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迪  李钧  侯兵乔  牛俊博  汲晨锋 《中草药》2023,54(13):4346-4358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显著,具有多角度、多机制协同作用的特点,可避免产生耐药性,是具有极大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抗肿瘤天然药物新领域。通过对TME中的免疫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进行综述,系统地阐述了各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中药多糖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抗肿瘤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和耐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药主要通过干预卵巢癌TME中的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外泌体等,实现对卵巢癌TME的重塑,达到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目的。今后应加强中药对卵巢癌TME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外泌体等组分的研究,并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深入研究中药在卵巢癌TME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4.
肿瘤微环境(TME)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等组分共同构成的.研究证实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靶向TME,改善TME,如清热解毒类中药、补益类中药、理气活血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调节TME中不同成分,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得性、实验模型太过理想化...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肿瘤微环境密不可分.中药通过对微环境中各类免疫细胞的调节,能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抗肿瘤作用,如加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降低调节性T细胞、肿瘤相关树突细胞等细胞的免疫抑制细胞作用,从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雄  杨明  李翔  张婧  刘骏 《中草药》2021,52(14):4398-4409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特殊内在环境,分为非免疫和免疫微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中药单体成分能够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来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包括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抑制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的转导、阻止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极化、调节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成纤...  相似文献   

7.
程海波  沈政洁  孙东东  周芷若  沈卫星 《中医杂志》2014,(15):1343-1346,1350
现代医学对肿瘤的防治已从直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逐步转向对肿瘤微环境的干预。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干预已成为研究热点。根据中药功效类别,分别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湿、以毒攻毒、扶正培本角度述评各类临床常用抗肿瘤中药干预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熙  张莹雯 《环球中医药》2022,15(2):357-362
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细胞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针对肿瘤微环境进行干预的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医学独特的整体观念与肿瘤微环境的概念有着相通之处,中医药改善肿瘤微环境疗效确切,其理论基础及现代机制已有诸多探索研究.因此,笔者对近年来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认识及干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  相似文献   

9.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病变部位和附近的血管、淋巴、神经、非恶性细胞及其代谢物等,肿瘤微环境与癌细胞相互作用,并促进癌症的进展。癌细胞快速增殖增加耗氧量或实体瘤内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氧气供养量减少,形成缺氧微环境。缺氧微环境的存在是局部晚期实体瘤的典型病理生理特征,广泛存在于人类各类恶性肿瘤中,是肿瘤微环境的标志,也是乳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其形成和发展与乳腺癌的生长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研究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药有效单体与复方以其多通路、多靶点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调节乳腺癌的缺氧微环境,通过抑制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诱导凋亡、逆转其耐药性、干预缺氧环境下乳腺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和抑制其血管生成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该文先总结并论述缺氧微环境通过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耐药、免疫功能、代谢重编程、非编码RNA、铁死亡和自噬的作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再基于中药有效单体与中药复方这两种用药模式,阐释其靶向缺氧微环境的调控作用与机制,以期分析与提炼出中药在调控缺氧微环境上的不足与方向,为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倩  陈子怡  贺雨婷  裘生梁 《新中医》2022,54(19):171-176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肿瘤微环境是胃癌细胞发生发展的重要场所,与胃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存在紧密关联。该文系统综述了肿瘤微环境与胃癌细胞增殖的相互作用、中医对胃癌肿瘤微环境的认识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阐述了扶正解毒类中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能量供应、改善营养代谢,调节炎性环境、逆转免疫抑制等途径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胃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周航  邓海滨 《世界中医药》2014,9(11):1549-1553
肿瘤微环境的变化是造成肿瘤恶化、转移、复发的重要因素。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低p H、间质高压、生长因子等因素对其调控,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免疫耐受、促进肿瘤内部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提高疗效。因此,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出发,运用中医药对肿瘤的微环境进行整体调控,可能会为探寻治疗肿瘤的方法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诊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是癌症的死亡率仍然是居高不下,目前学术界已意识到现有治疗思路的不足,逐渐将癌细胞"赶尽杀绝"的观念向与其"和平共处"转变,"带瘤生存"成为肿瘤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理念。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故调控肿瘤微环境,成为了肿瘤治疗的重要新策略。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一群在肿瘤微环境中对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特性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以肿瘤微环境中的MDSCs为作用靶点亦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又由于MDSCs细胞亚群与嗜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表型特征相似而主要可分为粒细胞样-髓源抑制性细胞(G-MDSCs)和单核细胞样-髓源抑制性细胞(M-MDSCs)两大亚型,但此2种亚型是如何区别于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亚型的MDSCs的功能特征又有何不一样,他们又是如何通过不同途径来累积、分化以及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中医药素来擅长调控机体微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医复方及其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抑制MDSCs的募集、扩增及活化,为中医药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MDSCs提供科学依据,但其具体通过何种途径调控何种亚型的MDSCs,目前尚缺乏较深入的机制探究。以往的文献综述的研究重点在MDSCs整体层面,该文将立足于MDSCs的具体亚型,并力求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便在肿瘤微环境中实现更精确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多种激素水平紊乱,慢性轻度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等,基本可分为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3个环节.中药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针灸等疗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R...  相似文献   

14.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是我国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肿瘤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机体的内环境,重塑肿瘤相关微环境。该作用特点与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研究以肿瘤微环境为治疗新靶标的研究策略不谋而合。本文介绍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和作用,并从重塑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细胞和增强肿瘤免疫应答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揭示了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双向性和多靶点机制,为中医药抗肿瘤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增殖速度有关,也与过剩的细胞不能清除到体外直接有关.因此应用药物促使肿瘤启动细胞凋亡程序,就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意义与希望的研究领域.目前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中药诱导细胞凋亡.初步了解其相关机制,能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短暂的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在临床上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加大研究力度。近年来随着对中医干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使用中医干预治疗TIA有单纯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如果治疗不当,反复发作可逐步导致组织破坏、骨侵蚀、关节疼痛和僵硬,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痛风主要目标是终止急性发作、控制血清尿酸及避免复发,虽然在终止急性发作和控制血清尿酸方面效果良好,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血尿酸的良好控制及达标并没有很好的避免痛风的复发。而且对于尿酸盐沉积的清除这个核心问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控制复发等方面往往有独特的疗效,同时还可以避免血尿酸控制的过低而带来的潜在风险,但背后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临床应用和推广。此外,中医药是否可以促进核心问题尿酸盐沉积的溶解清除,还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现就痛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