Sr-氯化物治疗前及治疗后每 2个月取血清一次至第 10个月 ,接受二次治疗的患者取至第 14个月。检测血清中 E-选择素及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水平 ,进行统计分析。结…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8例用~(32)P治疗本病的经验.其中4例在发生出血后而诊断,余下者是述不明原因的疲乏、不适后经查血偶然发现而确诊.静脉给~(32)P为111~222M Bq(3~6mCi),平均157.25MBq(4.25mCi).血小板计数在治疗后头三个月每月查一次,此后间隔三个月一次.治疗前血小板平均值为1100×10~9/L,首次注入~(32)P后最低值为550×10~9/L.8例中5例后来需给~(32)P以维持血小板计数<600×10~9/L.在第二次注入后血小板下降率未发现有何差别.2例需多次注入~(32)P,但后来每次注射其血小板下降率未减少.3例在多次注射后因持续性血小板增高而需化疗,无临床或血液学方面的特性改变,仅1例在诊断本病后3年发生非特异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 ,5 7岁 ,因乏力、腹泻、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年于 2 0 0 3- 0 8就诊 ,病程中伴盗汗、消瘦 ,曾抗痨治疗 3个月 ,症状无减轻。就诊时查体 :消瘦体质 ,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花生米至豌豆大小 ,质硬、无压痛 ,无粘连、活动度好。心肺 (- ) ,肝脏无肿大 ,脾脏肿大肋下 2 .0cm ,肠鸣音活跃。血常规 :WBC :16 .30× 10 9/L ,N :3.2× 10 9/L ,L :11.5×10 9/L ,M :1.6× 10 9/L ,RBC :3.84× 10 12 /L ,Hb :12 6g/L ,PLT :6 1× 10 9/L。腹部超声及腹腔CT扫描见 :脾脏肿大 ,腹腔淋巴结肿大 ,最大直径 1.3cm× 1.3cm。…  相似文献   

19.
我院收治 1例因股动脉、股静脉那断裂伤而导致出血性休克患者 ,通过积极合理的输血治疗 ,使其顺利完成急救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人 ,男 ,18岁 ,身体健康 ,无输血史。患者因左大腿中段锐器贯通伤合并中段动脉、静脉完全不规则断裂伤致失血性休克而入本院骨科急救。体检 :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左小腿感觉消失 ,失血约 30 0 0ml,血压 5 6 /4 5mmHg(1mmHg =0 1333kPa) ,脉搏 16 0次 /min。血常规 :RBC 2 .0 5× 10 12 /L ,Hb76 g/L ,WBC 6 .4× 10 9/L ,HCT0 2 17,PLT 182× 10 9/L。院内急救除加压止…  相似文献   

20.
沈观印  刘双根 《武警医学》2002,13(10):630-630
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中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手段。自1993年以来 ,我们选择了最常见、多发的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及少精子弱精子症 ,采用物理学治疗、药物治疗和生育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系统的临床治疗观察 ,取得了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5 6例患者初诊年龄 2 2~ 5 5岁 ,平均年龄31 8岁 ;不育年限 2~ 18a ,平均不育年限 5 8a。精子数 <2 0× 10 9/L、活动率 >6 0 %、活动力 (a级 +b级 ) >5 0 % ,诊断为少精子症 ,共 76例 ;精子数 >2 0× 10 9/L、活动率 <6 0 %、活动力 (a级 +b级 ) <5 0 % ,诊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