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华  任玉兰  梁昊  梁繁荣 《世界中医药》2022,(18):2632-2634+2639
介绍梁繁荣教授基于经筋理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梁教授认为面瘫病位在太阳、阳明经筋,经筋失养是面瘫的基本病机。根据面瘫发病的不同阶段,从调理经筋整体入手。急性发作期经筋浅刺以驱邪外出为主,恢复期经筋透刺以益气养血、疏调经筋为主,后遗症期以经筋浮刺、排刺和刃针松解为主以揉筋解痉。每阶段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和协同治疗方法以及护理康复训练方案,进行个体化分期论治,可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浅刺胆囊穴对胆囊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刺法为传统针法之一,是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直针刺”等刺法的总称。历史悠久,延用至今。如现代应用较广的皮肤针、皮内针、头皮针、腕踝针等疗法均属此范畴.临床上运用浅刺针法治疗某些病症可取得较好疗效,尤其对一些病位较浅的头面、肌肤、络脉、经筋、皮部等病变,如面瘫、痹症、痛症、痒症等每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论述筋针经筋平刺法,为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以指导临床。方法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从面瘫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期及治疗研究概况等方面,探讨针灸治疗在面瘫病急性期中应用的合理性,同时结合筋针经筋平刺法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方法,分析其在面瘫病急性期的应用。结果 筋针经筋平刺法运用筋针疗法理论,在面部相应的经络循行筋经上,进行筋穴平刺、无感得气,可以达到以知为数般的疗效。结论 筋针经筋平刺法在面瘫病急性期中的应用中具有有效性,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针刀疗法与中医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刀疗法不是毫针针刺和手术切开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单纯的西医疗法,针刀疗法在器械、理论基础和治疗技术等方面都源于中医学,是一种借鉴了部分西医学知识的中医新疗法。针刀疗法与中医学的关系可以归纳为:针刀器械是对九针中带刃针的发展;针刀疗法以经筋理论为基础提出新学说;"以痛为腧"对针刀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刀治疗是对经筋病刺法的发展;针刀疗法是中医局部论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力  周振坤  姜敏 《中医杂志》2023,(18):1922-1925
认为由于尿道和膀胱支托结构损伤或松弛所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当属“经筋病”范畴,病机为“经筋失养,弛纵不收”,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主要指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实主要指热邪、瘀血。故提出“濡养经筋,调筋摄泉”的治疗原则,以经筋刺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筋刺法包括浮针、圆利针、透刺法、芒针刺法等。取穴以下腹部、腰骶部及下肢部位为多,如气海、关元、八髎穴等,重视以痛为腧。基于经筋理论,可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5年8月~2010年1月,采用经筋齐刺法结合浮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经》浅刺法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所载刺法名目繁多 ,有“九变刺”、“十二节刺”、“五刺”等。按刺入深浅分类 ,其中属浅刺类的有“毛刺”、“半刺”、“浮刺”、“扬刺”、“直针刺”等 ,这些刺法历史悠久 ,延用至今 ,在针灸临床仍广泛使用。现代应用较广的皮肤针、皮内针、头皮针、腕踝针及近年来发展的腹针等针法 ,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临床运用浅刺法治疗某些病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尤其适宜于一些病位较浅的头面、肌肤、络脉、经筋、皮部等病变 ,如面瘫、痿痹、痛证、痒证等。现就笔者临床运用《内经》浅刺类针法的体会略举一二 :1 毛刺法治风寒表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近5年来针刺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了解近年来对于该病针刺疗法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了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传统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刀疗法、浮针疗法、刺络放血疗法、腹针疗法、夹脊穴截根疗法、平衡针刺疗法和壮医刮痧针挑排毒疗法等多种疗法,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乳腺增生病的最佳针刺疗法提供思路,以更好的为临床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9.
温针浅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针浅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浅刺组和常规针刺组、药物疗法组各20例,温针浅刺组采用温针浅刺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药物疗法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丹参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各项指标.结果:温针浅刺组痊愈17例,显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法组痊愈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药物疗法组痊愈7例,显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三组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各项指标都有改善而浅刺针法组疗效更优于常规针法组和药物疗法组(P<O.05,P<0.01).结论:温针浅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针刺取穴与针刺手法两个角度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进行综述.针刺取穴方法主要涉及经脉取穴、经筋取穴、现代康复理论取穴及部位取穴.针刺手法主要分为浅刺法和透刺法两类.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以临床研究为主,机制探讨较少;存在样本量小、操作不规范、未进行随访等问题.在...  相似文献   

