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后对妊娠梅毒血清TRUST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妊娠女性进行梅毒筛查,发现妊娠梅毒并进行分期,记录其病史,规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TRUST血清学随访,分析治疗结束后6个月、1年和2年时TRUST状况和滴度。结果配偶TRUST阳性妊娠梅毒患者的TRUST远期(2年)阴转率明显高于配偶TRUST阴性患者(P〈0.01);而TRUST血清学滴度大于1:8的妊娠梅毒患者相对更容易出现血清学阴转(P〈0.01)。结论经规范的驱梅治疗后,TRUST滴度高、配偶梅毒血清学阳性、早期梅毒的妊娠梅毒患者血清TRUST转阴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上发现不少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虽经2-3年的重复规范驱梅治疗,但非特异性梅毒血清仍阳性,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一直维持在较高滴度(1:8~1:32),而且其中部分病人由于种种原因要求生育愿望强烈。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是否会临床复发,是否仍具有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胎传梅毒,目前尚无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复发与神经梅毒之间的关系,同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对梅毒血清复发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对20例符合梅毒血清复发诊断的患者行腰穿抽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分别检测血清复发组、RPR阴转组(20例)和正常人群组(20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以及血清复发组脑脊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在20例血清复发患者中,有5例神经梅毒(25.0%)。血清复发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PR阴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梅毒血清复发的原因之一;梅毒血清复发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进行规范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随访,探讨妊娠梅毒TRUST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妊娠女性进行梅毒筛查,发现妊娠梅毒并进行分期,记录妊娠梅毒患者病史,规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TRUST血清学随访,记录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和2年时TRUST状况和滴度。结果配偶TRUST阳性妊娠梅毒患者的TRUST远期(2年)阴转率高于配偶TRUST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潜伏梅毒的TRUST转阴率明显低于早期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史、发现及治疗的时间和妊娠梅毒患者的血清学转阴间可能没有关系(P>0.05);TRUST滴度≤1∶8患者转阴率明显低于滴度>1∶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规范的驱梅治疗后,TRUST滴度高、配偶梅毒血清学阳性、早期梅毒的妊娠梅毒患者血清TRUST相对容易转阴。  相似文献   

5.
未经治疗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滋病病毒 (HIV)阴性、未经治疗、且无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的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常规及梅毒抗体的检测情况 ,并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6例未经治疗且无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梅毒 (其中二期16例 ,隐性 2 0例 )患者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常规、梅毒暗视野检查、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脑脊液梅毒抗体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 [(RPR)、IgM、梅毒参比试验 (VDRL)、荧光密螺旋体抗体 (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FTA Abs) ]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 36例梅毒患者脑脊液中 ,常规检测发现 2 4例 (6 6 6 7% )蛋白升高 ,11例 (30 6 % )葡萄糖升高 ,未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 ;有 19例 (5 2 78% )梅毒患者脑脊液存在≥ 1种梅毒抗体。其中 6例 (16 7% )VDRL阳性 ,13例 (36 39% )FTA Abs阳性 ,14例 (38 33% )TPHA阳性 ,RPR、IgM、TP PCR及梅毒暗视野检查均阴性 ;二期和隐性梅毒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脑脊液VDRL、FTA Abs、TPPA三种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其脑脊液存在异常 ,这些异常的结果表明部分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XCL13(CXCL13)和白细胞介素-31(IL-31)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价值。方法2015年1 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PLC患者和7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采用酶联兔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XCL13和IL-31,常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计算血清标记物诊断的效能。结果PLC患者血清CXCL13和IL-31水平分别为(194.8±137.7) pg/ml和(24.8±96.9) pg/ml,而健康人血清CXCL13和IL-31水平分别为【(125.6±135.5) pg/ml,P<0.05和(25.2±95.7) pg/ml,P>0.05】;以血清CXCL13水平≥155.1 pg/ml为截断点,其诊断PL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68.6%、100.0%和85.3%,以血清AFP水平≥200.5 μg/L为截断点,其诊断PL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58.6%、97.1%和85.6%,而血清IL-31和ALP-I的诊断效能较低。结论检测血清CXCL13或许能够帮助诊断PLC,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中需采取的生物安全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两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25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首先用TPPA初检,初检阳性者采用RPR复检。随机收集同时期TPPA阴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阳性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在255例TPPA试验阳性患者中,RPR试验复检阳性84例(32.9%),阴性171例(67.1%),其中男性RPR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5.762,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6.854,P0.05),但65岁以上患者RPR复检阳性率显著升高(X2=8.607,P0.01)。TPPA阳性患者中,主动脉相关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392,P0.01),其中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瓣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435,P0.05,X2=5.162,P0.05)。此外,TPPA阳性患者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X2=4.004,P0.05)。而各类疾病RPR阳性与RPR阴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且多为中老年患者。65岁以上患者RPR复检阳性率显著升高。而TPPA阳性患者中,主动脉疾病及心力衰竭患病率显著升高,提示有可能为梅毒所致。临床医生在做有创诊疗时,应作好生物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8.
