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AIDS)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对上海市静安区MSM中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AIDS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特征、身体状况等信息,并随访其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结果共有207例MSM中新发现的HIV感染者纳入研究,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率为53.1%(110例),计数均值为(342.0±183.2)个/μL,其中≤350个/μL者占52.7%(10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值比(OR)=3.90,95%可信区间(CI):1.41~10.83]、有固定性伴者(OR=2.20,95%CI:1.18~4.11)、能自理者(OR=3.05,95%CI:1.02~9.15)、样本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OR=1.83,95%CI:1.02~3.25)的感染者,更倾向于及时进行首次CD4细胞检测。结论静安区MSM中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检测不及时率和诊断延迟比例相对较高,应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检测及时率,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进而预防HIV在MSM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2013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HIV感染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免疫状况、流行情况、发病现状及变化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标记,使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估艾滋病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结果2008─2013年巴州地区HIV感染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3 781例,库尔勒市最多占67.02%;以维吾尔族为主、占72.20%,21岁~组和31岁~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7.66%,36.82%,男性高于女性,已婚者占52.84%,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 mm31 065例、占28.17%,350~499/mm31 124例、占29.73%,200~349/mm31 048例、占27.72%,200/mm3544例、占14.38%。结论艾滋病的防治需要多部门合作,综合防治;建议在大力禁毒以防治艾滋病的同时,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入户宣传率,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行为干预,巴州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转入治疗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近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时动态反映广西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模式,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匹配新发现报告病例的既往HIV抗体检测记录,甄别新近感染病例,面对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了解人口学基本特征、高危行为史、传播来源、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等。结果调查的219例新近感染病例中,男性占66.7%,20~59岁年龄组占77.2%,汉族占68.0%,已婚有配偶者占50.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0.3%,农民占57.1%;异性性传播占71.7%,同性性传播占27.9%。97.7%的新近感染病例报告了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中位数为334个/mm~3,其中200~349个/mm~3占35.5%,200个/mm~3占19.2%。结论广西新近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近年来新报告病例特征基本一致,但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或许已经成为新发感染的主要人群,亟待加强针对性防控。部分新近感染者CD4细胞水平下降快,是否为快速进展型有待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数(CD4/CD8比值)恢复的影响因素,为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德宏州治疗库数据为材料,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HIV感染者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HIV感染者CD4/CD8比值恢复的因素。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2 610例,年龄中位数为42岁[四分位距(IQR),35~50];其中男性为1 390人(53.3%);新发感染状态已知的为2 039例;确诊至治疗间隔中位数为21周(IQR,2~183);CD4细胞基线、CD8细胞基线和CD4/CD8比值基线中位数分别为245个/μL(IQR,131~366)、895个/μL(IQR,595~1 260)和0.25(IQR,0.15~0.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发感染状态、基线CD4细胞、CD8细胞、确诊至抗病毒治疗间隔和性别是影响HIV感染者CD4/CD8比值恢复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CD4/CD8比值的恢复较CD4细胞数的增加需要更长的时间,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HIV感染者CD4/CD8比值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新发现现住该区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以及检测的及时性。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共新发现现住朝阳区的HIV/AIDS病例1325例,其中93.3%接受了CD4细胞检测,其中及时(在7日内)接受CD4细胞检测的占42.2%。2012至2014年,新发现现住朝阳区HIV/AIDS病例及时接受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不断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间、户籍为外区外省以及在职或在读,是影响及时进行CD4细胞检测的因素。另外,及时接受CD4细胞检测的新发现HIV感染者中,AIDS的诊断比例较高。