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能触发机体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导致血液凝固。多数情况下,血液凝固可限制病原体入侵,许多天性免疫应答在对抗感染的同时触发凝血。事实上,细胞和蛋白的调节系统常常同时参与抗感染和凝血两个过程,提示了凝血是先天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限制由感染引起的过度的凝血应答,天然的抗凝因子可限制由先天免疫应答引起的宿主机体损伤,这种功能是通过下调天然抗凝因子对感染的应答来实现的,本文重点讨论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1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在感染的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新近有关资料,综述了血管壁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血液凝固在止血中起着重要作用。很早以前,就知道血管受损伤后会产生血液凝固。近几年来才开始提出,血管壁是个仓库,它储存着保证迅速形成凝血块的某些物质。1964年,Quick提出,血管损伤时,伴随着凝血活酶的释放,并促使凝血酶元转变成凝血酶。Campbell等人提出:动脉和静脉的浸出液  相似文献   

3.
导言 血液凝固之研究早已始于20世纪初期,但有关止血机制筛选的实验方法,仅在1960年才开始建立,并被临床实验室广泛采用。随后,出血倾向与血友病的拟诊,亦基于这些结果的报告与分析。 由于标记技术的发展,吾人对凝血机制使用了分子标记,俾使临床能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对血栓与出血的病人始可作出适宜的治疗。 1 止血机制 “衰老来自于血管壁”,故吾人宜注意保持血管壁的健康使其情况良好。血液流经血管,并通过其未端抵达身体各处,以供给氧气与营养物质。但当出血时,凝血机制活化形成纤维蛋白使失血停止,并保获机体不受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极为复杂的机制——止血平衡机制作为保持血流畅通的  相似文献   

4.
一、凝血因子人体内血液总是保持液态而不会在血管内凝固,为什么在受伤出血时,伤口能形成凝血块而制止血液的进一步丧失呢?这是因为血液中有许多凝血因子。当血管损伤时,凝血因子经一系列变化使血液凝固。最经典的凝血理论认为参与血液凝固的凝血因子有4个,即凝血活酶、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 Ca~( )。血管损伤时,组织中的凝血括酶进入血液,在 Ca~( )存在下与凝血酶原反应形成凝血酶,后者再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反应,形成不溶解的纤维蛋白丝,网罗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形成血凝块。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凝血因子。目前,人们已将公认的十二种凝血因子按其发现的先后用罗马字母编号,十二种凝血因子的常用名称及某些性质见表1。  相似文献   

5.
四、血小板在凝血和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液中正常值为10~25万/立方毫米。形状如双凸镜,外面有表面外衣和单位膜,膜的成分为蛋白质、糖、脂质(3/4是磷质)等。血小板内部至少有三种细胞器,其中二种是形状不同的颗粒,分别称为致密体和α-颗粒,第三种称为空泡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王鸿利 《上海医学》1997,20(2):63-64
众所周知,血液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发生凝固会形成血栓和引起血栓性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AMI)、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血液溢出血管外会导致出血和引起出血性疾病,例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肝病出血等。上述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和降低有关,因此,检测血液的凝固性对研究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判断、药物监测和预后估计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检测血液凝固性的方法或试验较多,大致上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因脑卒中、心肌梗塞而死亡所占的比例很高。如此看来糖尿病与动脉硬化(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但是到底是与糖尿病代谢异常(胰岛素作用不足)本身直接有关;还是因糖尿病患者多见的肥胖、高酯血症、高血压造成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FraminghamStudy却认为,糖尿病患者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与其说是与糖尿病代谢障碍本身有关,莫如说是肥胖、高酯血症、低HDL血症等诸因素有关。现从两、三个人们关注的方面,谈谈糖尿病中的动脉硬化这样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arterio sclerosis)是指动脉管壁的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病理学上一般分3种类型:.①动脉中层钙化(Medial calcification),这是一种以肌型动脉中层有钙盐沉着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动脉硬化,一般不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多见于老年人,临床意义小。②动脉硬化,主要见于高血压病,指细小动脉而言。③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9.
10.
纽约州立兽医学院Fabricant通过猫疱疹病毒的研究,首先猜想动脉硬化可能与疱疹病毒有关。她观察了该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脂肪小滴和胆固醇结晶的形成。经检验,发现在感染了疱疹病毒的小鸡动脉上有  相似文献   

11.
动脉硬化与自由基塞冬(老年医学教研室)动脉硬化多见于老年人,随增龄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增高。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有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的纤维成分增生,逐渐发展形成局限性斑块,动脉管壁增厚、变...  相似文献   

12.
全蝎提取液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全蝎提取液对血液凝固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蝎提取液给家兔,小鼠静脉注射,并测定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栓重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变化。结果:全蝎提取液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使血栓重量明显减轻(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减少(P<0.01),结论:全蝎提取液可通过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14.
熊素蓉 《海南医学》2005,16(10):148-148,163
临床检验是以科学客观的方法掌握患者病态的科学。而目前国内部分试验室仍以手工操作测定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项目。由于手工操作,常因操作技术、方法而表现不一,加上国内试剂不标有ISI(国际敏感指数),使得测试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检验质量也难以保证。我们使用Sysmex CA-50自动血液凝固测试仪对我院90例住院病人进行PT、APTF、FIB的测试实验结果与临床进行比较,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自动化血液凝固测定仪是现代化医院所必需的设备,代替人工操作具有大大提高检查效率,减少实验误差,节省人力时间,有利于深入开?出凝血及活血化瘀等有关研究的许多方面优点。根据一九七四年国外介绍一组用自动化仪器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中,每小时可测六十个标本,每个标本检查的时间仅为一分钟左右,比手工操作要快得多,误差比人工的要小,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检测仪的原理可分为(1)光电式  相似文献   

17.
老年环为脂肪在角膜实质中浸润,在15—20岁叫青年环,40岁以上叫老年环,此时开始在Bowman氏膜及实质层表县,发生混浊,到60岁多在角膜上部开始,混浊环与角膜缘间尚有透明区,永不累及瞳孔区,形有  相似文献   

18.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肥胖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又一独立危险因子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本文就其代谢、产生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与血管病的关系及治疗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的成因与自由基反应变性(LDL清除剂受体学说) 关于动脉硬化的成因有人提出了氧化变性低分子脂蛋白(LPL)在机体内形成的可能和血管壁巨噬细胞摄取该脂蛋白的论点,从而抗氧化剂作为预防和治疗手段很受人们关注。自由基反应通过氧化变性LDL引起动脉硬化机制的学说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老年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实验研究证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动脉硬化的早期病理特征。大鼠动脉移植实验表明大鼠主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以动脉本身的年龄为特征,而与实验动物自身年龄无关。因此可以设想动脉细胞损伤之后,这些细胞的高度增殖能力和老化动脉细胞自身对动脉硬化的易感性升高有关。作者分离了不同年龄组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培养条件分为两组:一组为有血清培养(RPMIl640/199加10%胎牛血清)。另一组为无血清培养(HL-1,不含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但追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