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患侧海马CA3区GAP-43和c—fos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48只脑梗死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自由活动组(对照组)和脑梗死电针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24h开始进行电针针刺“百会”,“大椎”穴。用水迷宫法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GAP-43和c—los试剂盒SABC显色法检测患侧海马CA3区GAP-43和c—los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大鼠在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时间之比和经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海马CA3区GAP-43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在对照组呈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电针组则呈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每个时间段上,电针组GAP-43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均比对照组多,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c-fos蛋白阳性表达神经元数均比对照组多,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能增加海马CA3区GAP-43和c-fos的表达,使细胞受到保护,细胞凋亡减少,海马最终得以保存更多神经元;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和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细胞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建立宫内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干预组、HIBD非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HIBD干预组采取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HIBD非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饲养。干预28d后,通过三等臂Y型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额皮质和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AP-43表达情况。结果 HIBD非干预组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IBD干预组Y迷宫测试成绩则优于HIBD非干预组(P〈0.01)。同时,HIBD非干预组额皮质和海马神经元GAP-43阳性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而HIBD干预组GAP-43的表达又明显高于HIBD非干预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具有改善HIBD大鼠认知能力的效果,其促进HIBD脑功能修复的作用与增加脑组织GAP-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海马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改变在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大鼠产 前束缚应激建立抑郁模型,将体质量240~260 g的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于孕期不做任何处理,产前束缚应 激组于孕14~20 d给予束缚应激,3次/d,45 min/次。1月龄子代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产前应激组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旷 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各组大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通过Western blot 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Wnt1、Gsk-3β, 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产前应激组子代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穿越中央格次数明显减少(P<0.01),中央格 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PS使大鼠子代 海马Gsk-3β表达显著增加(P<0.01),使β-catenin和Wnt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前应激导致Wnt/β-catenin信号系统功 能改变,可能引起子代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母鼠孕期和哺乳期暴露NP,观察其对子代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影响。方法将交配成功的31只孕鼠根据妊娠H期分层后随机分配到4组,即对照组,NP低、中、高剂量组(NP0、25、50、100mg/kg/day),单笼饲养,空腹灌胃,NP暴露时间为受孕第6天到出生后21d哺乳期结束(GD6-PND2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d、60d皮质部GAP-43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与NP暴露之间的关系。结果高剂剂量组21d和60d龄的仔鼠皮质部GAP-4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数目、积分光密度低于同期对照组仔鼠(P〈0.05);GAP-43蛋白表达与NP暴露剂量有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11、-0.568,P〈0.05)。结论NP孕期暴露影响子代大鼠脑组织GAP-43的表达,且剂量越高,GAP-43表达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戊四氮(PTZ)致癫痫的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从8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4只以PTZ腹腔注射,制作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TPM低剂量组、TPM中剂量组和TPM高剂量组,每组16只。TPM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TPM 20、40和80 mg&#183;kg^-1灌胃。2周后应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GAP-43 mRNA表达变化。结果发育期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大鼠明显下降(P〈0.05),海马组织GAP-43 mRNA相对吸光度值降低(P〈0.05)。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经低、中剂量TPM干预后未发生明显变化,海马组织GAP4-3 mRNA相对吸光度值也无明显变化;经高剂量TPM干预后学习记忆能力则明显下降(P〈0.05),海马组织GAP-43 mRNA相对吸光度值降低(P〈0.05)。结论SE后发育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大剂量应用TPM可加重这一损害,该损害可能与调节海马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FGF-2表达的变化,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FGF-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联系。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睡眠剥夺、捆绑和夜间光照四种应激源每天交替无规律刺激复合应激组动物达6周,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型。然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FGF-2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复合应激后,应激组动物在Morris水迷宫内寻找隐蔽平台所需时间(即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FGF-2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多(P〈0.05)。结论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FGF-2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增加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命早期应激对成年期子代雄鼠抑郁样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命早期应激对成年期子代雄性大鼠抑郁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母爱剥夺法建立生命早期应激大鼠模型,于子代雄性大鼠成年期进行开场、蔗糖水偏嗜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其抑郁相关行为表现。结果:母爱剥夺组中央活动路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蔗糖水偏嗜百分比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平台穿越次数和目标象限活动路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生命早期应激导致子代雄性大鼠成年期出现部分抑郁相关性行为,可为成年期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较为实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母鼠孕前慢性应激对成年雄性子代行为学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16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CUS),CUS组大鼠每天接受一种应激,共21d,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应激.应激结束后10 d,2组大鼠均与同种SD雄性大鼠合笼,以成年2月龄雄性子代作为研究对象.用糖水消耗实验测量快感缺失,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记忆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海马、下丘脑和前额皮质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 糖水消耗实验示正常对照组子代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显著高于CUS组子代[糖水消耗量:(10.23±4.12)g,(6.48±3.19)g;糖水消耗百分比:(85.43±20.15)%,(60.98±24.65)%](P<0.05).Morris水迷宫检测示2组的逃避潜伏期无差异,但空间探索测试中正常对照组子代[(4.17±2.29)次]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多CUS组子代[(1.64±1.69)次](P<0.05).CUS组子代[(500.17±80.94)ng/g脑组织]下丘脑5-羟色胺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子代[(569.63±50.91)ng/g脑组织](P<0.05),而CUS组子代[(2315.01±1397.12)ng/g脑组织]海马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却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子代[(907.56±207.27)ng/g脑组织](P<0.05).结论 母鼠孕前慢性应激或抑郁会造成成年雄性子代的快感缺失和空间记忆力下降,以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低、高剂量TPM组分别按40mg/kg和100mg/kg给予10g/LTPM生理盐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h后,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四氮(35mg/kg)建立戊四氮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当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达到点燃时,应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GAP-43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齿状回、海马CA3区和CA1区内GAP-43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与CA3区的GAP-43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TPM组和高剂量TPM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的GAP-43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GAP-43表达增强,表明突触重建参与了癫痫发生的病理过程。TPM可抑制GAP-43的过表达,2种剂量的抑制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罗平香  唐洪丽 《现代医学》2009,37(5):333-336
