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microRNA-134(miR-134)在缺氧预处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不同时期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7日龄SD大鼠制备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完全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缺氧组、假手术对照组、缺氧预处理组(各18只)。3组又各分为处理后0h、1d、7d组(n=6)。每组6只用于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观察miR-134转录量的差异。结果:miR-134在各组脑组织转录的表达量,单纯缺血缺氧组0h(5.061±0.761)、1d(4.120±0.685)、7d(2.873±0.397);缺氧预处理组0h(3.341±0.575)、1d(2.769±0.351)、7d(1.658±0.290);假手术组0h(6.617±1.988)、1d(5,798±1.116)、7d(5.984±1.879)。miR-134在单纯缺血缺氧组及缺氧预处理组脑组织的表达显著比假手术组减少(P〈0.01),在同一时间段上,缺氧预处理组比单纯缺血缺氧组miR-134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同样在缺血缺氧后,无论是单纯缺血缺氧组还是缺氧处理组,miR-134的表达随着0h、1、7d的推移表达渐减少(P〈0.05)。结论:miR-134的表达在调控神经系统发育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假手术组手术后和HIBD组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28d脑组织匀浆中IL-16的水平。结果IL-16在HIBD组3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28d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的IL-16水平在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均明显升高(P〈0.01),而28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IL-16蛋白表达的增加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表明IL-16参与H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Nogo-A、Ng-R mRNA在缺氧缺血新生鼠损伤脑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结扎右颈功脉后,置于低氧舱处理),分别于缺氧处理0h、6h、12h、24h、72h及7d后断头处死6只动物。用RT-PCR方法定量分析缺氧缺血侧脑组织Nogo-A及Ng-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各时点脑组织Nogo-A及Ng-RmRNA表达无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大鼠Nogo-A mRNA在HIBD后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Ng-RmRNA在HIBD后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24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Nogo-A Ng-R可能与HIBD后神经再生抑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IL-1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介素-16(IL-16)表达的变化,以及参麦注射液(SMI)对IL-16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模型,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模型后3h、12h、24h、3d、7d、14d、28d脑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6(IL-16)的水平。本实验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麦预处理组(P)、参麦治疗组(SM)。参麦预处理组在缺氧缺血前连续四天腹腔注射SMI 10ml.kg^-1.d^-1。参麦治疗组于脑缺氧缺血(HI)后立即腹腔注射SMI 10ml.kg^-1.d^-1,连用7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的用法、用量同参麦治疗组。结果①IL-16在C组、P组与SM组均为3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28d基本恢复正常。与S组相比,C组、P组、SM组的IL-16水平在HI后3h、12h、24h、3d、7d、14d均明显升高(P〈0.01),而28d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与P组、SM组的IL-16水平相比较,在HI后3h、12h、24h、3d、7d、14d明显升高(P〈0.01),而在28d则无明显差异(P〉0.05);P组与SM组的IL-16水平在HI后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差异。②C组HE染色切片镜下观察12h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局灶性及弥漫性浸润,24h脑组织大片坏死,细胞溶解消失,3d胶质细胞增生,14d、28d神经元大量丢失。而P组与SM组12h、24h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神经细胞核固缩、核裂解,无脑组织大片坏死,而14d、28d无神经元的大量丢失。③P组、SM组、C组与S组相比,IL-1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P组、SM组与C组与相比,IL-18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0.01);P组与S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白介素-1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表明白介素-16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参麦注射液可显著降低IL-16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低IL-1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7日龄Wistar大鼠108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HIB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36只。根据造模后处死时间,各组又分6个亚组:6h、1d、2d、3d、5d、7d组,每亚组各6只。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低氧混合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动物只分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亦不做低氧处理。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2mg/kg,每24h1次,连续5d。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相应时点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取脑,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MP-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IB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缺氧缺血后逐渐上升,2d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MMP-9mRNA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呈相应逐渐上升改变,MMP-9mRNA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依达拉奉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MMP-9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 MMP-9参与了HIBD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MMP-9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缺氧缺血组(HIBD组,n=15)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HPC组,n=21),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24h吸8%浓度氧3h。各组大鼠均于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HPC组大鼠脑组织HIF-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减弱HIF-1α mRNA的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脑内HO-1的表达及与CO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薇  王玲  齐宇红 《医学争鸣》2002,23(17):1600-1603