人感染梅毒后,体内能产生两种抗体,一类是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和IgM),另一类是具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为了解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就健康从业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的初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并对初筛阳性血清滴度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陶立玉 《山东医药》2008,48(29):65-65
为调查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2005~2007年,我们对2 652例手术及输血的老年患者进行TP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对梅毒病例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在进行非特性抗体测定中,发现显性梅毒比隐性梅毒的非特异性抗体下降快,阴转率高,为此笔者将本门诊经正规治疗后的73例梅毒患者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变化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发布的《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及卫生部编印的《性病防治手册》为依据。本组资料所称的显性梅毒为早期一期梅毒及二期梅毒。隐性梅毒为早期潜伏梅毒。1.2 诊断血清试剂 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英国欧姆格诊断有限公司产品,采用TPHA方法;非特异性血清抗体试剂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及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滴度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分析其在性病门诊中对各期梅毒检测的意义。方法对在医院门诊确诊的182例各期梅毒患者,同时进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M)和RPR滴度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意义。结果检测的182例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患者IgM阳性率46.67%(14/30),RPR阳性率73.33%(22/30);二期梅毒患者IgM阳性率30.61%(15/49),RPR阳性率81.63%(40/49);隐性梅毒IgM阳性率2.91%(3/103),RPR阳性率61.17%(63/103)。结论RPR和特异性梅毒抗体IgM检测各有其优缺点,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防止梅毒的误诊、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1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XCL9和CXCL11的浓度;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HCVRNA病毒载量;INNO-LiPA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HCV基因分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对照组(n=26)和慢性丙型肝炎组(n=48)血清CXCL9的浓度分别为(596.8±238.4)pg/mL和(2457.8±1650.7)pg/mL,血清CXCL11的浓度分别为(106.8±76.95)pg/mL和(307.54-259.4)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丙型肝炎组内,CXCL9和CXCL11的水平在不同HCV1b基因型组和2a基因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XCL9和CXCL11浓度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CXCL9:r=-0.119,P=0.397;CXCL11:r=0.219,P=0.138),与HCVRNA载量也无相关性(CXCL9:r=0.253,P=0.212;CXCL11:r=0.105,P=0.451)。结论CXCL9和CXCL11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感染导致的肝脏免疫损伤过程,ALT和HCVRNA与CXCL9和CXCL11浓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全球范围分布,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梅毒的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无临床症状、无疾病接触史及发病史的老年人TP-ELISA阳性,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6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XCL16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结果 对照组(n=25)、急性乙肝组(n=24)、慢性乙肝组(n=32)CXCL16浓度分别为1.676±0.766(ng/nd)、2.150±0.714(ng/ml)、2.417±0.537(ng/ml).急、慢性乙肝组CXCL16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5、0.000).急、慢性乙肝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HBeAg阳性乙肝组(n=26)与HBeAg阴性乙肝组(n=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CXCL16浓度与ALT水平无相关性(r=-0.46,P=0.736),与HBVDNA拷贝数也无相关性(r=-0.191,P=0.158),但CXCL16有随病情加重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CXCL16可能参与了乙肝的炎症损伤机制;ALT、HBVDNA及HBeAg与CXCL16浓度变化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梅毒是一种经典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螺旋体,可侵犯多系统,传染性较高,性接触方式是主要传播途径,胎盘经血液向下一代垂直传播也是主要传播途径。近年来,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日益提升,一方面对孕妇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引发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及先天性梅毒,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围产儿健康及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前后,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的梅毒螺旋体脱氧核糖核酸(TPDNA)含量,观察其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评估其体液的间接传染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规范治疗前后女性梅毒患者110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TP-DNA,同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梅毒女性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前,其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TP-DNA阳性率分别为36.36%、7.27%、10.91%,治疗后分别为12.73%、0.91%、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的TP-DNA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RPR无明显变化组血清TP-DNA阳性率为21.43%,高于治疗有效组血清TP-DNA检测阳性率(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女性梅毒患者按照血清RPR滴度分为1∶2、1∶4~1∶8和1∶16三组,比较三组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的TP-DNA阳性率,结果各组TP-D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P-DNA阳性率与血清RPR滴度呈正相关(r=0.710,P0.05)。结论女性梅毒患者的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中存在梅毒螺旋体,治疗后仍有部分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检出TP-DNA阳性,体液也是梅毒的间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镀银染色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4种方法,对检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部分地区的性病门诊收集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分别采集组织液与血清标本。组织液标本采用镀银染色法检测梅毒螺旋体,PCR方法检测TP polA基因;血清标本用于TRUST检测非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215例确诊的早期梅毒患者中,梅毒PCR检测阳性标本210例,敏感性为97.7%;镀银染色法检测出105例,敏感性为48.8%;TRUST检测出196例,敏感性为91.2%;TPPA检测出208例,敏感性为96.7%。结论不同试验检测方法对早期梅毒患者的诊断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期梅毒应当做病原学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二期梅毒应当以梅毒血清学试验为主,当出现结果异常时,应要求患者进行随访再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00例冠心病和20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肺炎衣原体(TWAR)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TWAR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01),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明显高于慢性冠心病(CCAD)患者(P〈0.001),男性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1),吸烟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非吸烟冠心病者(P〈0.01)。表明TWAR感染可能是冠心病的原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杜建梅 《内科》2014,(5):578-579
目的探讨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临床监测、早期诊断CHD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该科收治的冠心病(CHD)患者156例为观察组,2012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2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安静平卧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4 mL,2 h内离心获取血清标本,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标本的Hcy水平。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平均Hcy水平为(20.36±2.25)μmol/L,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平均Hcy水平为(12.13±1.2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平均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冠心病与血清Hcy有一定关系,检测Hcy可能对CHD的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