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治疗小儿厌食症,除科学合理调配小儿饮食,改变小儿不良饮食习惯外,应着重健脾消食,开胃导滞,恢复小儿脾胃功能。下列药膳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厌食是小儿临床常见多发病症,常选用小儿推拿进行治疗。本文对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的常用穴、不同证型厌食的小儿推拿治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儿厌食症对小儿的成长发育有着不良影响,是困扰众多家长及医师的疑难杂症。推拿法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对小儿厌食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查阅推拿法关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资料并陈述如下,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创立了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小儿推拿开始了发展的新纪元。后世医家在《小儿按摩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加之儿科工作者对小儿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的学术思想逐渐成熟。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的医家对《小儿按摩经》的理解不同及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差异,对小儿推拿包括穴位、手法、操作方法等产生不同的理解,逐渐发展成为小儿推拿的不同流派,引起小儿推拿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对小儿实行整体护理方法,对小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对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10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2019年1—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5例。在研究时间内,对比两组小儿不同护理工作所取得的差异效果。结果在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之后,研究组的小儿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情况较对照组小儿而言要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要强于对照组小儿。结论对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进行整体护理工作,能够将小儿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并且能够将小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小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小儿推拿广意》为清代第一部小儿推拿学专著,其推拿手法的前瞻性总结和小儿推拿病症治疗学的构建,对小儿推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考证其成书年代与背景,探讨其内容特点与学术成就。该书临床和理论价值极大,对清及其以后的小儿推拿学影响深远,是小儿推拿学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为小儿推拿学形成早期和清初不朽的推拿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存中医小儿推拿文献的系统整理,对小儿推拿穴位的数量、组成、分布规律等进行考证、分析:探讨了小儿推拿在穴位方面容易造成混乱的“同穴异名”、“同名异穴”、“同穴异位”现象,对古籍中小儿推拿的穴位进行了分析。完善了小儿推拿的文献研究,为小儿推拿的临床及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小儿推拿处方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推拿处方是小儿推拿基础理论与小儿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是实施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推拿治疗的效果。探讨小儿推拿处方的组成规律,有助于拓宽小儿推拿临证治疗的思路,进而提高推拿疗效。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对小儿推拿处方探讨如下。一、小儿推拿处方的内容小儿推拿处方主要包括辨证选术和辨证选用  相似文献   

9.
现存的古代小儿推拿歌赋中,蕴藏着古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保存了小儿推拿的学术理论。探求古代小儿推拿歌赋中推拿处方的规律及特点,对指导当今小儿推拿临床及其理论研究很有必要。古代小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儿腹泻病因、补充体液、对小儿肠道菌种平衡进行调节、消化道黏膜进行保护等,对小儿脾胃功能进行调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建立,中医体质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中医小儿体质学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小儿体质与成人体质存在一定差异。小儿体质的深入研究对指导临床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诸多医家都对小儿体质研究各有心得。通过查阅近年中医小儿体质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各医家的研究经验,从小儿体质特点、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对中医小儿体质的研究现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芳香甘平法治疗小儿厌食验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小儿厌食症临床验例的分析,对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厌食症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有着较好的临床基础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45-2547
小儿神志与行为异常是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生率明显增多。该文结合儿科临床,运用中医理论对小儿神志与行为异常的概念、病因、常见病及治疗进行探讨,提高中医对小儿神志与行为异常的诊治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大敦穴配合小儿推拿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艾灸大敦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脾虚腹泻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症状,由于慢性腹泻,对小儿的发育影响极大。小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推拿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作用,挖掘传统医学,拓宽治疗方法。方法将2013—2016年门诊及病房患儿690例小儿腹泻病随机分类编组,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观测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研究。结果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中依从性较好,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有明显效果,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小儿推拿疗法在临床治疗中有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无副作用、安全经济,避免就医痛苦等优势。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小儿病症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笔者对小儿推拿的优势进行分析说明。使其优势特点更加清晰明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小儿推拿的文献,查阅图书馆关于小儿推拿的专著,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论。小儿推拿前景广阔,其更多的优势还有待发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各型婴幼儿腹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对临床常见小儿腹泻辨证施治,并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治愈率达86%,总有效率达98%。结论: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及特色疗法,以其取穴少,疗效好,操作简单,患儿易接受,且无毒副作用而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亦可在社区及家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张木兰  王静 《光明中医》2023,(5):909-911
小儿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疗效不佳,且小儿服药困难。此文根据中西医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认识,分析漳州区域饮食习惯对小儿慢性咳嗽机制影响,归纳整理从脾胃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理论依据,运用小儿推拿治疗46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连续推拿5 d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84.78%(39/46)。小儿推拿操作安全且疗效显著,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病是儿童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202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现结合临床实践及最新的研究结果,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中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医务工作者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病专家共识》的认识,促进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小儿腹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