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并将其分为3组,其中ATP组30例,异搏定组30例,心律平组30例,西地兰组30例。对4组患者分别采用ATP、异搏定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比较4组患者心律转复率及复率时间。结果 ATP组患者心律转复29例(96.7%),复率时间在0.27~1 min;异搏定组患者心律转复25例(83.3%),复率时间在2.4~35 min;心律平组患者心律转复26例(86.7%),复率时间在1.5~35 min;西地平组患者心律转复28例(93.3),复率时间在30~112 min。结论急诊治疗应当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急诊方案,针对不同病状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律转复率,减少复率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亦是内科常见急症,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1]。若能在急诊科终止其发作,可无需住院,因此终止发作是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我科近年急诊治疗PSVT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PSVT  相似文献   

3.
突发心悸是内科急诊常见症状之一,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往往是致心悸的常见原因,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所以,如能在急诊科终止其发作,可不用住院.笔者将自1993年以来应用异搏定,三磷酸腺苷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建华 《河北医药》2001,23(12):956-95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预防其发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困难 ,终止其发作视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本文于 1997~ 2 0 0 0年使用维拉帕米与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 45例PSVT发作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5例门诊病人中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30~ 75岁 ,平均 5 1岁。PSVT发作史 1d~ 2 5年。其中明确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10例 ,冠心病 8例 ,预激综合征 6例 ,肺心病 5例 ,原因不明 16例。PSVT的发作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 ,门诊诊断均为PSVT。随机分为两组 :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对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物理刺激疗法(主要是迷走神经兴奋法)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探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佳方法,并说明各种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总计31例应用ATP静脉通道接三通方法进行治疗;B组总计31例应用异搏定进行治疗;C组总计31例应用心律平进行治疗;D组总计31例应用西地兰进行治疗。然后将四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复律时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A组复律时间最短,D组最长俨〈0.05)。A组复律率最高,B组最低;A组不良反应最多,其他三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各组间复律率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时候,最好依据患者自身状况以及具体疾病情况进行急诊治疗药物的筛选,对我国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6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1例,对比两种药物的有效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转复率高于西地兰(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比西地兰长。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地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8.92±1.84)min少于对照组(16.92±5.84)min;不良反应率10.0%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治疗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柏 《河北医药》2007,29(3):255-25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常见的心律失常,简称室上速,是指室上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上部位的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异搏啶和西地兰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建华 《河北医药》2003,25(11):833-834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异搏啶 (verapamil)和西地兰 (cedilan)之疗效。方法 对门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5例病人静脉给药观察疗效。结果 复律 :异搏啶有效率95 .83 % ,西地兰有效率 85 .71%。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提示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时 ,异搏啶的治疗效果显然高于西地兰 ,但是 ,其副作用也显然多于西地兰 ,应得到临床内科医生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5例,遵照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37)采取普罗帕酮进行急诊治疗,对照组(n=38)则采取三磷酸腺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转律成功率是97.30%,平均转律时间是(0.95±0.39)min,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11%(3/37);对照组转律成功率是78.95%,平均转律时间是(21.06±7.18)min,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6.32%(10/38);两组患者转律成功率、平均转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普罗帕酮进行急诊治疗效果确切,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可作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首选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建华  陈辉  张淑英 《江苏医药》2002,28(8):624-62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是小儿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是属于完全可以治疗、对药物反应良好的儿科常见急症之一 ,但如不及时处理 ,易导致心力衰竭。我们于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急救治疗小儿PSVT 32例 4 6次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2例患儿中男 18例 ,女 14例。最大年龄为 14岁 ,最小年龄 2岁 ,平均年龄 7 6岁。其中 ,先天性心脏病 3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预激综合症 (B型 ) 2例 ,原因不明 2 5例。 32例共发作 4 6次 ,其中 1例发作 6次 ,2例发作 4次 ,3例发作 2次 ,其余 2 6例发作 1次。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 ,病因各异 ,但其发病机制不外三种 :①心脏冲动形成失常 ;②心脏冲动传导失常 ;③心脏冲动形成和传导均失常。这三种机制引起快速、缓慢、规则、不规则以及这些情况同时或交替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1 病因及电生理机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速 ,PSVT)是异位节律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心脏病皆可引起 ,而常见的主要有风心病、心肌炎、甲亢、冠心病、肺心病及预激综合征候群等 ,但也可见于原因不明或健康的青少年[2 ] 。其电生理机制 :①自律性增高 :包括自主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急诊复律时的药物选择。 方法  将 12 6例PSVT者按所有复律药物分为ATP组、心律平组、异搏定组、西地兰组 ,观察其复律时间、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  复律率以ATP( 87 5 % )最高 ,依次为心律平 ( 84 6% )、异搏定 ( 81 8% )、西地兰 ( 71 4% )、复律时间以ATP最快 0 2± 0 12min ,西地兰最慢 12 3± 3 82min ,而副作用ATP最高达 75 %。 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复律首选心律平和异搏定 ,次选ATP和西地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胺碘酮对于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6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治疗的PSVT新生儿病例4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罗帕酮、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等药物积极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转归、心肌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转归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种酶水平均有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新生儿PSVT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门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垣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35-1936
目的:探讨门诊急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接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全部转为窦性心律,4例物理方法终止,17例通过药物终止,复律时间平均约15分钟,其中1例出现心跳骤停,1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结论:门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先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物理方法,药物治疗上首选普罗帕酮静脉推注,同时应注意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突然发作和终止,心室律规则,频率160~220次/min,发作时间较长,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紧急处理。目前常用的治疗措施有药物转复、电转复和根治性射频消融术。本文用ATP治疗36例PSVT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几年使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36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6例PSVT患者中 ,男26例 ,女10例。年龄最大82岁 ,最小16岁。首次发病者24例 ,反复发病者12例。其中发作次数3次以上5例 ,病程最长20余年。已明确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者10例 ,(先心病手术后1例 ,冠心病5例 ,高心病4例 ) ,不明原因26例 ,发作时平均心室率160~260次/分。1 2诊断及治疗 :所有病例均有突然发作明显心跳快、心悸、胸闷 ,部分伴头晕。经心电图确诊 ,并急诊心电监护 ,用50 %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间羟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我科2003~2004年两年间的PSVT15例.经物理刺激迷走神经转律失败后使用间羟胺静滴转复的治疗作用。结果:15例全部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结论:间羟胺通过收缩外周血管使血压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从而减缓心率达到转复PSVT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