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物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特色组成部分,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历史久远,对治疗临床腹泻有显著的效果。矿物类中药研究涉及矿物学、地质学及中药学等学科知识,研究难度大,导致矿物药研究人才缺乏,研究进程较植物药、动物药缓慢。目前,有关矿物药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查阅近40年的文献,对临床具有止泻作用的矿物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矿物药在临床治疗腹泻的合理用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更好地挖掘矿物药资源宝库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对主要药学著作的整理发现,记载具止泻作用的矿物药共24味,主要为铁化合物类和铝化合物类。止泻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包括抑菌、抑制肠蠕动、抑制平滑肌收缩、抗炎、抑制胃排空、吸附等方面。临床止泻多为复方用药,应用范围广,包括脾胃虚弱、饮食失调所引起的腹泻,婴幼儿腹泻,胃原性腹泻,多种顽固性腹泻,药源性腹泻,霉菌性肠炎腹泻,糖尿病性腹泻,慢性腹泻,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等。  相似文献   

2.
矿物类中药用于重镇安神治疗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笔者总结了近30年来临床常用安神类矿物药,结合几种典型的精神类疾病,对重镇安神类矿物药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及促进矿物类中药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砷类矿物药的临床应用蕴藏着先人们几千年来的宝贵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极具特色。本文对近30年砷类矿物药的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常用矿物药及其类方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方法以常用矿物药为纲,以抗菌、平喘、改善微循环、降血糖、调节肠蠕动、保护胃黏膜等药理作用为主线,对近年来发表的22篇文献涉及的4种常用矿物药及其7首类方的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石膏、芒硝、代赭石、滑石等4种矿物药及其类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方向由单纯的有无效果研究,转向作用机制的探讨,为矿物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思路。结论某些临床常用矿物药及其类方的研究范围尚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6,(8)
矿物药及含矿物药外用制剂在我国传统医药中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是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极具特色。本文对近20年来含矿物类中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该类制剂在皮肤科、肛肠科、妇科和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广泛应用,效果可靠。本文旨在为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为矿物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承和发扬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6.
镁类矿物药是以镁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的一类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矿物药,其种类较多,在临床运用上一直受到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全权  唐德才 《陕西中医》2005,26(10):1078-1079
钙类矿物药是以钙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份的一类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矿物药,其种类较多,在临床运用上一直受到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矿物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矿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各族人民生存过程中无数次试用、观察、积累的实践医疗经验总结,极具特色。目前,矿物药的治疗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矿物药对多种出血病症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但现代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1970—1990年代。本文对近40年来临床具止血作用矿物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出血病症合理用药、对矿物类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地挖掘矿物药资源宝库提供参考。通过对主要著作的统计,记载有止血作用的矿物药共27味。矿物类中药止血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矿物药的元素分析及相关元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止血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但研究尚不深入和全面。矿物类中药止血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颅脑出血、流产后出血、血崩、子宫出血、血便及外用止血等。  相似文献   

9.
龙骨是古代哺乳动物的化石,是一种较常用的化石类矿物药,现代临床多用其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治疗失眠、焦虑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目前龙骨现行质量标准不够系统完善;除此之外,因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国家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力度的加大,龙骨的临床应用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在对龙骨成分、锻造等分析的基础上,也在进行着龙骨药材的替代性研究。该文综述了化石类矿物药龙骨的现代应用及研究,以探讨化石类矿物药龙骨的现代应用及其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0.
含铜矿物药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单质铜及铜化合物形式存在。钙类矿物药药性多偏寒、酸味、平性,多具毒性,归肝经,主沉降。含铜矿物药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明目、解毒、接骨、息风,还可活血利窍、敛疮、杀虫等功效,临床各科应用具有较好效果。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含铜矿物药的有效成分、药理及毒理,使其应用得到进一步发现,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铝胁迫对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黄芩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待幼苗长至6片真叶时,用0.1、0.5、2.0、5.0 mmol·L-1浓度的铝溶液处理黄芩幼苗,在处理15d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随着铝胁迫浓度升高,黄芩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2.
Y Wu  Z Zhou  Y Xiong  Y Wang  J Sun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84-6, 125
OBJECTIVE: To assay the aluminum content in alum and som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processed with alum, and compare the aluminum distribution of these herbs in blood and brain in mice. METHOD: Aluminum content of the herbs was assayed with spectrophotometry, snd aluminum distribution in blood and brain was assayed with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Aluminum content in alum was found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lum-processed herbs. Aluminum distribution in blood and bra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at equimolecular doses, equivalent to 5.7 mg/kg of metal Al, was studied in mice,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Aluminum distribution in blood and brain in mice is related to the dosages of aluminum administered and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kind of herbs used. All these medicinal herbs do not improve the absorption of aluminum in mice.  相似文献   

