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制备龙胆苦苷纳米脂质载体(GEN-NLC),进行性质表征及稳定性、体外释放情况考察.方法: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GEN-NLC,以粒径、Zeta电位及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固/液脂质的比例、药脂比、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等对GEN-NLC制备工艺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进行稳定性、体外释药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选用0.1%泊洛沙姆188为表面活性剂,药脂比1∶10,液态脂质的比例10%.制备的GEN-NLC包封率(38.19 ±1.61)%,载药量(3.47±0.08)%,粒径(129.9±3.07)nm,PDI(0.264±0.01),Zeta电位(-22.5±0.42)mV.GEN-NLC为球形粒子且呈单分散分布,外观圆整,大小均一,于4℃下放置30 d,包封率、粒径和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在4h时仅释放39.65%,36 h时累积释放量达79.86%.结论:溶剂分散法制备的GEN-NLC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且具备一定的缓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丁香苦苷(SYR)为模型药物,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W/O/W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SYR-PLGA纳米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对纳米粒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SYR用量为10mg/mL、PLGA用量为20mg/mL、poloxamer188浓度为l%、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有机相比例为1∶3,SYR-PLGA纳米粒在透射电镜观察下的形态为类圆球形实体粒子,粒度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33.4±0.97)nm,载药量为(6.01±0.21)%,包封率为(61.1±1.21)%。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以得到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适宜的丁香苦苷PLGA纳米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丁香苦苷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载药系统(SYR-m PEGPLGA-NPs),考察制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SYR-m PEG-PLGA-NPs,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等为指标参数,考察内水相与乳化剂(W1:O)比例、乳化剂种类与浓度、初乳与外水相体积比(W1/O:W2)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优化处方。结果:SYR-m PEG-PLGA-NPs的平均粒径为(87.69±0.39)nm、PDI值为0.1039、Zeta电位(-22.64±1.46)m V、包封率为(49.6±1.52)%、载药量为(11.01±0.39)%,其外观大多呈规则的圆形,部分呈椭圆形。在20天内包封率、粒径等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复乳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SYR-m PEGPLGA-NPs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5.
丁香苦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丁香苦苷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采集血样,固相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Multi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α)=2.655 min,T1/2(β)=16.54 min,AUC=272.32μg.mL-1.min,CL=0.0371 mL.min-1,K12=0.124 min-1,K21=0.0908 min-1。结论:丁香苦苷在体内分布快,起效迅速,消除也快,体内滞留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丁香苦苷解离常数。方法:利用分子型与离子型的吸收度具有一定的差值,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苦苷解离常数。结果:测定化合物的解离常数pka值为(9.63±0.14)。结论:在人体正常生理pH值下,药物大部分以未解离的分子状态存在,利于药物吸收。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紫丁香树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HPLC法测定紫丁香树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6 nm。结果丁香苦苷在0.09375mg·ml~(-1)-1.50mg·ml~(-1)内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9.90%,RSD为2.04%(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丁香苦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RP-HPLC法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色谱柱 :Nova- Pak○RC1 8( 3.9mm× 15 0 mm ) ;流动相 :甲醇 -水 ( 3∶ 7) ;流速 :1.0 m L /min;检测波长 :2 2 1nm;柱温 :2 5℃。结果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为 1.435 mg/g,RSD为 1.2 4%( n=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 ,重现性、稳定性好 ,测定迅速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血浆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对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丁香苦苷单体和丁香苦苷PEG-PLGA纳米粒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40g/L)给予丁香苦苷和丁香苦苷PEG-PLGA-NPs后,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3p97软件分析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浓度在0.01~100.3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250X+16364,提取回收率在85%以上、RSD低于5%。药动学参数表明丁香苦苷单体与丁香苦苷PEG-PLGA-NPs在大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丁香苦苷PEG-PLGA溶液的T1/2α和T1/2β是丁香苦苷溶液的1.58倍和11.46倍,AUC是丁香苦苷溶液的2.40倍,血浆清除率约为其0.42倍。结论:本实验研究数据为进一步研究丁香苦苷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丁香苦苷滴丸剂的工艺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丁香苦苷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提取物与基质配比、料温、基质的配比等方面进行考察,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综合质量3个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优选制剂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根据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以PEG4000∶PEG6000=4∶1为基质,丁香苦苷∶基质=1∶4,药液温度80℃。