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腔鼻空肠管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患者(观察组)与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对照组)做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均遵医嘱进行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药、止血药物,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出血期间行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给予留置三腔鼻空肠管,胃肠减压的同时行肠内营养。观察血性胃液恢复至正常胃液所需时间,从开始治疗至治疗10天后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的结果及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出现发热、便秘、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胃肠减压引流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平均需要(18.25±2.41)d,观察组平均需要(14.16±2.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时,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腔鼻空肠管能够在持续胃肠减压的同时行空肠营养,有利于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魏兴华  赵平武 《华西医学》2009,24(3):757-758
目的:总结6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晨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变化(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结果:术后1天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天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天(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护理干预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入院后即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及早行鼻饲流质、有胃潴留者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入院后24 h常规留置胃管。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并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892例重度烧伤患者,回顾分析其中53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53例患者中,经积极治疗,显效2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休克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休克患者(χ2=138.20,P<0.05),应激性溃疡出血与休克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χ2=62.82,P<0.05,r=0.65)。结论对于存在休克的重度烧伤患者需提高警惕,注意监测有无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早期行综合治疗,防治休克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液回输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喂养不耐受和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7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每组病人均经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引流收集胃液。实验组将胃液自鼻空肠管回输至空肠;对照组将等量生理盐水自鼻空肠管输入空肠。比较两组病人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和营养达标率。结果实验组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胃液回输能改善食管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喂养不耐受,提高营养达标率,避免胃液经胃肠减压丢失,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简单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对95例腹部大手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51例患者利用空肠造瘘管灌注能全力实施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44例实施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记数、体重,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结果: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血性胃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升高4.8g/L,转铁蛋白平均升高0.82g/L。淋巴细胞记数平均升高0.7×109/L,体重平均增加4.5kg。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的治疗应激性溃疡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管饲患者营养不良(轻、中度)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的老年管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1)对护士进行系统的管饲专科知识、营养知识培训;(2)成立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3)改变置管长度;(4)牢固固定胃管、胃造瘘管;(5)管饲时配合食物彩图和食物模型,充分调动患者的视、听、触觉刺激,从而增加患者的食欲,促进其消化、吸收;(6)患者管饲过程中和管饲后至少30min内取半坐位;(7)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8)出院指导和上门随访。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营养状况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总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总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管饲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施他宁联合胃肠外营养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施他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 分别对2001年2月~2006年3月15例、1990年2月~2001年1月1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11例于治疗后3~6d症状缓解,1例于出血后4h行手术止血,3例经治疗2~3d出血量大联合内镜止血后出血逐渐停止,其中1例吻合口漏、腹腔内感染和肝、肾功能衰竭并存者死亡(0.6%)。对照组9例于治疗后7~12d症状缓解,5例于出血后4~38h剖腹探查止血,4例出血后1~3d联合内镜止血后出血逐渐停止,1例联合内镜止血无效开腹止血。1例剖腹探查止血再次出血合并吻合口漏、腹腔内感染和肝肾功能衰竭者死亡,1例止血后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Χ^2=4.509,P〈0.05)。结论 施他宁联合胃肠外营养治疗能有效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而做好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准确使用施他宁、严格胃肠外营养护理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对颅脑创伤患者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2016年1~12月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持续泵入输注,观察组采用间歇泵入输注,即输注90 min暂停150 min,每天4次,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喂养耐受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胃液残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而胃液p H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耐受、7 d营养达标高于对照组(P0.05),而胃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液间歇泵入能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根据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胃内残留量探索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将80例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按所抽出胃液量3个方案分别给予持续喂养(<50 ml);间隔2~4 h(50~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继续喂养;暂停4~8 h(>100 ml)待胃液量<50 ml后再喂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禁水,并给予抑酸剂治疗.观察2组消化道出血24~48 h控制效果、胃肠道耐受及预后.采用SPSS 10.00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组24~48 h出血控制率明显增加(P<0.01),胃肠道耐受率明显提高(P<0.01),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根据胃残留量,给予不同的方案营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营养方法。观察组给予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能有效满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营养需求,降低患者胃肠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液囊空肠导管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导管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液囊空肠导管组(研究组)和单纯鼻胃管加鼻肠管组(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将液囊空肠导管一腔置于空肠20~30cm以下进行肠内营养,一腔置于胃内行胃肠减压;对照组先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病情稳定后由另一鼻腔置鼻肠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营养全量达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导管脱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EN开始时间和到达全量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浆白蛋白值升高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液囊空肠导管的应用使胃肠减压及肠内营养同时进行,提前了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避免了管道占据患者两侧鼻孔所造成的不适,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留置胃管技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胃管临床上应用广泛,在神经外科常用于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以及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胃管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合并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改良胃肠减压装置对需要行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间断胃肠减压,并与传统的胃肠减压装置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需要间断行胃肠减压治疗的患者共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47~98岁,平均(65±3)岁,其中腹胀患者78例、呕吐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入选标准:间断胃肠减压医嘱时间>7d。排除标准:有消化道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手术病史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双泵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泵(肠内喂养泵+胰岛素微泵)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EE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按人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1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时应用双泵(复尔凯800肠内喂养泵,静脉胰岛素微泵),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正常范围,避免了血糖过度波动;对照组25例在恢复肛门排气后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滴注肠内营养液,根据血糖值给予临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7d血浆白蛋白、术前及营养结束后前白蛋白、平均住院日、总费用、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血浆白蛋白下降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前白蛋白上升的数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总费用也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双泵,可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总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曲薇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384-138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经颅脑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行综合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止血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复发应激性溃疡例数为2例,复发率6.45%;对照组复发应激性溃疡例数为8例,复发率25.80%。实验组应激性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9,P〈O.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缩短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秦扬  荣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24-3825
目的研究成人肠梗阻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探讨其对肠梗阻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消化内科胃肠减压患者41例分两组,实验组20例,置管55—70em,对照组21例,置管45—55c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502.8±280.8)ml,对照组(256.7±180.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48,P〈0.05);观察组留置胃管(4.56±2.58)d,对照组留置胃管(6.20±2.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8,P〈0.05)。结论胃肠减压管的留置长度以55—70cm为宜,引流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胃肠减压时两种胃管置入长度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胃管置入长度对新生儿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常规的置胃管方法即置入前额发际到剑突的长度抽到胃液后进行胃肠减压;实验组在常规置胃管抽到胃液后再增加2cm~5cm或前额发际至肚脐的距离,然后再进行胃肠减压。比较置管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引流量、呕吐的发生率及病情好转后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前3d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胃肠减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胃肠减压时胃管置入长度较常规增加2cm~5cm减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三腔鼻空肠喂养管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6月-9月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通过安置三腔鼻空肠喂养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并就喂养管的固定、冲洗、堵管处置及营养制剂温度、输注速度的选择控制等护理措施进行归纳。结果60例患者经EN,出院时其白蛋白水平为(34.58±5.29)g/L,血红蛋白水平为(113.90±19.12)gm,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达(3.47±0.71)分,营养状况明显得以改善。结论术后使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