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SDS-PAGE对不同产地及质量枸杞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薇 《光明中医》2011,26(5):917-918
目的探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定性鉴别不同产地及不同质量枸杞的方法。方法用不连续系统SDS-PAGE法对不同产地及不同质量的枸杞进行鉴别。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质量的枸杞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有相似性及区别性。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对不同产地及不同质量的枸杞鉴别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别乌梢蛇及其5种常见伪品红点锦蛇、黑眉锦蛇、滑鼠蛇、灰鼠蛇、赤链蛇。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研究。结果:紫外吸收光谱法中,正品乌梢蛇与其伪品的石油醚浸出液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峰峰形、波长及吸收峰数目均有一定差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乌梢蛇及其伪品的电泳结果也有一定差异。结论: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均可用于乌梢蛇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建立龙胆苦苷免疫检测方法,需合成龙胆苦苷(GTP)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方法将琥珀酸酐与龙胆苦苷中的羟基进行反应,再利用混合酸酐法将龙胆苦苷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形成龙胆苦苷-载体蛋白人工抗原,进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红外光谱法(I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鉴定人工抗原,结合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测定人工抗原的偶联比率,并免疫小鼠,最后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结果 IR、UV和SDS-PAGE法检测结果均表明龙胆苦苷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TNBS结果表明GTP-BSA(免疫抗原)和GTP-OVA(包被抗原)偶联比分别为9∶1和6∶1,间接ELISA结果表明免疫小鼠血清中抗龙胆苦苷抗体效价均达到1∶12800以上。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并鉴定了龙胆苦苷人工抗原,为龙胆苦苷免疫分析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1)
目的:合成芒果苷人工抗原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经典高碘酸钠法,将芒果苷(mangiferin,MRn)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白蛋白(OVA)相耦联合成MRn的人工抗原和包被原。用紫外扫描的方法测定其耦联比,并免疫动物,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芒果苷抗体的效价,采用间接竞争ELISA(ic ELISA)法鉴定芒果苷人工抗原(MRn-BSA)的免疫原性。结果:MRn-BSA的耦联比为6∶1,ic ELISA实验结果表明,4只人工抗原MRn-BSA免疫的小鼠均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1∶4 000以上,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μg/m L。结论:该方法成功合成了MRn的人工抗原,并且在免疫小鼠的血清中产生了针对MRn的抗体,为下一步芒果苷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相应免疫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清开灵注射液中大分子杂蛋白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三氯乙酸沉淀结合双缩脲法初步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杂蛋白的浓度,再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杂蛋白的分子量。结果:清开灵注射液成品中杂蛋白的分子量在3~7 KD之间。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检测清开灵注射液中的大分子杂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刺五加注射液的过敏性,筛选刺五加注射剂中的致敏物质。方法:采用体内外方法同时评价刺五加注射液的过敏性,将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方法进行改良,应用改良后的方法,以随机选取的三批刺五加注射液经冻干浓缩后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抗原,进行对大鼠的PCA试验,结合致敏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内外组胺量判断刺五加注射液的致敏性,采用PCA试验对致敏批次的刺五加注射液的致敏部位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三批刺五加注射液中,有一批可引起大鼠产生阳性蓝斑过敏反应,致敏大鼠细胞组胺量升高,经PCA试验初步分析,醇沉部位可引起阳性过敏反应。结论:临床上出现的有过敏反应的某些批号的刺五加注射液可引起大鼠产生过敏反应,但由于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临床用药缺乏合理性,未能将收集到的所有临床上发生过敏反应的刺五加注射液的过敏性检出,临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中,应考虑I型变态反应的存在,其致敏物质可能是由于刺五加注射液生产工艺中醇沉不完全,导致大分子物质残留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首次合成并鉴定马钱苷(loganin)人工抗原,为进一步制备马钱苷单克隆抗体,建立相关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马钱苷免疫原(loganin-BSA)和包被原(loganin-OV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鉴定马钱苷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马钱苷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经MALDI-TOF-MS检测,马钱苷与BSA偶联成功。竞争抑制曲线表明,血清中的抗体可与马钱苷产生特异性结合,血清抗体效价在1∶40 000。结论成功合成了马钱苷人工抗原,为马钱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价和动物体内药动学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大黄酸人工抗原,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大黄酸人工抗原,将大黄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相偶联。用紫外扫描法鉴定大黄酸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通过间接竞争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通过间接竞争ELISA鉴定抗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别用间接竞争ELISA和HPLC检测大黄中大黄酸的含量。结果 2只新西兰兔产生的多抗血清效价在1∶64 000以上,其中,2号兔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为0.09 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兔抗血清测得大黄中大黄酸含量为(0.026±0.001)%,HPLC测得大黄中大黄酸含量为(0.027±0.000)%。结论本研究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大黄酸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为建立大黄酸免疫亲和色谱分析技术和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苷抗原的合成以及抗血清成分的制备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药物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黄芪苷与牛血清白蛋白采用高碘酸钠法进行交联,鉴定方法为紫外扫描和SDS-PAGE法;经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产生抗血清,采取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经紫外扫描和SDS-PAGE法证实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交联,ELISA法在新西兰兔体内检测出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抗血清,抗血清效价为1:8000。结论:经高碘酸钠法黄芩苷抗原合成成功,其为黄芩苷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ELISA法快速检测黄芩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工抗原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世斌  李江伟  苏幼红  吕芳  张富春 《中草药》2008,39(10):1525-1527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的偶联方法,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工抗原。方法通过偶联物透析液的颜色变化、紫外图谱、红外扫描图谱及动物免疫试验来鉴定制备的人工抗原。