结论该工艺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丁香苦苷缓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丁香苦苷缓释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在丁香苦苷缓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建立丁香苦苷缓释片的鉴别方法,确定缓释片中丁香苦苷的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重现性好,准确可靠。结论:丁香苦苷缓释片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制备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结果:以包封率为主要的考察指标,优选海藻糖作为冻干支架剂,浓度为0.7%时包封率最高.结论:以浓度为0.7%的海藻糖为冻干支架剂,丁香苦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稳定,且包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丁香贴片中丁香苦苷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香苦苷是丁香叶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分别以氮酮-丙二醇,桉叶油-丙二醇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对以丁香苦苷为主要成分的贴片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药时数据,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丁香苦苷经皮给药后为双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中氮酮-丙二醇组Tmax为5h,Cmax为2.800μg/mL,t1/2Ka为0.393h,t1/2α为1.021h,t1/2β为2.137h,桉叶油-丙二醇组Tmax为7h,Cmax为1.230μg/mL,t1/2Ka为0.482h,t1/2α为2.258h,t1/2β为2.764h。二者与灌胃组比较,体现了经皮给药缓释、长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控制该药物的质量.方法:HPLC梯度洗脱方法测定广炎灵粉针中丁香苦苷A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5μm(4.6mm×150mm-Column),水-甲醇-四氢呋喃(62:3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1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此方法点样量在0.50μg~3.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RSD为0.79%(n=5).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丁香苦苷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丁香苦苷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先天感染DHBV阳性3日龄浙江麻鸭3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拉米夫定组、丁香苦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15天后停药观察5天。在用药前、用药5、10、15天及停药后第5天从腿胫静脉抽取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停药5天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丁香苦苷高、中剂量组的DHBV-DNA含量都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有改善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作用的强弱与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相关。但是丁香苦苷低剂量组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作用。结论:丁香苦苷在鸭体内具有抗鸭乙肝病毒的作用和对DHBV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兰  尹蓉莉  李东芬  赵明琴 《中成药》2012,34(8):1484-1487
目的 对龙胆苦苷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龙胆苦苷脂质体,并对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设计以及单因素考察.结果 确定龙胆苦苷脂质体工艺条件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用量比2∶1;大豆卵磷脂与龙胆苦苷用量比25:1;磷酸缓冲液pH7.0,超声时间10 min,温度40 ℃;3批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69.78%,平均粒径为183 nm.结论 逆相蒸发法制备龙胆苦苷脂质体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测定丁香苦苷的油水分配系数lgPapp为0.082。结论:丁香苦苷亲水性较好,脂溶性较差,可能会影响丁香苦苷的吸收,故丁香苦苷宜选择静脉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氮酮、丙二醇对丁香贴剂中丁香苦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透皮促进剂对中药丁香贴剂中丁香苦苷的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运用HPLC法对丁香苦苷进行含量测定,对氮酮、丙二醇及二者按不同比例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结果:氮酮、丙二醇单独使用均对丁香苦苷有促透作用,氮酮促透效果较强,二者混合使用渗透促进效果更佳,说明氮酮在促进丁香苦苷的渗透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丙二醇发挥了协同作用。氮酮和丙二醇合用体外透皮速率J可达68.516mg.cm^2.h^-1。结论:氮酮与丙二醇合用可促进丁香苦苷的透皮吸收,可作为本贴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自制丁香苦苷缓释片进行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6只健康家兔随机按照交叉试验方案设计,禁食12 h后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剂(受试制剂T)和普通片剂(参比制剂R),于不同时间点在家兔耳缘静脉取血,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丁香苦苷药物浓度,利用统计矩原理和可信区间法计算相关的药动学参数及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2.6%,对比于受试制剂Tmax显著延长,峰形平缓;90%置信区间分别为AUC0-t:115.25%~144.44%,Cmax:51.33%~78.53%。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试剂做比较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随月份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30∶70)等度洗脱,测定了紫丁香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期的不同空间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空间的紫丁香叶中的丁香苦苷含量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紫丁香叶药材的生产、质量标准研究和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