目的:研究缺血缺氧时新生大鼠脑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碳的相关性。方法:7d龄SD仔鼠11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10只),缺血缺氧组(HI,50只)及缺血缺氧+锌原卟啉组(HI+Znpp,50只),于模型建立后0,1,4,12和24h处死,观察各组脑组织HO-1活性的变化及CO和cGMP含量。结果:(1)缺血缺氧组cGMP及CO水平在缺血缺氧后0h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但与HI+Znpp组无显著差别(P>0.05)。(2)缺血缺氧后0h各组HO-1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缺血缺氧组在1,4和12hHO-1,cGMP,CO水平与对照组及HI+Znpp组比较均 明显升高(P<0.01),在12h达到高峰,在24h恢复正常水平。与HI和12h均明显减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缺血缺氧对脑内HO-1诱导高表达,并与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增高密切相关。HO-CO-cGMP系统可能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新生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参麦组,又各分为缺血缺氧后2、12、24 h,3、7、14 d 6个哑组,每亚组9只.采用反转录(RT)-PCR法检测鼠脑HIF-1α mRNA;流式细胞仪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缺氧缺血后2 h,生理盐水组和参麦组右侧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于24 h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16.80±1.44)%、(11.95±1.13)%],14 d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麦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在缺血缺氧后12、24 h,3和7 d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2)缺血缺氧后2 h生理盐水组、参麦组新生大鼠右侧大脑中HIF-1α mRNA的表达即均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于24 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她32±4.03)%、(35.63±3.73)%],14 d各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麦组大脑中HIF-1α mBNA的表达在缺血缺氧后12、24 h,3和7 d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均P<0.05).结论 新生大鼠HIBD时HIF-1α mBNA表达增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新生大鼠HIBD后的HIF-1α mRNA的表达,减少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Nogo-A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大鹏  王华  姚裕家 《四川医学》2006,27(3):225-227
目的 探讨Nogo-A在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SD大鼠的7日龄新生鼠(n=64)随机分为8组:4个不同时段的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组(HIBD后6h。24h,72h。7d组)和相对时段的假手术对照组,采用Nogo-A(S-19)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Nogo-A在HIBD后24h组新生鼠脑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达到峰值,72h及7d组降低。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ogo-A在实验性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含量升高,可能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皮层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lot(HIF-1d)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关系。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氧组和缺氧/缺血组,在缺氧或缺氧/缺血后3、6、12、24、72h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层神经元HIF-10t、P53及Bcl-2表达情况。结果:单纯缺氧组和缺氧/缺血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皮层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于24h时损伤最重,细胞溶解缺失明显;皮层HIF-lot于缺氧/缺血后3h表达升高,12h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皮层P53表达高峰较HIF-lot推后,24h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Bcl-2表达规律与HIF-la一致。假手术组P53/Bcl-2值约等于1;单纯缺氧组和缺氧/缺血组3、6、12h3个时间点上P53/Bcl-2值小于1,24、72h2个时间点上P53/Bcl-2值大于1。结论: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HIF-lOL参与了对P53及Bcl-2的调控,在缺氧损伤早期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酮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皮层和海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孕酮4 mg组、孕酮8 mg组和孕酮16 mg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溶剂芝麻油,缺氧缺血组于缺氧前30 min腹腔注射溶剂芝麻油,孕酮组于缺氧前30 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孕酮溶液,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动物模型。24 h后动物全部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中GSK-3β的含量。结果缺氧缺血组新生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GSK-3β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孕酮4 mg、8 mg、16 mg组皮层和海马组织中GSK-3β水平均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可升高新生鼠皮层和海马GSK-3β水平,孕酮通过降低新生鼠缺氧缺血时皮层和海马组织中GSK-3β水平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HI)脑损伤后NO水平及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变化,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108只,随机分为三组:缺氧缺血组(HI组),假手术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缺血+神经节苷脂组(GM1组)每组36只。