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正>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指反复发热3周,体温38.3℃,3次门诊就诊或入院3 d后仍未明确诊断的一种疾病[1]。FUO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肿瘤、风湿性疾病、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功能性疾病均可引起老年人发热,但由于老年人机体的生理改变,常表现为不典型的临床症状,本文就老年常见的发热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FUO的认识,降低其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进行探讨的研究众多,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而对于感染性疾病所致老年FUO的研究则更加少之又少。研究证实,感染性疾病是老年FUO最常见的病因[1-4]。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感染,包括常见感染在内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高。1老年FUO常见感染性疾病病因  相似文献   

3.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庞杂,包含了各种感染性、肿瘤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往往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是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影像学标志,给诊治带来极大困难.尽管当代诊疗技术较50年前有了巨大飞跃,FUO依然是全球常见诊治难题. 一、FUO的定义 FUO最早由Petersdorf和Beeson于1961年提出.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100例发热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将FUO定义为:反复发热体温>38.3℃,病程超过3周(包括1周住院时间),经过1周较完备的住院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1].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重要病因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其定义为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38.5℃,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者.FUO的原因复杂,但可概括为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四大类.  相似文献   

5.
如何减少不明原因发热的误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热是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就诊患者中惟一的主诉,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于1961年Petersdorf等[1]提出FUO的诊断标准是:发热热程>3周,体温高于38.3℃,在住院1周后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常规实验室检查而病因不明者.  相似文献   

6.
原因不明发热14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发热期限超过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之为原因不明发热(FUO)[1]。FUO是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我们对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住我科的142例FUO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观察对象:200  相似文献   

7.

发热原因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是指体温在38.3℃以上超过3 周,住院1 周经过常规检查仍不 能明确病因者。导致FUO 的疾病有200 种以上。文章介绍了发热原因待查的诊断思路,从确定FUO、详细的病史、 全面的体检与辅助检查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明原因发热(FUO)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者,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我们对我院近3年来就诊的90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因不明发热 (feverofunknoworigin ,FUO)是内科最常见症状之一 ,病因复杂 ,诊断较为困难。国内对于FUO定义以往不尽一致[1~ 4 ] ,主要是规定体温有≥ 3 8 1℃、≥3 8 3℃及≥ 3 8 5℃ 3种。 1998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统一定义为发热持续 2~ 3周以上 ,体温≥ 3 8 5℃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5] 。发热既可能是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原虫等病原微物生侵入人体后机体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也可能是某些肿瘤、血管 结缔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 ,进一步明确诊断及处理非常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和病因的确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FUO患者的诊断方法和病因。结果212例患者经过血清学、细菌学、体液检查、骨髓检查、组织活检、手术探查,并结合临床经过和试验治疗效果明确临床诊断。其中感染性疾病129例(包括细菌感染91例,病毒感染28例,真菌感染6例,其他4例),非感染性疾病83例(包括血管结缔组织病38例,肿瘤性疾病34例,其他疾病11例)。最后仍有34例患者诊断不明。结论对于FUO的诊断应该尽量获得病原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的诊断依据,感染性疾病、血管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性疾病是FUO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发热待查1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近年来重庆地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待查(FUO)患者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1993—200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符合FUO诊断标准的184例患者资料。结果184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后确诊者157例,确诊率85.3%。病因感染性疾病100例(54.3%),其中结核病30例,占感染性疾病的30.0%。肿瘤性疾病33例(17.9%),结缔组织疾病19例(10.3%),其他疾病5例(2.7%),原因仍未明确者27例(14.7%)。诊断方法学分析常规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是确诊发热待查的主要方法。1999—2003年资料与1993—1998年资料相比,结核病、肿瘤性疾病、Still病比例增加。结论感染性疾病仍是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结核病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在发热待查中也占有相当比例,恶性组织细胞病和Still病是这两类疾病的主要病种。  相似文献   

12.
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持续3周以上,住院1周后仍未明确诊断定义为不明原因发热(FUO).成人斯蒂尔病(AOSD)是以发热为突出表现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以FUO首发的AOSD更易误诊误治.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17例以FUO首发的AOSD临床特点,并与81例非AOSD引起的FUO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感染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 (FUO )的病因中最为常见的病种。其病原体多种多样 ,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较全面地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将为FUO的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1991年 11月~2 0 0 1年 6月间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 10 7例FUO病例中 50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一、FUO的诊断标准发热持续 2~ 3周以上 ,体温数次超过 3 8.5°C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1 ] 。二、一般情况199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共收治因“发热原因待查”而入院的患者 512…  相似文献   

14.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与合理治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61年 ,Petersdorf和Beeson首次提出了原因不明发热(或称发热待查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这一临床概念。由于FUO病因庞杂 ,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临床工作中 ,常有医师将长期发热诊断为FUO ,这是不正确的。经典的FUO是指 :发热持续 3周以上 ,体温多次超过 38 3℃ ,经过至少 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国外对特殊人群的FUO有着特别的定义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阳性者 :体温 >38 3℃超过 4周 ,其中住院患者热程超过 3d仍不能明确病因即可诊断。 (2 )…  相似文献   

15.
其他     
20031280 107例不明原因发热回顾分析/倪 武一刀解放军医学杂志一2002,27(10)一922~924 107例患者,发热持续2一3周以上,体温数次超过38.SC。仅1例最终未能明确诊断,明确诊断率为99.1%。人院后确诊时间为(10.6士12.3)天,为79天。其病因共49种,其中感染性疾病50例,风湿性疾病22例,恶性肿瘤巧例,三者共占总病例数的83.2%。感染性疾病中,各类化脓性细菌感染仍是最常见的病原体(72.0%),其次为结核菌感染(18.0%)。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程越长,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越低,而风湿性疾病病程明显长于感染性疾病及其他杂病。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是FUO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发热原因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疾病谱及临床特点,为FUO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FUO 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FUO的疾病谱构成及临床特点。结果 157例FUO患者中,确定发热原因140例,确诊率89.17%(140/157)。FUO的疾病谱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感染性发热79例(50.32%),结缔组织病29例(18.47%),肿瘤18例(11.46%),其他14例(8.92%)。最常见感染性发热病因前3位依次为布鲁菌病、结核菌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以成人Still病最常见,多见于女性;肿瘤以淋巴瘤、白血病为主,多见于≥50岁患者。结论 FUO疾病谱仍以感染性发热为主,特别是布鲁菌病和结核呈上升趋势。非感染性发热主要为成人Still病和肿瘤。  相似文献   

17.
发热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甚至是患者就诊时的唯一症状。仅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患者,大多可以自行退烧,或在发病2~3 周内出现局限性临床或实验室改变。超过 3 周,即可认为病因不明性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据报道引起FUO的病因超过200种[1,2],对FUO的探索仍然是内科医师面临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而引起 FUO的病变大多是可以治疗的,故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定义、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探讨成人病因不明性发热(FUO)的临床现状。1 定义1961年,Petersdorf和 Beeson首先定义了病因不明性发热(FUO…  相似文献   

18.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中的难题之一.早在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1]通过对100名病人前瞻性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不明原因发热"(FUO)的定义: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持续3周以上,并且在1周的住院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的疾病.这个严格的定义把某些普通的自愈性和自限性疾病排除在外.下面将介绍FUO诊断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9.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指发热〉2W,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我们对符合诊断的84例老年人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发热时间超过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之为原因不明发热(FUO)。FUO是内科常见的疑难杂症。我科对在2003年12月~2006年5月收住的106例FUO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