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出初步分型,为使分型对临床更具指导意义,提供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资料完整的17例枢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岁(年龄23~56岁).根据骨折的类型及其寰枢关节,C2/3椎间的稳定情况,分别采用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齿状突螺钉固定;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齿状突螺钉固定联合寰枢椎椎弓根固定融合术.结果 11例全部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佩戴颈围3个月,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只有确定骨折的类型及判断对寰枢关节,C2/3稳定性破坏的影响,通过手术治疗,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海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66-166
目的:探讨枢椎椎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枢椎骨折的治疗,按Levine-edwards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行保守治疗,Ⅱa型4例,Ⅲ型8例行颈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颈部疼痛症状全部消失,颈部活动好。结论: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枢椎椎弓骨折手术风险性低,损伤小,并能够达到复位和稳定,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枢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不同方法 治疗:Ⅰ型骨折3例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颈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孔螺钉固定;Ⅲ型骨折5例,颅骨牵引复位后1例行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4例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按类型区别处理,Ⅰ型骨折、深Ⅲ型骨折应当采用保守疗法,Ⅱ型及浅Ⅲ型骨折使用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不适合齿状突中空螺钉治疗的浅Ⅲ型骨折,可选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枢椎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随访2006年8月-2010年3月收治的枢椎骨折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11A型7例,Ⅱ型7例,Ⅲ型4例。分别采用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椎动脉损伤、脊髓损伤、硬膜撕裂等并发症。经过12—24个月随访,除1例Ⅲ型骨折外,其余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均得到满意的重建,未发生钢板螺钉断裂或退出。结论:手术治疗枢椎骨折安全有效,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Levine—Ed—wards分型以及骨折的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照Evans-Jensen分型,Ⅰa 6例,Ⅰb 12例,Ⅱa 13例,Ⅱb 9例,Ⅲ4例,逆粗隆型3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38例,Gamma钉9例.结果 术后随访42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7~13个月.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3例,螺钉断裂1例,股骨头切割1例.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优良率达到90.1%.结论 Evans-Jensen Ⅰa、Ⅰb和Ⅱa型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DHS内固定,Ⅱb及Ⅲ型以上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择髓内固定系统如Gamma钉.  相似文献   

6.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波  张伟  付能高  谭东  蒋成  蔚芃 《四川医学》2014,(9):1128-1130
目的 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28例患者资料,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1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9例,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复位及固定满意。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X线片、CT显示寰枢椎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未松动及断裂。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89.3%。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96年9月至200l年9月对12例不稳定(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采用经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Ⅱ型6例,ⅡA型1例,Ⅲ型5例。手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有无内植物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5—2.5h,平均2.0h;术中出血量100—200ml,平均150ml;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3个月,平均12个月;均于6—9个月获得C2/3融合,平均7.5个月;本组未发生上颈椎不稳、神经损伤及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内植物并发症。结论:经颈前路C2/3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Ⅱ型、Ⅲ型Hangman‘‘s骨折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3例外伤所致寰枢椎脱位成年患者,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17~64岁,平均36.8岁;其中横韧带断裂5例,Anderson Ⅰ型齿状突骨折1例,Anderson Ⅱ型骨折11例,Anderson Ⅲ 型骨折6例,均合并脊髓功能障碍.首先行颅骨牵引术力争寰枢椎复位,然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术.植骨面去皮质后,两块自体髂骨半板骨松质面铺于植骨床植骨.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或脊髓损伤,术后随访8~25个月,神经功能获得改善;影像资料显示寰枢椎解剖关系恢复良好,螺钉位置好,术后无松动、断钉,植骨3个月椎体间达到稳定融合.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是一种固定牢固,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按照Jensen骨折分型:Ⅰa型2例,Ⅰb型5例,Ⅱa型8例,Ⅱb型8例,Ⅲ型5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2-20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例JensenⅢ型患者术中出现近端螺钉穿出股骨颈,1例JensenⅡb型患者术后出现钢板松动。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总优良率89.3%。结论对JensenⅠa型、JensenⅠb型和JensenⅡa型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满意;对JensenⅡb型和Ⅲ型患者,不建议首选使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发病过程垂直压缩暴力常致颈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造成颈椎生理前屈消失或弧度减小,受损节段椎间盘受力加大,加速颈椎退变。前纵韧带撕裂虽不直接损伤脊髓和神经根,但由于造成颈椎不稳,加速受损节段椎节的退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手术治疗的54例Hangman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Levine分型标准,I型3例,Ia型4例,Ⅱ型28例,Ⅱa型8例,Ⅲ型11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22~6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高处跌落伤16例,重物砸伤10例。2例出现神经症状。Ⅱ型和Ⅱa型有9例伴有C2、3椎间盘突出采用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植骨及钢板固定;有明显不稳的7例加用后路椎弓根固定;不伴有C2、3椎间盘突出的20例则采用后路固定。Ⅲ型骨折有4例术前复位满意并不伴有椎间盘突出,直接后路固定;另7例均先前路C2、3椎间隙减压植骨钢板固定,其中复位不满意的3例加做C1后弓切除减压,枕颈融合。结果:除3例Ⅲ型外,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颈部疼痛症状全部消失。结论:Levine分型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Ⅱ型骨折有C2、3椎间盘突出而选择前路固定,否则行后路固定。