结论一旦查出HIV阳性,动员其立即接受CD4细胞检测,对于艾滋病的及时临床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应针对非户籍人口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力度,并提供更为灵活的CD4细胞检测时间,以提高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检测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唐山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晚发现情况,以减少晚发现导致的相关死亡和传播风险,对唐山市新报告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2015年,唐山市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且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时间与确诊HIV感染时间间隔3个月。共入选589例。1.2方法将晚发现定义为新报告即为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状况、预测疾病进程并提供可靠的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EPICS-XL流式细胞仪对2012年克州160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 160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K3EDTA抗凝全血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mm3有41份,占25.6%;350~499/mm343份,占26.9%;200~349/mm344份,占27.5%;<200/mm332份,占20.0%;≤350/mm376份,占47.5%;41例患者为艾滋病临床Ⅰ-B期,占25.6%,属无免疫抑制;43例为艾滋病临床Ⅱ-A期,占26.9%,有轻度免疫抑制;44例为艾滋病临床Ⅱ-B期,占27.5%,有中度免疫抑制;32例为艾滋病临床Ⅲ期(HIV感染晚期/艾滋病期),占20.0%,有重度免疫抑制;有47.5%的HIV感染者达到了抗病毒治疗标准。结论 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临床分期和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指标;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受检的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异常,均低于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市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2013年新发现的2311例HIV/AIDS病人中,92.6%(2141例)在当年接受了首次CD4细胞检测。接受了首次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36.9%的人是在病例报告后7天以上进行的,CD4细胞计数平均值为382个/μL;42.3%的人首次CD4细胞计数≤350个/μL。样本来源为性病门诊、自愿咨询检测(VCT)、术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的个案。首次CD4细胞检测的不及时率以及晚发现比例均较高。结论有针对性的提高新发现HIV/AIDS病人的CD4细胞检测的及时性,完善CD4细胞检测机制与合理分布检测设备,以保证符合抗病毒治疗要求的病人及时转介并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2012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病毒(HIV)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检测水平和HIV感染确诊后的导医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市CDC VCT门诊点MSM的HIV检测和HIV感染确诊后导医情况等相关数据,并按月份整理。删除重复检测者和既往阳性者后,收集新确诊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HIV感染确诊后CD4细胞水平和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相关性。结果2012年,北京市CDC VCT门诊总共检测HIV和梅毒1639人次,其中52.9%(867/1639)是MSM,142例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4.9%(7/142)是现患梅毒,12.7%(18/142)是既往梅毒患者。90.1%(128/142)的新发现HIV感染者已进行了阳性告知,85.2%(121/142)检测了CD4细胞计数,48.8%(59/121)的CD4细胞计数350个/μL。在121名接受了CD4细胞检测的MSM中,15名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MSM开始了治疗;在40名CD4细胞计数为200~350个/μL的MSM中,有30人(75.0%)开始了治疗。结论 2012年,北京市MSM中新发现HIV感染的人数依然在增加,HIV阳性MSM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依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静安区自首次报告(1995年)至2015年确诊和管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信息,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HIV感染的病死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例HIV感染者共随访36 0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0[四分位数间距(IQR):18-54)]个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68.0%。67例感染者在随访期间内死亡,病死率为2.23/100人年;其中已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0.63/100人年,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死率为8.15/100人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动检测[危险系数(HR)=2.968,95%可信区间(CI):1.545~5.700]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结果200个/μL(HR=17.016,95%CI:7.638~37.910)的感染者死亡风险高,而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063,95%CI:0.034~0.117)的感染者死亡风险低。结论该研究中HIV感染者的病死率处于较低水平。确诊时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的生存状况意义重大,应采取更积极措施推广患者的早发现和"确诊后立即治疗的"策略,以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连续接受中医药治疗60个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收集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4-2011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病人565例,对6个时间点(治疗0、12、24、36、48、60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分层分析(≤200个/mm3、201~350个/mm3、351~500个/mm3、〉500个/mm3)比较。