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联合蜂针治疗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联合蜂针治疗,对照组1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中药联合蜂针治疗逆转胃癌前病变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联合蜂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益胃颗粒口服联舍蜂针治疗,对照组1予益胃颗粒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辩证中药联合蜂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健脾理气化瘀方探求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4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多潘立酮、标准量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伴恶性贫血者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治疗两个月后评定疗效及观察相关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虽均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及理化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张晓斌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81-1082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化瘀解毒法结合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2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中药(党参、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白芍、沙参等)健脾益胃,化瘀解毒,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2%。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6)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辨证分成三型予健脾养胃中药加减,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总有效率达9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9%.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而且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清胃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胃中药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健脾、益气、养胃中药。治疗;对照组用维酶素片治疗。结果:治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健脾益气养胃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胃复春片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2.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胃胀、纳呆、胃痛、乏力、嗳气等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上述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60例患者全部经胃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健脾和胃消食汤内服配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单纯内服健脾和胃消食汤。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养胃清热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养胃清热化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治疗2个疗程共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胃黏膜病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胃黏膜病理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吗丁啉、阿莫西林口服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主要临床症状微分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健脾温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确诊慢性胃炎患者依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6例给予中医益气健脾化瘀法,对照组6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1%、7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益气健脾化瘀法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HP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丽珠得乐胶囊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两组HP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化瘀清幽汤治疗HP感染性慢性胃炎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在观察治疗疗效的同时探究胃粘膜病理改变因由。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将胃复春作为阳性对照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与健脾清热化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健脾清热化瘀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无论从病理疗效还是症候疗效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均未恶化以及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法能够有效恢复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腺性形态,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3组各26例。针药组采用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中药组单纯使用补肾健脾化瘀方剂,针灸组单纯采用针灸,嘱三组患者均外出晒太阳。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针药组起效快,其次是针灸组,单纯中药组起效最慢,多在第3疗程开始。[结论]补肾健脾化瘀方剂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地互补短长,见效快,疗程短,持续时间长,作用全面、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对照组:40例予西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2.5%(P<0.05)。治疗组病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阴活胃合剂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益气活血法和传统纯西药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西药治疗后另给予健脾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p清除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为76.92%,治疗组Hp清除率为37.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8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都可自行恢复,两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清除患者Hp,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对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养胃化瘀汤治疗,9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3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86%。[结论]养胃化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胶体果胶铋、黄连素片、维酶素片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2月。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89%(95%CI=78.62%~99.16%);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0%(95%CI=54.02%~85.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37 8,P=0.015 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组间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5.596 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其收益为OR=0.29(但95%CI跨过1),NNT=5(95%CI=2.6~5 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