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靳三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患者的整体功能水平,并在治疗1个疗程(28 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排除脱落病例,靳三针组40例、对照组39例进入统计分析处理。(2)治疗后2组N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靳三针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靳三针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和临床综合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痊愈率、总有效率和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对儿童自闭症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有202例患儿纳入研究.治疗组118例予以靳三针疗法,主穴选取四神针、定神针、颞三针、颞上三针、脑三针、智三针、醒神针、手智针、足智针和舌三针,并根据病情随证配穴;对照组84例予特殊教育训练.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以总疗效为因变量,组别、证型、年龄为自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按中医证型分层后,组间疗效及CARS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实证肝郁气滞、心肝火旺、痰迷心窍3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对自闭症不同中医证型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实证肝郁气滞、心肝火旺、痰迷心窍3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16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在康复运动疗法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并采用 Ashworth 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 Fugl -Meyer 评价法和改良 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治疗30 d 三个时间段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 Ashworth 评分方面所有患者在治疗15d后无显著差异,治疗30 d 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 <0.05),而 Barthel 指数分级法和简化后 fugl -meyer 评定法评定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缓解中风偏瘫所导致的痉挛状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腕踝针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体针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疗程为4周,每周6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腕踝针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Mckenzie Mechanice)治疗颈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SF-36、Roland-Morri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SF-36、Roland-Morri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能够改善MPS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行为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麦肯基疗法加拔罐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靳三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靳三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靳三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对照组仅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1周治疗4次,前后共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记录并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运动整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痉挛指数及神经缺损症状,疗效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当归注射液肌肉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2个疗程后(共治疗20次)评定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综合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综合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整体针灸法组(治疗组)63例和传统针灸法组(对照组)50例,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残疾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以生存质量SF-36量表评价63例社区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ADL和降低残疾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社区病人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或治疗,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整体针灸法能更好、更全面地提高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相锋 《大家健康》2016,(10):70-71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脑病心病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00例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和康复组,各50例。联合组接受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康复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MA评分值高于康复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与肿瘤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将整合素作为肿瘤治疗靶点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采用针对整合素不同亚基的克隆抗体,整合素抑制剂,靶向节调整合素基因表达,整合素介导的溶细胞作用以及肿瘤细胞的整合素疫苗等方法通过调节整合素的生物学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侵袭迁移,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些研究发现对开拓肿瘤治疗新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Gene Therapy     
Mehta  J. L. 《JAMA》2008,299(11):1367
  相似文献   

15.
16.
17.
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关键是要选择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有高度一致性的供者 ,但是在实践中很难达到。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及其他相关抗原系统的复杂及多样性 ,而且目前用于移植的器官、组织主要来源于无亲缘关系的尸体 ,所以移植术后必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为使移植长期存活 ,必须采用免疫抑制措施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治疗是随免疫学的发展而开展的 ,它经历了 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放射线或化学物不加选择地破坏所有分化的淋巴细…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