结果HSYA-BSA人工抗原在紫外扫描中表现出HSYA和BSA的特征吸收峰;在红外扫描中HSYA-BSA具有HSYA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和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产生抗HSYA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效价可达1∶3 200;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BSA和HSYA的结合率是1∶50。结论通过直接偶联法成功制备出具有免疫原性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水针剂,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方法:采用浓配法制备水针剂,热压法灭菌。以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的物理稳定性,以含量测定、有关物质为主要指标考察小针剂化学稳定性。结果:所研制的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小针剂可耐受热压灭菌,并且高温、光照实验和30℃加速实验显示注射剂粒径均匀,电位稳定,含量和有关物质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制备工艺简单,终端灭菌方法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五加生化胶囊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11批五加生化胶囊的进行分析,5HP-MS色谱柱,载气He,流速1.0 mL· min-1,进样量1μL,分流比1:20.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辅助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m/z 30~600.采用Chemstation和Nist05a谱库.结果:分析了11个批次的五加生化胶囊,建立了五加生化胶囊GC-MS的指纹图谱,确定了7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其中6个色谱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 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11批五加生化胶囊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五加生化胶囊的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该指纹图谱可作为五加生化胶囊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稳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输液中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方法: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配制头孢米诺钠溶液,分别于配制后的不同时间点以HPLC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观察溶液的物理状态和pH值变化。结果:头孢米诺钠在0.10~2.0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在室温(25℃)条件下,4 h内主成分及有关物质含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观察的4 h时间内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复制致敏组和哮喘组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脾脏DC的表达。结果:致敏组DC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致敏小鼠脾DC表达明显增加,但哮喘小鼠DC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碘酸钠法合成芍药苷免疫抗原PF-BSA和包被抗原PF-OVA,并通过紫外光谱检测芍药苷成功与BSA/OVA偶联。小鼠经PF-BSA免疫后,体内可产生抗芍药苷抗体,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证明其免疫小鼠所得抗体效价达 1:12 800,半数抑制浓度为0.791 mg·L-1,且与黄芩苷等9种中药小分子交叉反应极低。芍药苷人工抗原的合成及抗体的获得为建立ELISA和研制免疫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木糖醇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木糖醇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缺木糖醇的阴性对照样品无干扰;最小检测限为2μg;高温、酸破坏和碱破坏条件下稳定,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降解,重现性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将破坏性试验中的降解产物与主斑点分离,可用于木糖醇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代娜  刘新宇  方玲 《中医药学刊》2014,(9):2255-2258
目的:分析经前方中的挥发油成分,并探讨其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经前方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8个色谱峰,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反式茴香脑(68.1%),其次为藁本内酯(12.1%)。结论:通过经前方挥发油GC-MS成分比较分析;提示藁本内酯和反式茴香脑可能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揭示经前方的效应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的人工完全抗原,为制备桔梗皂苷D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NaIO4)氧化法分别合成桔梗皂苷D免疫抗原(PD-BSA)和包被抗原(PD-OVA)。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用动物免疫法测定其抗原性;并融合后筛选阳性孔。结果:薄层色谱法显示PD与BSA/OVA偶联成功;用合成的PD-BSA免疫小鼠后可使小鼠体内产生抗PD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融合可得出阳性孔。结论:成功合成了PD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可用于下一步P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相应免疫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的超滤膜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水提液超滤过程污染机制,为中药膜分离技术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模拟的方法,以超滤膜过程中通量变化、膜污染度、成分截留率、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等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复方中小分子药效物质和共性高分子物质的超滤行为及相互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小檗碱和栀子苷PS5K超滤膜透过率在90%以上,淀粉、果胶、蛋白质3种高分子物质的截留率为100%;但模拟溶液中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存在造成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透过率大大降低,膜污染和膜通量衰减加剧;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吸附行为也因为高分子物质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结论:黄连解毒汤复方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是造成超滤膜污染和药效物质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淀粉和果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对人工流产不全的效果。方法:将316例人工流产吸刮术后不全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清宫组给予二次清宫治疗,对照组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清宫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1%(86/106)、52.3%(55/105)和93.3%(9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和清宫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清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清宫组、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9.3±2.6)d、(10.3±3.4)d和(13.6±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少于清宫组和对照组,清宫组治疗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清宫组、对照组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27.6±4.4)d、(34.5±5.6)d和(36.8±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明显少于清宫组和对照组,清宫组治疗后月经复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人工流产不全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治疗后的月经恢复较再次清宫及中药组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