11.
《素问·刺要论》云:“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有至理,无过其道。”说明根据病位深浅,施行浅刺或深刺的针刺法,是临床必须遵循的证治规律。1 浅刺法的范畴和方法浅刺法,是用毫针、鍉针、皮内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等针具,浅刺皮部与络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浅刺与深刺是相对的概念,应以针刺部位的解剖特点来决定。如关元、中脘穴以0.5寸为准,而耳穴  相似文献   

12.
浅刺法针刺在皮部,针刺时可采用浅刺疾出、浅刺留针、沿皮透刺的方法以疏泄病邪,调节机体平衡。现通过对浅刺法的治疗思路进行溯源,并探讨其理论基础、取穴特点及临床应用,以期更好地挖掘浅刺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聂文彬  赵宏 《四川中医》2012,(3):109-111
目的:温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后痉痉挛性肩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肩痛患者,温针经筋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经筋刺法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测量(ROM)、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结果:两组在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Ashworth分级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经筋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温针经筋刺法可以有效缓解痉挛性肩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肩关节活动角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且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中国针灸》2012,32(7):635-638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病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经筋疗法》中关于经筋刺法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的相关记载,探讨其临床应用特点。经筋刺法是应用“经筋查灶法”寻找“筋结”病灶体、通过“固灶行针法”针刺解结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临床应用经筋刺法可以有效缓解眼部肌肉的紧张状态,解除眼部神经卡压,促进眼部细胞修复,减轻或消除视疲劳症状。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的证候积分、双眼泪膜破裂时间、双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疗效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经筋刺法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对比经筋刺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4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经筋刺法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各24例,分别进行不同疗法的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83. 3%,经筋刺法组总有效率95. 8%,经筋刺法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P 0. 05);经筋刺法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和评分与传统针刺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经筋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较传统针刺更有效,能较大程度的改善症状和情绪,降低复发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孟晓灵  孙培养 《河南中医》2022,42(1):147-153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主要包括针刺疗法、灸法、推拿疗法、中药疗法等,其中,针刺疗法主要包括夹脊穴针刺法、头针疗法、电针疗法、运动针法、巨刺疗法、靳三针法、肌肉起止点针刺法、泻阴经补阳经刺法、特殊针具刺法等;中药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中药熏洗等.西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主要包括A型肉毒素治疗、手术疗法、康复疗法等....  相似文献   

18.
刘军 《世界中医药》2015,10(1):89-92
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在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属于肌挛缩初期(临床上,大部分的慢性中、重度椎管外软组织疼痛属于本期)的病例具有卓越的疗效。其操作是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病变区的肌骨附着处压痛点(区),严格按照软组织压痛点的解剖学定位,施以银质针密集型针刺,并于针尾安插艾球,点燃施灸的方法。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从取穴、操作、疗效诸方面看,正是还原了《灵枢·经筋》治疗经筋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本意。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就这一疗法的治疗机理、方法、特点、病症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气至病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但若完全套用该理论指导经筋刺法则显得牵强。人体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故针刺层次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疾病时,应该遵循先判断病位在哪一层次,然后将针刺入疾病所在之处的原则。"气至病所"适用于经脉刺法。经筋为病,首在"横络",法在"解结",解结法就是针至病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治则,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0.
<正>糖针和其他针法的不同点轻针浅刺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只是强调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证而已。如"九变刺"中的络刺,方法是刺体表细小浮络而治疗络脉病;毛刺,方法是浅刺皮肤治疗邪客皮部之痹证。在"十二节刺"中有浮刺,方法是斜针浅刺浮络于病痛处,治疗肌肉拘急而风寒束表者。"五刺"中有半刺,方法是快速轻浅进出针,如拔毛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