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托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在现代医学中都能找到其相对应的措施 ,也易于理解 ,托法在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中属于一种重要的手段。《外科精要》指出 :凡为疡医 ,不可一日无托里之法 ,脓未成使脓早成 ,脓已成使新肉早生 ,气血虚者托里补之 ,阴阳不和者托里调之。托法是中医外科治则的法宝 ,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扬1 托法的治疗原则1 1 托补法 :根据外科疮疡正气内虚的不同 ,给予扶助气血 ,调其营卫 ,托毒外出。肿疡毒势旺盛 ,正气不足 ,不能托毒外出 ,脓肿已成 ,熟而不溃 ,根盘散漫 ,难以溃破 ,治疗托里透脓 …  相似文献   

2.
消、托二法治疗妇科瘀血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人以血为用,因经、孕、产的关系,女性在发病上多有致瘀的机会,故血瘀是妇科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病机,其致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见出血、疼痛、瘕等症.治疗上以前人提出的"活血化瘀"为大法[1].然临床上见妇人因瘀血致病者,或因手术创伤,留而成瘀的同时气血受损,或因病深日久体虚,或因内伤七情,肝郁而脾伤,故在瘀血证的基础上易合并"正虚"之证,此时单用活血化瘀法以攻邪则正气更虚而瘀血难消,难以获效.消、托二法是中医外科内治法的常用法则.消法的主旨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亦即用方药使有形之邪得以消散,见血瘀者以和营化瘀.托法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邪外出[2].消、托二法合用以治瘀血内留而正气已虚之证,既寓攻邪实之意,又有扶助正气以加强攻邪之功,使邪去而正不衰,正气足则邪实更易消散.笔者在临证时辨证运用消、托二法治疗妇人瘀血证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科,遵循“以消为贵”这一治疗法则,使外疡内消,不但能缩短疗程,还能避免手术之苦。《疡科纲要》说:“治疡之要,未成者必求其消,治之干早,虽有大证而可以消散于无形……胖疡治疗总以消散为第一要义”。运用内消法治疗外疡,是中医外科之特长,现将个人在临床和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仅供自学中医或初搞中医外科临床的青年同道作参考。所谓“消法”就是用消散药物,使初起的外疡得到消散,这是一切外疡初起的治法总则,此法适用于尚未成脓的肿疡。  相似文献   

4.
<正>消、托、补三法为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总则,分别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的阶段。补托法以补为主,以托为次,用补益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正如《外科精义》所载:"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托毒法治疗粉刺、脓耳、阴疮属正虚邪恋证者取得  相似文献   

5.
托法是疮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而托里解毒法又是托法中一种法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是一种补正祛邪法则。此法常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身热绵绵,精神倦怠面色少华,纳差运迟,脉数无力等证。最常用一个代表方是《外科正宗》中托里消毒散,其方组成:人参、白术、黄芪、茯苓、白芍、当归、川芎、银花、白芷、甘草、桔梗、皂角刺。功用是补益气血、托毒消肿。用来治疗疮疡体虚邪盛、脓毒不易外达者。  相似文献   

6.
内消疗法运用于外科疾患之我见湖南民间中草医药研究所(410003)眭勋华主题词疮疡/中医药疗法内消是外科临床上对肿疡的一种主要疗法,使肿疡消散于无形,也是一种避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的积极措施之一。随着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内消疗法已超越了肿疡范围,广泛地...  相似文献   

7.
“托”法是中医外科治疗疮疡的三大内治原则之一。如何活用托法 ,紧扣创面证侯病机变化 ,改变病所正邪对比 ,促进病情向愈 ,是提高治疗慢性感染创面疗效的关键。我们通过临床实践 ,针对创面的主要病理变化 ,辨证施治 ,把“托”法的指导思想应用于创面外治处理 ,极大地提高了外治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率 ,促使创面愈合。  “托”法 ,即“托里透脓”之法。《外科启玄》说 :“托者 ,起也 ,上也 ,”以补益气血 ,扶助正气 ,使正气能托毒外出则为托里 ;以引毒外出 ,使邪有出路则为透脓。慢性感染创面乃属中医“外疡”之中后期 ,病情复杂 ,病程漫长…  相似文献   

8.
肿疡是尚未化脓或正在酿脓阶段外科炎症的总称,在日常临床上占着很大的病例数。笔者在1963年8月至1964年8月,共治疗各种类型肿疡509例,其中442例获得内消,39例仍化脓切开,另有28例因路途偏远,未经追访。我们在内消处理上,不论内治、外敷,首先明确形成肿疡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营卫不和、气血郁滞所致;施治方面,则以患者素禀强弱所现的邪  相似文献   

9.
"消、托、补"三法在治疗女性炎症性不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托、补"三大法则是中医外科内治法的总纲。笔者认为盆腔附件的炎症同样可将其视为内疡内痈之列而援用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作为指导分期治疗女性炎症性不孕的治则纲领,既可规避宫外孕,又可促进受孕。"消法"应用于炎症性不孕的炎症急性期或慢性炎症的活动期,以及慢性盆腔炎瘕积聚形成而正气未虚者,此时以正盛邪实或邪气鸱张为病理特点。"托法"用于炎症性不孕症的邪气未清,正气已伤,而湿热邪毒,稽留于胞脉之系,缠绵难却,正气无力抗邪外出;或素体本虚,又感邪毒,病症反复而迁延者。"补法"是在前消、托两法的治疗基础上,湿热瘀滞等均已清除,炎症及其炎性物均已吸收,病情向好,已具备受孕条件的阶段而运用,此三法能进一步促进人体生殖机能,提高受孕机率。  相似文献   