目的探讨发育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对大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生后10d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实验组用戊四氮(PTZ)反复腹腔注射5d,制成反复痫性发作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生后第60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可塑性标志物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一43)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问明显缩短(P〈0.05);海马组织GAP一43mRNA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发育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可引起远期学习记忆损害及海马神经元激活和突触重建等神经元可塑性改变,而GAP一43表达增多可能是学习记忆功能和可塑性变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外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GM1促进脑外伤神经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0周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0只,无脑外伤,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脑外伤模型140只,分为模型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GM1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GM13 d。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顶叶皮质和海马区GAP-43于0~24 h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并在术后1~5 d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 (1)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0~16 h和海马区0~24 h GAP-43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顶叶皮质区8~24 h GAP-4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GAP-43的表达,术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至24 h已达模型组水平。(3)假手术组的行为学表现1~5 d均优于模型组和GM1组(P〈0.01),GM1组在术后2~5 d运动能力逐步增强,行为学表现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M1有效地促进大鼠大脑皮质GAP-43的表达升高,降低脑外伤大鼠脑损伤程度,从而发挥其对实验性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观察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及颗粒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外伤性癫痫(PTE)大鼠海马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立体定向注射1000nmol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3、4周大鼠海马内NCAM及GAP-43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在注射FeCl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致痫后1周即可见海马神经元NCAM大量表达,15天达高峰,20天后减少,持续30天;GAP-43表达在5~7天达高峰,2周后明显减少。结论:FeCl2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与NCAM及GAP-43表达相关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CAM表达增加而GAP-43表达减少可能为FeCl2致痫的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脑组织GAP-43、SYN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电针干预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Spraguer-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3 h内开始,电针组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 min,每天针刺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7、14 d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GAP-43、SYN的表达。结果:运动功能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7 d时,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切片中没有GAP-43阳性细胞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组织周围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可见SYN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区SYN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模型组SYN表达14 d开始上升,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SYN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增强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CIH)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时间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氧性脑损伤修复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IH 1周、CIH 3周和CIH 5周组。CIH组大鼠在自制缺氧舱内每天缺氧8小时,连续缺氧1、3和5周。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神经元GAP-43阳性表达增多,表达高峰出现在1周后(P<0.05),3周后表达逐渐减少(P>0.05),5周后表达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大鼠脑皮层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呈现时间变化,这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氯化锂一匹罗卡品(Li—pilo)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生理盐水组),Li—pilo+LEV组(治疗组),Li-pilo组(模型组),LEV组(正常给药组),每组24R,于建模成功后7d,14d,28d通过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YNmRNA的表达水平,并于第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中Li—pilo+LEV组逃避潜伏期较Li—pilo组短(P〈0.05);Li—pilo+LEV组穿越平台次数较Li—pilo组多(P〈0.05)。PT-PCR测试各时间点NS组和Li-pilo+LEV组大鼠海马中SYNmRNA的表达量高于Li—pilo组(P〈0.05)。结论:Li—pilo点燃的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左乙拉西坦可改善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海马组织中SYN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慢性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大鼠海马神经元及GFAP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颞叶癫痫大鼠随机分为颞叶癫痫组(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及丹红治疗组(丹红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另选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大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时间点:24h、3d、7d、15d及30d。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每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目及GFAP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海马GFAP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颞叶癫痫组相比,丹红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海马GFAP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脱失及减少GFAP表达,有助于减轻大鼠发作程度及阻断慢性颞叶癫痫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志对双侧海马注射apoE4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oE4组和远志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各组动物以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为学习记忆能力评价指标。结果:ApoE4组和远志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远志组与apoE4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远志能改善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型—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SD大鼠,首先建立空白对照组(NS ip,NS ig)15只,其余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180 mg/(kg·d)]联合灌胃三氯化铝[AlCl3,15 mg/(kg·d)]12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NS ip,D-gal ip+AlCl3ig),原花青素高剂量组(PC 40 mg/kg;D-gal ip+AlCl3ig),原花青素低剂量组(PC 10 mg/kg;D-gal ip+AlCl3ig),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VitE 10 mg/kg;D-gal ip+AlCl3ig),每组15只,继续给药8周后,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变化;海马匀浆检测其中NO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区的神经元细胞尼氏小体明显减少,海马匀浆中NO含量明显增加(P<0.01),nNOS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AD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组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海马中nNOS表达及NO含量(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组织nNOS表达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