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采用镀铜镉还原法测定颈总动脉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脑海马CA1区p-ERK的表达。结果:对照组、HI组和GM1组新生大鼠血浆NO-2/NO-3含量分别为(41.6±8.9)、(60.9±14.7)和(43.8±10.6)μmol/L,H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M1组(P〈0.05);GM1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I组和GM1组p-ERK表达皆为阳性,两组比较HI组表达更强(P〈0.05)。对照组未见有p-ERK表达。结论:GM1能抑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HI)脑损伤后NO生成,影响p-ERK表达,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的脑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结构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与5-溴-2-脱氧脲嘧啶(Brdu)表达的影响。了解电针对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发生水平的干预,为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7日龄健康Wistar大鼠,体重12~15g,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判定组、缺氧缺血组与缺氧缺血后电针治疗组,各组动物(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将动物置于8%O2-92%N2混合气中2h后取出。模型判定组动物在缺氧缺血48h后处死,制备脑组织切片。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在缺氧缺血后恢复2d,开始刺激“百会”和“大椎”两穴。24d后除模型判定组外,各组动物分别取左侧脑组织制作标本,行Nestin与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海马CA1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脑缺氧缺血组(P〈0.05)。脑缺氧缺血后电针组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于脑缺氧缺血组(P〈0.05)。结论:电针穴位治疗可明显提高仂Ⅱ强1脑缺氧缺血后海马结构神经发生的水平(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红蛋白在低氧预适应小鼠海马中的作用。方法复制急性重复低氧模型,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低实验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红蛋白mRNA的表达虽然高于未经低氧的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低氧预适应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红蛋白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急性重复缺氧后脑海马神经元细胞红蛋白mRNA表达增强,推测细胞红蛋白可能参与低氧预适应形成和脑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身低温脑保护治疗是否对缺氧缺血性损伤新生猪的血气和血液动力学存在不良影响。方法将雄性新生猪分为3组:假手术(S)组,脑损伤常温(NT)组,脑损伤低温(HT)组,采用窒息性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CPR)的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各组存活10只。HT组于心肺复苏后4h给予全身系统性低温治疗,维持直肠温度在(34±0.2)℃,持续20h。NT组直肠温度维持在38.5-39℃。实验期间监测血糖、血气、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低温前、低温治疗以及复温后,三组血糖、pH值、PaO2和PC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后HT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NT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复温后,HT组心率和血压逐渐恢复,与N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低温治疗不会加重缺氧缺血性新生猪血气和血液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探讨Hemin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 d龄新生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HIBD+Hemin组共3组。采用结扎左颈总动脉、低氧诱导(8%氧气,32℃)2 h方法建立HIBD模型。HIBD建模后2 h,HIBD+Hemin组腹腔注射Hemin(50 mg/kg),假手术组与HIB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取脑,分别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测定、荧光定量(RT-PCR)检测Ngb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Ngb表达。结果 HIBD组和HIBD+Hemin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Ngb mRNA和Ngb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P<0.01);与HIBD组比较,HIBD+Hemin组Ngb mRNA和Ngb表达均增加,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min可减轻新生鼠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Ngb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 RIPC 保护脑缺血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21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7),MCAO 组(n=7),RIPC+MCAO 组(n =7)。在 MCAO 手术前连续3 d,进行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处理(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每天3次)。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 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 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梗死侧脑组织的 iNOS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 MCAO 手术过程中,3组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sham 组相比,MCAO 组大鼠再灌注24 h 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而 RIPC+MCAO 组大鼠神经功能较 MCAO 组大鼠得到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2)再灌注24 h 时,与 sham 组相比,MCAO 组大鼠脑梗死侧 iNOS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 MCAO 组相比,RIPC+MCAO 组大鼠脑梗死侧 iNOS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RIPC 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缺血大鼠脑内 iNOS 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