13.
浙贝母对免疫原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浙贝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参考Robinette的方法选取25-35g昆明种小鼠,于第1、14天分别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0.5 mg/只皮下注射,观察实验小鼠前列腺组织的大体病理表现。给药组每日浙贝母灌胃,每只0.1mL/10g给药,7天后观察浙贝母对大鼠病理学与血清NO的影响。结果:建模14天后,模型组小鼠前列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湿重增加、组织粘连等大体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则具有较轻的炎症表现,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NO含量亦呈相同趋势变化。结论:运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方法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浙贝母则有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炎症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科属木通比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 :正确认识不同科属木通及其异同 ,指导临床安全高效用药。方法 :不同科属木通本草学、地理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临床、药理、毒理等方面的比较。结果 :①木通主要来源于木通科、毛茛科和马兜铃科 3科植物 ,196 3年版《中国药典》同时收录了木通科木通、毛茛科川木通和马兜铃科关木通 ,以后各版药典则将木通科木通删去 ,仅收录了川木通和关木通。②历代所用木通多为木通科木通 ,未见毒性记载 ,近代则主要为马兜铃科关木通 ,屡见毒性报道。③马兜铃科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 ,毒性大 ,利尿作用有待确证 ,杀菌力较差 ;木通科木通不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 ,安全无毒 ,且有利尿杀菌作用。结论 :临床用木通科木通比用马兜铃科关木通安全。建议药典在修改版中①恢复木通科木通正品地位 ,以正视听 ,还历史本来面目 ;②马兜铃科关木通作为副品使用 ,并严格执行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金果榄为青牛胆属常见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是干燥块根或藤茎。青牛胆属药用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萜、苯丙素、黄酮及挥发油等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应激、抗溃疡等药理活性。对金果榄及其同属药用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其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优化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近30年CNKI数据库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56首方剂,涉及115味中药。方中清热解毒药出现频次较高。基于关联规则筛选出14个常用药物组合(支持度20%,置信度0.9),其中涉及6味常用药物;并提取得到4味高关联度的核心药物组合(30%,0.9)。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剂组方以清热解毒类中药为主;黄芩-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清热解毒利咽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虹  邱筱影  陈其铭 《中成药》2001,23(7):497-499
目的:观察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杀灭效果。方法:内镜确诊HP阳性的慢性糜烂性胃炎90例。治疗组50例口服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2片,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两组病人均服药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对比,x^2=23.87,P<0.01,显著差异。HP阴转:治疗组58%,对照组27.5%,两组对比,x^2=8.37,P<0.01,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较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虎乳灵芝栽培品和野生品脂溶性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虎乳灵芝野生品和栽培品(包括大米和木屑培养)菌核的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化学成分,并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虎乳灵芝大米、木屑栽培品及野生品分别鉴定出11种、10种、14种化合物。主要为烃类化合物,三者共有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二十五烷和三十一烷等,并且二十五烷和三十一烷在大米栽培品、木屑栽培品和野生品中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15.85%、17.36%、16.43%和12.01%、11.58%、19.29%。三者成分差异表现为:大米栽培品含有麦角甾醇、二十九烷;木屑栽培品含有二十二烷、二十三烷、二十四烷;野生品还含有二十四烷、芥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亚油酸乙酯。结论栽培品和野生品的脂溶性成分中含有2,4-二叔丁基苯酚、二十五烷和三十一烷等相同的化学成分,但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虎乳灵芝栽培品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头花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环肽类、甾醇类、挥发油、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保肝、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头花属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头花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