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以西药抗病毒治疗为主,中医药为辅,中西医组占90.90%(100/110),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每年上升约6个/mm3;中医组占9.09%(10/110),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7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201~35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80.73%(155/192),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3个/mm3;中西医组占19.27%(371/192),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下降约2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351~50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92.19%(118/128),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3个/mm3;中西医组占15.63%(20/128),平均每年上升约8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mm3以中医药治疗为主,中医组占92.00%(115/125),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4个/mm3;中西医组占8.00%(10/125),CD4T淋巴细胞平均每年上升约14个/mm3。结论长期服用中医药可使CD4T淋巴细胞保持稳定或者延缓其下降速度,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唐山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促进医疗机构艾滋病病人规范、有效的治疗,对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唐山市首次接受国家免费ART,且基线CD4细胞计数和治疗1年后CD4细胞计数均有记录的HIV感染者。治疗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情况,为提高CD4细胞检测及时性,推动及早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使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HIV感染者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444 698例。在14天内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从2012年的49.2%(31 229/63 490)升高到2016年的60.0%(692 251/115 346)(趋势χ~2=2 483.0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男性、未婚、离异或丧偶、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注射吸毒、来源于医疗机构、羁押场所检测和献血员体检的HIV感染者及时检测比例较低。2012—2016年,诊断一年内进行了CD4细胞检测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检测结果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下降(趋势χ~2=254.088,P〈0.001)。高年龄组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低于350个/μL的比例更高。结论新报告HIV感染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逐年提高,CD4细胞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降低。随访管理工作中,针对年龄较大、注射吸毒传播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应加强咨询、促进及早CD4细胞检测,有助于帮助其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配偶HIV抗体检测及随访HIV抗体阳转情况。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病例报告信息和随访信息,采用SPSS分析2010-2012年中山市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人的配偶检测及随访情况,随访信息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结果 213例已婚HIV/AIDS病人被纳入分析,175例(82.2%)的配偶接受过HIV检测,其中41.1%(72/175)的配偶首次检出HIV抗体阳性。女性病例配偶的HIV抗体阳性率是男性病例配偶抗体阳性率的2.31倍[相对危险度(RR)=2.31,95%可信区间(CI):1.62~3.3]。文化程度越高,配偶HIV抗体阳性率越低(趋势χ2=5.73,P=0.02)。配偶接受HIV抗体检测的HIV/AIDS病人中,100例在确诊后2个月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其中47例200个/μL,26例200~349个/μL;CD4细胞350个/μL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CD4细胞≥350个/μL病例配偶的2.28倍(RR=2.28,95%CI:1.09~4.79)。配偶首次检测HIV抗体阴性的103例HIV/AIDS病人中,68例(66.0%)的配偶完成随访≥1次,合计随访81.8人年,其中1例出现阳转,阳转率为1.22/100人年(95%CI:0~3.6/100人年)。结论中山市发现已婚HIV/AIDS病人,配偶首次检测HIV阳性率高。今后工作应促进病例早发现,提高配偶HIV检测率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PITC)工作成效,为进一步完善低流行地区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白银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报表,及感染者CD4实验室检测报告,描述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16—2018年白银市白银区医疗卫生机构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为6.74%,9.01%和10.22%,呈逐年增长趋势(趋势χ~2=24.190,P0.05);全区医疗机构门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血站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2016年(χ~2=5.277)、2017年(χ~2=4.566)和2018年(χ~2=9.357)均高于医疗机构住院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卫生机构HIV抗体检测率以乡级最高(15.519%)、县级和专科医院最低(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96,P0.05);自愿咨询检测(0.913%)和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0.203%)HIV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83,P0.05);新发现HIV感染者/病人首次CD4细胞计数均值为(263.36±194.44)个/μl;其中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占44.57%,≥500个/μl占11.96%。