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6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2%,对照组为22.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所收治的继发性癫痫患者中选取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纯卡马西平、单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总有效率(93.0%)明显比另2组(76.0%和86.0%)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对比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5例早期癫痫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B组给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C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治疗C组、B组和A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0.0%和66.7%,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C组、B组和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20.0%和23.3%,差异并不显著,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期癫痫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效果极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所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在诊疗脑炎后癫痫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炎后癫痫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各7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卡马西平组治疗总有效率94.37%与丙戊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4)
目的:为有效治疗脑炎引发的继发性癫痫,临床探究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脑炎继发癫痫入院治疗的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包括单一组、联合组,每组48例。单一组仅使用丙戊酸钠,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卡马西平以及托吡酯,观察症状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发病次数。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1.7%,单一组仅为79.2%,联合组较单一组疗效好,P0.05;治疗前两组癫痫发病次数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病次数均有明显减少,且联合组较单一组发病次数少,P0.05。结论:临床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患者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用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并分析丙戊酸单用及联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结果180例服用丙戊酸的患儿总有效率为78.33%,而39例丙戊酸合用卡马西平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8%。结论丙戊酸与卡马西平联用较单用丙戊酸疗效好,因此,在单用丙戊酸或卡马西平不能有效控制的患儿可以考虑两者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9,(24)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抽取69例,按照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B、C组,均23例。A组采用卡马西平、B组采用托吡酯、C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托吡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组间比较结果 P<0.05。结论在脑炎继发癫痫治疗中,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应用托吡酯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已确诊为癫痫的30例患者(卡马西平组15例、丙戊酸钠组15例)的血脂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1)血脂浓度与癫痫本身无相关性;2)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和脂蛋白(a)明显增高(P〈0.05)。结论长期抗癫痫药治疗能使血脂浓度增高,需监测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安全评价。方法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分别口服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以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组最低,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托吡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仅为10.0%,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脑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旗鼓相当,但是托吡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因此托吡酯更加适用于癫痫的临床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儿童癫痫患者采取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难治性癫痫患者107例,根据癫痫分型进行分组,其中部分发作型(PS)44例,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型(SGS)31例,全面发作型(GS)24例,Lennox Gastaut综合征(LGS)8例,均给予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SGS患者临床完全控制率最高,而LGS型患者临床控制率最低;GS患者临床恶化率最高;LGS患者总有效率最高,其次是SGS患者,PS和GS患者有效率相对较低.经过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患者月平均发作频次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14例(13.08%)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未予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不同类型的小儿难治性癫痫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韩敬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2)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3.
尚凤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4):540-542
目的 探讨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7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应用托吡酯进行治疗,B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C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A组托吡酯总有效率为83.3%,B组丙戊酸钠总有效率为79.2%,C组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1.3%,C组与A、B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感觉异常、嗜睡以及体制变化等,但组间差异小(P> 0.05).结论 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突出,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且不良反应无增加,患儿耐受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改善脑血液循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癫痫发作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2):1748-1750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7例,根据癫痫类型分为部分发作型(PS)组(52例)、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SGS)组(37例)、全面性发作(GS)组(28例)和Lennox Gastaut综合征(LGS)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SGS组完全控制率为35.14%,明显高于其他3组(P< 0.05);LGS组全控制率最低,为0.00%.SGS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86%,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LGS组治疗总有效率最低,为30.00%.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发作频次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不同类型儿童癫痫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均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其中以SGS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年龄≤60岁)的56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癫痫控制情况、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转归,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561例使用丙戊酸钠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神经系统24例(40.67%),消化系统17例(28.81%),皮肤及皮下组织7例(11.87%);罕见不良反应:听力下降,小便控制不佳各1例(3.3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皮坏死松解症和严重肝中毒各1例(3.39%)。经过调整剂量、换药、停药及支持对症治疗,59例不良反应患者中,除2例头发变白未恢复,2例严重不良反应(肝中毒和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康复,3例脱发患者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年龄 < 10岁的儿童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特异性体质是丙戊酸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都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拉莫三嗪。记录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复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6.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脑电图有痫样放电及累及导联数减少,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皮疹、感觉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癫痫症状的消失,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托毗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婴儿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婴儿痉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丙戊酸钠口服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脑电图改善情况(90.0%)均优于对照组的(70.0%和60.0%)(x2=4.32,4.80,均P〈0.05).结论 托吡酯添加治疗婴儿痉挛症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8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8周,研究组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躁狂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探讨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并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血药浓度在50~100 mg·L-1的患者其癫痫症状控制较好,低于 50 mg·L-1者癫痫症状控制较差,超过 100 mg·L-1则容易出现副作用.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相对平稳,但仍有一定的个体差异,需进行必要的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