10.
<正> 消法是肿疡初起的大法。古人对疮疡的治疗,素来主张“以消为贵”。如王肯堂认为,“痈疽之证,发无定处,欲令内消于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以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药”,所以“内消”是肿疡治疗的首法。它可使疮疡消散于初起,截断其化腐成脓,溃烂破损,结痂愈合的转化过程,亦可防止邪毒入脏入腑呈现恶逆之症而危及生命,实有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11.
王左治疗急症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王左教授中医急症学术思想。概括了其"治病之要领,贵在扶正气"、"扶正调气血,生命长久安"、"祛邪勿忘毒,正气乃得复"、"师古不泥古,衷中亦参西"等学术思想,能够切实指导临床应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田芬兰教授谈中医治疗“非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梅 《天津中医药》2003,20(4):17-18
非典的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毒、瘀4个方面。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故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之法;恢复期以正虚为主,则治以益气、养阴、润肺、健脾之法。并提出中医预防“非典”,除了主张“避其邪气”(远离传染源),还非常强调增强人体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的辨证目的就是辨病位、辨虚实、辨寒热、辨病势。治疗就是根据病位,以归经选药,根据虚实,或补虚或祛邪,根据寒热,或选温药温之,或选寒凉药清之,根据病势,选择适宜路径扶正、祛邪而去,本质上就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配伍组方就是将这一治疗思想具体贯彻在某方中,所以配伍原则就是治疗原则。中医的辨证目的、治疗原则、配伍原则是一脉相承的连续思维,都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这一提炼清晰阐释中医科学内涵,方便教学,是一种更为世界接受的语言表述形式,有助于促进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4.
总结探讨姜良铎教授运用从状态辨治“湿毒疫”的方法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理论及经验。探讨疫毒损伤正气、气不摄津、化生湿浊、湿毒化热、痰瘀凝滞、阻络痹肺等基本病机以及疫毒循三焦膜系袭染他脏的转化病机特点,结合患者胸部CT辨识疫毒盛衰、肺部实阻程度,结合外周淋巴细胞辨识肺卫功能强弱,结合氧合指数辨识宗气盛衰,结合舌脉辨识病情进退,结合其他脏腑传变的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辨识脏腑功能,综合分析患者当前病机,总结当前状态并施治,注重时时固护正气、扶正祛邪,才能及时截断病势取效。对于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可从邪弱正盛或正虚邪恋的状态来辨治。从状态辨治开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古今医者从气、痰、风、火、虚、瘀不同致病因素对中风急性期的病机进行阐述总结,采用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同病异治"思想。然而这些病理因素在致病过程中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痰热腑实等。治疗当祛风、清热、顺气、化痰、开窍等以治其标;次当治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气,气血两虚则气血兼补,久以持之本。中风急性期即为急证,多为实证,故需明确诊断,辨证施治,治疗万勿延迟,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可生搬硬套,方能提高疗效,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6.
张云鹏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验撷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张云鹏教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认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是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治疗时应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张震  李浩 《北京中医药》2020,(2):104-108
老年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群体,其具有五脏皆虚、真邪相攻、情绪波动的体质特点。在本次疫情中,“湿”“毒”“虚”相互兼杂,中医辨治应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主体,兼顾少阳枢机。结合对住院老年患者的临证体会,将本病辨治分为四期七证加以论述。初期多毒伏膜原、中焦受困,或湿毒犯卫、游溢经络,或毒陷少阳、枢机不利;进展期多湿毒化热、熏灼气分,或湿毒化热、入营伤血;危重症期多邪盛正弱,甚或内闭外脱;恢复期可见气阴两虚、湿毒余留。治疗应“重视湿邪”“贯穿解毒”“兼顾体虚”。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相对其他患者既有病机病性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临床既有专病专方的论治,亦应区分进行个性化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归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理因素与热、毒、湿、痰、瘀、虚有关,且常兼夹为患。中医药对于小儿RMPP的治疗仍以内治法为主,治疗上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或清热化痰,祛瘀通络;或清热利湿通络;或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祛痰通络。与中药穴位贴敷、拔罐疗法等外治法配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9.
正气不足,痰毒内蕴、本病再发,则"体更虚,毒更深"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理。"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法,贯穿始终,初期多以痰凝结滞为外在表现,加之体虚毒陷,故治疗上当以化痰散结为主兼顾扶正、解毒;肿块渐消后,可酌减化痰散结之力,然体内毒邪仍未清除,故可加重解毒之力并辅以活血行气之药使祛邪不留瘀;邪去毒减后,则将治疗之重点用于扶助正气,固护卫表,解毒之力渐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病因、诊断、治疗三个层面探讨邪概念的内涵,认为邪或从外来、或自内生,均是与正相对待而伤正为害的因素。邪从“审证求因”诊断而来,与现代医学的理、化、生物致病因素不可等同;所谓祛邪治疗也决非单纯排毒杀菌,而是对机体抗邪反应综合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