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促进医学专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本研究通过调查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现状,提出加强医专教师了解通识教育并重视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和提高通识教育的可接受性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面临着诸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外本土中医教学资源兴起、教育服务质量不高等挑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进行问...  相似文献   

3.
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进行中医教育,对于推广中医药国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合理设置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中医课程,分析留学生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中医授课,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四个方面探讨了适合西医院校临床专业留学生中医教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理念的发展及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出发,论述通识教育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开展通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世界通识教育发展概况和中医药院校的特征,阐述通识教育和医学人文相结合提升学生素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的价值和优势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人士的重视和认可。中医院校的留学生人数已逐年增加,中医学已经成为西医院校外国留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对外传播。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后,短时间内汉语水平很难迅速提高,因此必须采用英语教学。如何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留学生教学的重要问题。笔者曾在中国医科大学担任印度留学生班的中医教学任务,现将近年来中医英语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行业特色型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对中医药行业特色通识教育的认识,以及基于此认识的行业特色型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是其主要的实施载体,具有通识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以《教你如何“看”中医》为例,探讨“导入-分解-整合”(IDI)教学模式用于中医类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模式能有效整合学生的“碎片化”知识,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实施效果明显。最后从师资结构、课程难度、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了课程的实施体会,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类通识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旨在纠正中医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熏陶、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弊病,为我们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通识教育的实施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建设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经典名著课程、隐性课程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9.
高等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学科专业相对单纯的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困难重重。文章在对通识教育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的实践体会,从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融入于专业课中的通识教育、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等方面探讨了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办法与途径,介绍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如何使他们通过预科阶段的学习,汉语水平达到进入中医药专业的要求,这是中医院校预科汉语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医院校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整体观念"来指导预科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中医药专业预科汉语教学体系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河北最早的省级西医脱产学习中医教育机构,1958年并入河北中医学院,成为该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第一期学生。西医学习中医教育为中医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是西医学习中医规范教育的积极探索,成功培养了刘文明、李化民、舒敬宗等西学中人才。通过搜集史料,辑录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习中医班资料,研究其教学模式,为中医教育发展探索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传统中医师承师徒的人文素质和传承方式,结合现代中医大学教育现状,探索更适合中医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方法]首先结合当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继而从中医与传统文化之相承关系、老中医成才经验、社会卫生需求、中医自身学科发展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医教育一种新的发展之路.[结果]分析出现代中医教育培养模式存在3种亟待弥补的问题:一是割裂了中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忽略了中医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培养方式.三是忽略了中医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社会的功能.[结论]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人才之培养在结合现代设施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应充分吸收几千年来中医本有的传承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解放后由河北省卫生厅设立的河北最早的省级中医教育机构,创建至今近七十载。1958年并入河北中医学院,为河北中医学院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对河北中医学院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为京津冀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其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查证史料,搜集实物资料,查阅降金鑑、郭宪民、邓文礼、孙达三、李秀夫等学员保留的教材、笔记等相关资料,对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概况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紧密。由于双语教学的实施有可能会造成的文化遗失问题而使人们对高等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产生了质疑。本文就双语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医药发展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肯定了只要合理认识与开展双语教学,实现时代创新与秉承传统的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中医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提高西医院校学生的中医学教学质量,除一般的教学规律外,尤其要重视中医的思维特色,并在教学中,引入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互补与渗透,以培养具有中西医双重知识结构的人才,推进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剑虹 《中国病案》2012,13(4):72-73
在西医高等院校开展中医教学,能使学生们在熟悉中医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的同时,也了解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教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即由生物医学为主导的西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中医以取象比类为代表的朴素的思维模式。要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将深奥的理论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中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集中表现为“中医文化失语症”,其中教与学的输入和产出驱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英语畅谈中医文化》中设计“中医文化”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依照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开展实践研究,证明应用该模式使中医ESP课程的教与学有效融入了“民族情感”与“国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文化产出能力,发挥了外语教学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如何训练学生中医思维,一直是个难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制约着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很难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而基于网络课堂的E+教学模式则打破了这种局限,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中医特有的思维特点,通过对传统教学摸式的分析,探讨基于网络课堂的E+教学模式对中医思维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首届"中医社杯"华东地区大学生中医学科竞赛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了本次中医学科竞赛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阐述了中医学科竞赛在中医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人文精神培养与中医院校文化特色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是中医药博大精深之所在,因此,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院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强化中医人文精神培养,将其融入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