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内容之一,因其能基本概括中医常见病的发生机理,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而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一、对诸痛痒疮的认识诸:“众”、“各”、“许多”之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指多种疼痛、瘙痒、疮疡病变的发生,都与心之功能有关。但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2.
也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李志勤(姜堰市中医院225500)关键词中医病机,痛证,痒症,疮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七十四》,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历代医家,各抒己见,究其原因就在于:一对“痛”、“痒”、“疮”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有...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病因、发病学说,常引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其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唐·王冰注:“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百端之起,皆自心生,痛痒疮疡,生于心也。”金·刘完素将此经文篡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后世诸家多宗之,如明·李念莪对此经文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主热,火之化,故痛痒诸疮,皆属于心也。”清·《医宗金鉴》亦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并注曰:“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近代医家唐容川亦对此条释为:“此言诸疮,或血分凝结,阻滞其  相似文献   

4.
承老中医本《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旨,从心论治疔毒、流火、药疹、流注、背痈、(疒咅)(?)等外科病,论治合拍,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谭强  张钟  艾儒棣 《美中医学》2009,6(8):59-60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外科疾病的一条重要病机,历代诸多医家均从热从火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提出还当从“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来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呈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素问.至真要大论》十九条中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金匮要略》中称之为浸淫疮。  相似文献   

7.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十九条病机,每条分别指出某一类型病症的性质、病因和病变所在的脏器,是辩证论治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与外科有关的“诸痛痔疮,皆属于心”一条,历代很多外科文献都加以引用,说明这条病机在外科学术上的重要性。本文试从临床角度来探讨“诸痛痒疮,皆属于  相似文献   

8.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病机十九条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相似文献   

9.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内经》有关五脏病机的论述之一,多种疮疡及与之相关的痛、痒,大都因血脉不通,气血凝滞所致,心主血脉,故属于心.在男科临床上应用该病机理论从疮疡论治热淋(非淋菌性尿道炎)、子痈(急性睾丸炎)和慢性前列腺炎,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丹毒——一般认为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炎症,多见发于下肢。中医对本病早有著述,并对本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后世阐发认为本病“诸丹总属心火,三焦风邪而成”。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对丹毒病已立有专论,“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  相似文献   

11.
癌性疼痛是癌症病人晚期的主要痛苦之一,当前西医的"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虽然对大多数病人疗效较明显,但仍存在毒副作用较大等缺陷与不足.中医将癌痛归属于"痛证"范畴.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出具有疼痛、瘙痒、疮疡症状疾病之病机皆统括归属于心,而现代研究中也逐渐发现癌痛与"心"的功能相关.故本文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为基础,梳理历史源流及现代引申研究,剖析心之功能与癌痛联系,总结相应的治则治法,完善从心辨治癌痛的理法方药,为癌痛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骨痈疽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发病后患者疼痛难忍、瘙痒难耐,而且容易遗留功能障碍。《内经》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心入手,养血活血以通利血脉、清心泻火以解毒疮痈、宁心安神以定痛止痒,对于骨痈疽的治疗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称痤疮为粉刺,即面部所生之小丘疹状突起,色暗,有痛痒感,可挤出白色或脓性液体,病损处皮肤粗糙可出现疤痕及色素沉着,尤以青春期常见。西医认为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性皮肤病。历代中医对本病均有描述:最早于《黄帝内经》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也记载有:“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  相似文献   

14.
付丹丹  王刚涛 《中外医疗》2010,29(5):125-12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理论在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在皮肤科的应用非常广泛,指出疼痛、痒、疮的病机,应该从中医的"心"来考虑。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辨证用药三方面来阐述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反复好发于颜面部,影响美观而治疗棘手。西医学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及维A酸类药物,但效果欠佳。本文重在以《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之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为切入点,从"心"论述湿疹的病机及其治则。  相似文献   

16.
(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提示:说明心病化火,引起疮疡的病机。 译文:凡是有疼痛搔痒感觉的疮疡之证,都属于心病范围。 病机辨析:本文所言有痛痒感觉的疮疡之证,是偏重于属火一类的阳性疮疡而言。张景岳谓:“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阳性疮疡为什么属于心呢?因阳性疮疡的发生,是由火热、火毒郁于经脉营血之中,腐血坏肉所致。而心在五行属火,主血脉。心病多从火化。在临床上,阳性疮疡多表现心火盛、血分有热的特点。所以,这里所言之心,非指实质心脏,  相似文献   

17.
<正> 皮肤瘙痒疹病因是由于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风为阳邪,风性善行而数复,故发病迅速,时隐时现。所谓“风”,一是指风为致病因素;二是指风邪的性质和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多兼湿热,也可出现“血虚生风”和“血热生风”之象。心主血故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笔者治验案例每奏良效,报告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集中论述了病机,共十九条。经文问答周详,有启发,有演绎,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外感内伤审证求因的法则,共列病症三十多种,虽然不是包罗万项的“鉴别诊断学”,但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是临床辨证的典范。但内经成书年久远,所以传抄至讹、错简残字在所难免。我们在学习和临床中体会到,病机十九条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和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两条,于意未妥,其中的“心”、“火”两字错置,系传抄  相似文献   

19.
<正> “毒”的含义很广,凡“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这是一般的概念。从中医的病因讲有热毒、湿毒、火毒等,从药物来说有毒药、毒草等。研究解毒药或解毒法,先要明了毒的含义。热毒,是郁火、邪热郁结日久而成为热毒,热毒内蕴机体脏腑、经络,不及时进行处理,郁久不散,也能导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瘀滞等病理变化。《内经》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火,火性燥动,是发生疮疡的根本。刘元素谓:“疮疡  相似文献   

20.
疮疡是发生在人体表的常见外科疾患,多由于脏腑功能的失调所导致,正如《外科启玄》中所说:“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而疮疡与脏腑的关系,人们更多的是强调它与心之生理功能紊乱有关,即:“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这是由于心主血,属火,心火盛则血分亦热,再加外感火热邪毒,热毒壅遏血脉,以致血肉腐败而生痈肿。但从临床来看,脾胃功能的失常,与外科疮疡的发生、演变、预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的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就提出了“疮在赖牌上”的学术观点,强调了调理脾胃在外科疮疡疾病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