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本评价了上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包括Bobath方法、Brunnstrom方法、PNF方法、Rood方法、MRP方法等)的训练要点,以供临床康复工作在对偏瘫患运动功能训练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Wii(任天堂)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上肢部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2组患者患肘最大等长屈曲、伸展时肱二头肌、三头肌积分肌电值,并计算相应的共同收缩率(CR)。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UE评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FMA-UE评分[分别为(33.5±12.6)分、(30.9±15.6)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4.1±1.0)分、(4.0±1.2)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分别为(14.6±5.7)%、(13.7±6.0)%]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分别为(27.4±8.2)%、(30.3±9.5)%]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ii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在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改善患肘屈伸运动协调性方面与常规作业治疗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以Brunnstrom及Bobath疗法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手部强化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6周训练后,发现观察组FMA评分[(55.82±10.44)分]、MBI评分[(60.35±10.43)分]、STEF评分[(81.12±8.95)分]及对照组FMA评分[(44.56±10.31)分]、MBI评分[(34.58±9.09)分]、STEF评分[(64.34±8.1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手部强化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以神经发育疗法及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痉挛上肢辅以运动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肢FMA评分[(52.32±8.22)分]、屈肘肌群肌力[(1.3±0.5)级]、前臂旋前肌群肌力[(1.3±0.6)级]及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40.31±8.04)分]、屈肘肌群肌力[(1.7±0.4)级]、前臂旋前肌群肌力[(1.7±0.5)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运动视觉反馈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 h训练组、2 h训练组和3 h训练组,每组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天1 h、2 h和3 h,每周5d,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6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第6周,3组的FMA、ARAT、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4周,3 h训练组FMA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和2 h训练组(P<0.05),3 h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治疗第6周,3 h训练组及2 h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3组之间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2 h和3 h、每周5 d的上肢功能强化运动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效果优于每天1h上肢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予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份)评定其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5),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辅以虚拟现实训练,可进一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 h训练组、2 h训练组和3 h训练组,每组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天1 h、2 h和3 h,每周5d,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6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第6周,3组的FMA、ARAT、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4周,3 h训练组FMA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和2 h训练组(P<0.05),3 h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治疗第6周,3 h训练组及2 h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3组之间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2 h和3 h、每周5 d的上肢功能强化运动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效果优于每天1h上肢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 h训练组、2 h训练组和3 h训练组,每组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天1 h、2 h和3 h,每周5d,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6周,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arthel指数(BI)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第6周,3组的FMA、ARAT、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4周,3 h训练组FMA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和2 h训练组(P<0.05),3 h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治疗第6周,3 h训练组及2 h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明显高于1 h训练组(P<0.05);3组之间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2 h和3 h、每周5 d的上肢功能强化运动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效果优于每天1h上肢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侧上肢运动(BAT)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BAT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Bobath治疗、手功能训练等;BAT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则在BAT组干预基础上辅以CIMT治疗,同时限制健侧上肢活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EFT)评估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 结果 经治疗6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UEFT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BAT组上肢FMA评分[(42.55±11.04)分]和UEFT评分[(76.11±8.8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观察组上肢FMA评分[(57.64±10.57)分]、UEFT评分[(89.72±9.07)分]及MBI评分[(86.73±12.21)分]均显著优于BAT组及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T疗法与CIMT疗法联用能进一步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腩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40 min,每周5次.在此基础上,常规训练组每日联合1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强化训练组每日联合2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对照组只给予运动想象的背景音乐,每日1次,每次30 min.应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和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FMA评分分别为(10.36±2.11)、(7.73±5.21)和(8.36±4.11)分,各组ARAT评分分别为(1.56±2.33)、(1.33±1.58)和(1.33±1.58)分;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FMA和ARAT评分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训练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常规训练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训练组AR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强化训练组与常规训练组以及常规训练组与对照组的ARAT评分同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强化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训练组的FMA和ARAT评分亦分别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5);治疗6周后,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ARAT评分均明显提高,各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分别为(28.00 ±5.46) 、(21.55 ±9.60)和(15.18 ±9.60)分,ARAT评分分别为(11.67±1.66)、(9.00±1.80)和(6.33±3.97)分,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训练组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效果优于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20d;于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表(China Stroke Scale,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EU、ARAT、MBI、FIM评分高于对照组,CSS、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拉伸训练联合Bobath握手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侧训练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3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单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增加双侧肢体及手运动功能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肩、肘、腕、手(MAS-S,MAS-E,MAS-W,MAS-H)、Fugl-Meyer评定量表肩/肘/前臂、腕手(FM-SEF,FM-WH)及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分。结果:训练12周后,2组FM-SEF,FM-WH评分,MAS各项评分及MBI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P0.05),观察组训练后FM-SEF,及MAS-S,MAS-E,MAS-W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双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肩、肘及腕关节肌张力,并且对于上肢腕手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效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试验组增加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MoCA总分、FMA-UE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 3.354,|Z|> 4.379, P <0.01)。对照组MoCA 5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较治疗前提高(|Z|> 2.000, P <0.05);试验组MoCA 6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外)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 2.646, P <0.01)。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及5个维度评分(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以及FMA-U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Z|> 1.982, t=3.565, P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亚急性期脑卒中并发认知障碍的偏瘫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脱落2例)和试验组(n=33,脱落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认知训练,试验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MMSE、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t>22.11,Z>4.79,P<0.001),试验组MoCA总分及部分维度分,MMSE总分及部分维度分,FMA-UE总分及手臂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2.06,Z>3.19,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合偏瘫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前后分别使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NRS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来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疼痛。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RS疼痛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张力均较前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伸肌力,且不会加剧肌肉痉挛和肩关节疼痛,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耳皮肤电刺激迷走神经(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VN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确定入组的4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t-VNS+常规治疗)及对照组(sham-t-VNS+常规治疗)。入组0天进行基线评定,入组后21天进行治疗后的评价。评定内容包括上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同时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FMA、WMFT、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1天后,两组上肢FMA、WMFT、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并且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t-VN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无明显... 相似文献
18.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24)、对照组(n=24),前者接受双侧(患侧、健侧)上肢同向、节律运动的重复练习,后者接受常规上肢训练,即以患侧上肢为主的单侧训练。两组患者上肢训练的时间均为1h/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MAS上肢部分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上肢的近端部分(FMA-PUE)和远端部分(FMA-DUE)、MAS-UE及MB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侧训练组患者FMA-UE、FMA-PUE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双侧上肢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其患侧上肢,尤其是上肢近端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臂旋转活动度;②腕背伸活动度等。结果:①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的平均前臂活动度由治疗前的141.33°±19.31°(旋前+旋后),训练后即刻提高到161.00°±17.09°,训练6周后增加到175.83°±12.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腕背伸活动度:训练前患者的平均活动度0.71°±20.36°,训练后即刻增加到27.43°±25.07°,训练6周后增加到43.29°±19.2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运动反馈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在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训练6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集康复训练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让患者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作业中接受功能训练,吸引患者的主动参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