结论 PITC是以市(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前线、以门诊为重点,开展艾滋病扩大检测并早发现病例的有效方法;应该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PITC积极性,并结合国家艾滋病早发现相关策略继续推行扩大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甘肃省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治疗人群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SPSS 19.0描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CD4细胞在治疗后5年内不同时间点上的分布情况,使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拟合CD4细胞计数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选取103例HIV/AIDS病人,男性占67.96%,女性占32.04%;治疗开始年龄以21~50岁为主,占86.41%;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8.93%。开始治疗前病人CD4细胞中位数为156个/μL,治疗1、2、3、4、5年后,CD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290个/μL、309个/μL、344个/μL、347个/μL、525个/μL。CD4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和开始治疗时CD4细胞水平正相关;性别和治疗开始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经男男性行为和血液途径感染的艾滋病病人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肃省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在5年内CD4细胞计数有上升趋势,男男性行为感染者的治疗效果较经血液感染者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艾滋病病人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免疫状况,为判断艾滋病病人病程、预测临床进展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平台法,检测HIV/AIDS病人外周静脉血液CD4~+T淋巴细胞并分析结果。结果 2018年定西市共检测340例HIV/AIDS病人外周静脉血液标本,新发现病人CD4~+T淋巴细胞数最少29个/μl、最多676个/μl,≤200个/μl病人数最多、占35.09%,500个/μl病人数最少、占10.53%;既往病人CD4~+T淋巴细胞数最少12个/μl、最多1 375个/μl;接受治疗的病人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构成比从18.37%降至7.76%(χ~2=12.149),351~500个/μl的构成比从46.53%降至23.26%(χ~2=29.185),500个/μl的构成比从7.34%增至45.31%(χ~2=9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受治疗的病人首末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数≤200个/μl的构成比从2.63%增至15.79%(χ~2=3.934),201~350个/μl的构成比从7.90%增至28.95%(χ~2=5.604),500个/μl的构成比从50.00%降至18.42%(χ~2=8.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西市部分HIV/AIDS病人发现较晚、免疫力较低,但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加大力度追踪随访CD4~+T淋巴细胞未检测或检测不及时的病人,动员其尽早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给临床工作者提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指南的决策依据,系统地查阅相关文献,以评估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500个/mm3(早期治疗)与<500个/mm3(延迟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之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在PubMed、WebofScience、EMBASE内系统地检索2000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效果。方法收集玉溪市2005—2016年的ART信息库中随访记录,历史卡片和治疗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年龄病人病毒学治疗效果、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变化及一年内死亡情况。结果 1 930例接受了ART的病人中,218例(11.3%)病毒学治疗失败,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治疗基线CD4细胞层次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CD4细胞上升速率中位数由13.9个/μL/月下降至6.2个/μL/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6.080,P0.001);不同治疗时基线CD4细胞分层分析发现,治疗时基线200个/μL组和200~350个/μL组不同年龄段CD4细胞上升速率中位数为12.7~18.8个/μL/月之间和1.5~16.8个/μL/月之间,组间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H=13.575和9.133,P均0.05),治疗时基线CD4细胞351~500个/μL和500个/μL组不同年龄段CD4细胞变化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171和3.110,P=0.067和0.157); ART后一年内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者占2.8%(54/1 930),其治疗时基线CD4细胞均200个/μL,其中18~29岁者治疗后一年内死亡率1.7%(7/412),30~39岁者死亡率1.5%(10/650),40~49岁者死亡率3.4%(16/476),≥50岁者死亡率5.4%(2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16,P0.001)。结论年龄不影响ART后病毒学疗效,但是年龄越大CD4细胞恢复越差,一年内死亡率越高,针对≥50岁感染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佑安医院门诊近年确诊的所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未成年感染者的构成比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新确诊的18岁HIV/AIDS病人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居住地、可疑传播途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等信息,并追踪记录病人是否在诊断半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结果共收集确诊18岁HIV/AIDS病人35例,占确诊感染者总数的2.1%(35/1676),均为男性,年龄7~18岁。其中15~18岁病人为33例(占94.3%),学生22例(占62.9%)。2012-2014年确诊人数分别占当年确诊病人总数的1.8%(8/441)、1.6%(9/552)和2.5%(17/683)。性途径感染32例(91.4%)中,同性性传播28例(80.0%)。17例进行了基线CD4细胞检测,CD4细胞中位数为312个/μL(217~800个/μL),7例(41.2%)基线CD4细胞数350个/μL。所有HIV/AIDS病人均因自愿咨询检测和体检发现,有37.1%例(13/35)在半年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结论佑安医院近年确诊的HIV/AIDS病人中,未成年人比例有增长趋势,主要是性传播,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宣传,及早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