Ⅲ型骨折术前复位完全则可按Ⅱ型骨折同样处理,复位不完全则需先行前路C2、3融合固定,再行后路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17例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行选择性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其中C1、C2骨折伴旋转脱位4例,行C1、C2、C3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6例,按Levine—Edwards分型标准:Ⅱb型2例,Ⅲ型4例,6列均行C2、C3椎椎弓根内固定;Ⅱ型齿状突骨折伴C1不稳定5例,Jefferson骨折2例,行C1、C2椎弓根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17例中,脊髓神经损伤9例,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7例.结果随访5月~3 a,平均2 a 3个月,1例残留颈部疼痛,半年后症状明显减轻,余16例颈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C2、C3获得骨性融合;颈部前屈活动受限2例;1例枕部皮肤疼痛,感觉过敏,经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2月后完全恢复;1例髂骨取骨区感染,占14.2%,经VSD引流,Ⅱ期缝合后治愈.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C级恢复至D级,其余病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大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植骨不融合和颈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选择性的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必要时结合自体髂骨植骨,固定节段少,最大限度保留了颈椎的运动节段,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重视早期颈项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防治,以最大限度恢复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4例Ⅱ型、Ⅱa型及Ⅲ型Hangman骨折病例均行前路前、中柱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其中5例行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C3椎体次全切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其中1例为后路钉棒固定失败的补救手术);7例行椎间钛网重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9~24月(平均18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恢复。全部病例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得到完全恢复,C2骨折线模糊,其中1例C2/3稍过伸位固定,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及钛网下沉高度丢失等现象。结论:应用颈椎前路手术重建颈椎前、中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具有可获得术后上颈椎即刻稳定,并在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及解剖序列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维持理想的复位,获得牢靠的生物学稳定,更适合难复位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对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31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评估患者手术资料、视觉模拟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结果:患者术前、术后7d以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至随访结束,31例患者伤口均为I期愈合,患者椎间融合器均未出现明显的位移以及沉陷,均无假关节形成,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断裂、松动或者脱落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疗效显著,且其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的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1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伴C2~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2~3椎间隙融合、颈前路钛板固定术,其中12例植入cage,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随访2~5 a,平均2 a 8个月,所有病例颈痛症状消失;术后3~6个月C2~3获得骨性融合,3例出现喉上神经损伤,2月后恢复;颈部血肿3例,经清创引流后愈合;1例出现颌下腺瘘,经换药,高压氧治疗后痊愈;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手术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应积极预防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14例,Ⅲ度滑脱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10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19例。经后路采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进行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24~41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内,优2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6%。23例滑脱解剖复位,仅有6例留有Ⅰ~Ⅱ度滑脱。术后第4个月起至末次随访,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固定节段的椎体间复位无丢失,椎间高度无丢失。全部病例椎弓根螺钉及cage位置良好,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断棒,无cage塌陷、松动、移位。结论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能使腰椎滑脱症状改善明显,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对8例Hangman骨折行颈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托外固定3月。结果 8例均获得了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均获得了骨性融合,其中1例出现颈2椎体固定螺钉轻度拔出,无出现椎体移位成角畸形,无切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加重等其它并发症,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内固定可靠,能有效维等理想的复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F-Ⅱ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联合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髓骸摘出,同时行椎间植骨联合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卧床休息6~8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27个月,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86.0%(80%~100%),经X线检查,37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97.6%,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植骨均融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达83.5%。结论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沈明华  叶进湖 《医学综述》2012,18(2):303-30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螺旋CT及其后图像处理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通过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证实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拆,寰枢侧块及椎弓骨折的一般资料。利用三维重建、二维重建、容积再现和表面遮盖法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脱位,并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可疑和误诊2例。螺旋CT均明确诊断,其中C1爆裂性骨折7例,其中2例合并C1、C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7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2例。C2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9例。单纯C1、C2椎间失稳2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1例。枢椎椎体骨折,本组中2例为椎体纵行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在37例寰枢椎骨折病例中,螺旋CT全部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正确率67.5%,其中9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结论应用X线平片诊断寰枢椎损伤有很大局限性,易发生漏检。螺旋CT轴位和多种重建技术各具特色,结合使用可提高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