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20年12月在晋江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机为所有患者实施检查。首先进行常规CT平扫检查,然后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肝囊肿及肝细胞癌检出率,对比CT平扫与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平扫,两种检查方式各类疾病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与CT平扫相比,CT增强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能够显著降低疾病误诊率,有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类型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
王燕 《药物与人》2014,(6):77-77
目的:探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接受诊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研究其经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强化形式。及其特征。结果:接受诊治的患者中28例肝细胞癌,25例肝血管瘤,17例胆管细胞癌。15例肝转移瘤,15例肝脓肿;患者的肝细胞癌动脉期的病灶强化,其密度比正常肝实质高,典型血管瘤的表现主要为平扫呈现低密度,而胆管细胞癌的动脉期未出现强化,患者三期扫描以慢进慢出呈现出来.肝转移瘤的CT扫描以牛眼征较为常见。结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效果显著,能够通过对各种疾病CT表现特征,再联系临床资料基础上可以有效评估病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本院2013年5月份至2014年8月份之间本院收治的64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对这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出率为100%,在40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检查出炎性病变的有26例,检出炎性病变率为65%;而在24例采用CT检查的患者中,检出炎性病变的只有8例,炎症性病变检出率为33.3%,就炎症性病变的检查效率来看,核磁共振检出炎症性病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两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然而就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核磁共振的诊出率要高于螺旋CT,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医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检查胃癌的影像特征,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63例患者,CT平扫可见胃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对于增厚广泛的患者,其图像中胃壁自然弧度并不可见,胃轮廓不清、壁僵硬,周围脂肪层模糊或不可见。CT三期增强扫描可见较佳的胃壁内外、胃腔内对比,且可较直观地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63例患者中,44例胃壁呈不均匀增厚,胃体内病灶突出于腔外,并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其中21例侵犯胰腺,6例侵犯肝脏,15例侵犯胃周淋巴结,2例侵犯其他部位;在门脉期、动脉期,大部分患者的病灶可见增强,其中49例门脉期病灶强化面积增大,2例胃壁呈三层结构。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总检出率、总诊断准确率及对胃窦、胃体部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病灶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T扫描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收治的65例肝实质性占位患者的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肝占位的CT扫描征象,按其数目、边界以及部位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肝占位患者的CT表现其边界的清与不清(P<0.01),单发低密度灶与多发低密度灶(P<0.01),经增强后强化与不强化(P<0.01)都各有其典型的CT征象,多能做出其定性的诊断(P<0.05)。结论 CT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具有较高的独立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部占位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恶性56例,良性44例;增强扫描诊断恶性61例,良性39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0%、91.94%、94.44%、93.44%、95.00%,均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对肺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82例胃癌患者,对其术前TNM分期进行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原始图像,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 82例患者在T分期的扫描准确率是63.42%,N分期扫描结果准确率是52.44%,M分期准确率是81.71%。结论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患者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临床确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占位性病变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对病灶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特别是强化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1例病灶中共发现病灶23个,多形性腺瘤13个,增强表现为渐进性强化;4个腺淋巴瘤表现为"快进快出",1个腺淋巴瘤表现为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5个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峰值在延迟期.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为腮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检查中的扫描方法及多层面重建(MPR)、三维容积重建(3D)、曲面重建(CP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重建功能强大的有利条件,对474例患者行泌尿系平扫,167例行双期、延迟期扫描.根据病变情况对72例进行了MPR、3D、CPR等重建。结果:474例患者中,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结核等297例:囊性病变包括囊肿、积水等98例;正常79例,重建后MPR、3D等均显示优秀。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技术,后处理图像优秀,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行上腹部全胰64排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胰腺增强采取注射对比剂后18~30s、30~45s和60~70s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三个时相扫描。结果 平扫时胰腺癌的实质部分一般呈现为等密度,增强表现则大多呈现为相对低密度。64排螺旋CT对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判断准确率高达100%,对可切除性判准确率82%。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胰腺癌的血供特征,可作为诊断胰腺癌及其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并在判定不可切除性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占位性病变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对病灶的位置、形态,数目,大小,特别是强化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1例病灶中共发现病灶23个,多形性腺瘤13个,增强表现为渐进性强化;4个腺淋巴瘤表现为"快进快出",1个腺淋巴瘤表现为渐进性强化;恶性肿瘤5个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峰值在延迟期.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为腮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较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非癌性结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临床研究患者采用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实验等常规检查联合16排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患者结肠进行全方位检查,结合患者病史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联合常规检查其准确率为97.6%,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16排螺旋CT结肠成像对非癌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较高,准确的诊断患者非癌性占位性病变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成像对治疗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50例肝癌患者首先进行螺旋CT平扫,然后采用螺旋CT多期扫描,最后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通过对本组50例肝癌患者中共检查出54例病灶,CT平扫的检查率为78%,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检出率为92.60%,静脉期检出率为87.03%。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螺旋CT多期成像扫描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肝癌的检出率,而且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荀俊滋 《医疗装备》2010,23(2):36-37
目的:讨论螺旋CT影像学的表现在肝硬化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36例经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13倒仅行螺旋CT平扫,30例行螺旋CT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常规5mm层厚及层间距扫描肝脏。结果:肝硬化在失代偿期CT表现有明显异常,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形态、大小及肝叶比例改变,肝脏表面的实质密度、门静脉也有改变,并且常伴有侧支循环的建立、肝脏异常灌注、脾增大、胸腹水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是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局灶性脂肪浸润鉴别的重要方法,对肝硬化的分型、分期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和增强CT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差异,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于54例肝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不同时期造影变化.再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扫描,记录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成像情况,根据上述成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和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为87.8%和94.6%,其敏感性为78.2%和100%,成像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83.1%和97.6%,约登指数分别为0.68和0.9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效果好于超声,CT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等均高于超声,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MSCT平扫与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析HCC病灶的密度分布情况。结果 动脉期、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高于平扫和门静脉期(P <0.05);联合诊断的病灶检出率为100.00%,高于平扫的65.26%(P <0.05)。HCC病灶在动脉期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结论 MS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显著提升HCC患者的病灶检出率,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细胞癌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小细胞癌患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CT平扫组,对比两组扫描效果。结果: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检出38个病灶(95.00%);门静脉期检出27个病灶(67.50%);延迟期共检出36个病灶(90.00%)。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率高于门静脉期、平扫组(P<0.05);两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MSCT扫描的高密度、低密度强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肝脏、肿瘤及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均高于平扫组(P<0.05)。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肝小细胞癌病灶强化特征,确诊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肝小细胞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09.8至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221例,均行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计算相应诊断效能指标。结果超声造影对FLL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CECT及CEMRI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准确度及特异性则明显优于CECT及CEMRI,增加了FLL的鉴别诊断能力。同时本研究得出CEUS诊断肝脏恶性病变准确率高于CEMRI,诊断肝脏良性病变准确率也高于CECT及CEMRI。联合三种影像学方法与单独任何一种检查手段准确性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CT对肝脏局限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增强MRI;影像学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率;超声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实时动态、安全性高、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结核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48例肝结核患者行三期动态螺旋扫描观察各期病灶强化特点。结果(1)平扫:所有病灶为低密度,其中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2倒“粉末状”钙化。10例肝包膜受累增厚,6例伴腹壁结核性脓肿形成,18例腹水形成,7例合并脾结核,8例可见腹腔淋巴结钙化。(2)增强扫描:动脉期26例病灶边缘可见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6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余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强化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