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门静脉性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兹就我院内科本病住院患者450例略作分析。发病情况发病情况:门静脉性肝硬化佔内科住院总人数的3.17%,佔肝脏病总人数的27.24%,前者比国内朱氏、金氏、趙氏、孙氏等报告的1.98—2.63%较高。后者比1958年我们统计的53.4%较低,因近数年肝炎流行,佔肝病总数的较多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防止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复发及肝硬化的有效途径。方法: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二组,通过肝细胞膜保护剂(益肝灵)治疗和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对照80例,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NA阴转后,即停止用药,治疗组继续服用益肝灵药治疗半年,随访五年,统计两组患者肝炎复发率和肝硬化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炎复发17.5%(14/80)肝硬化2.5%(2/80);对照组,乙肝复发70%(56/80),肝硬化15%(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HBcAg阴性,病毒复制病例的治疗,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VA阴转后,采用益肝灵延长治疗半年可以有效防止肝炎复发及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1964—1980年16年间住院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病人147例和肝癌54例进行分析,探讨肝炎与肝硬化、肝癌之关系。肝硬化147例中有明确肝炎病史者59例(占40.1%),肝癌54例中有明确肝炎病史者10例(占18.5%)。有明确慢性肝炎病史的病例中病理检查显示门脉性肝硬化7例,坏死后性肝硬化三例,肝细胞癌4例。27例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其中10例阳性(占37%)。  相似文献   

4.
肝炎肝硬化83例并发血液学异常骨髓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患者作血常规检查.同时行骨髓穿刺获得骨髓涂片,进行瑞氏姬氏复合染色,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血液学异常的肝炎肝硬化83例,骨髓象改变有5种不同类型:脾功能亢进58例(69.9%)、缺铁性贫血21例(25.3%)、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2.4%)、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1.2%)、骨髓增生异常症1例(1.2%)。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液学异常原因较多,将骨髓穿刺术作为常规检查之一,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检查于1902年Kelling氏最先应用于临床。1910—1914年Jacobaeu氏报导本法对肝硬化、梅毒、Pick氏病、肿瘤转移及结核性腹膜炎等有很大的诊断价值。Ruddock氏报告2500例之腹腔镜检查结果,认为本法之诊断准确率可高达93.6%,而临床相应的诊断准确率仅为61.4%。Benidict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胎肝细胞(FLC)悬液输注治疗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炎的肝硬化(肝硬化)等报道转多,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曾对90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FLC悬液输注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治疗组90例,年龄30—50岁者占80%,包括慢活肝29例,淤胆型肝炎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10例。慢活肝重型9例及肝硬化21例。对照组50例,年龄30—59岁者占72.4%,包括慢活肝24例,淤胆肝2例,慢活肝重型3例及肝硬化21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我院1972年~1989年住院的96例肝癌和80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γ—GT、ALP检测结果,对两组病例的γ—GT/ALP活性比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组γ—GT均值及γ—GT/ALP活性比值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提示γ—GT/ALP活性比值对肝癌与肝炎后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79年12月起,我们按照省核糖核酸治疗肝病协作组规定标准,应用核糖核酸(RNA)治疗3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初步小结如下: 病例选择 按照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任意选择门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病人计30例。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14例、失代偿期5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1岁。凡血清r—球蛋白>20%或/及A/G比例倒置者拟定为治疗对象。  相似文献   

9.
丙型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7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20例各类乙型肝炎及肝癌抗—HCV、HCV—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重叠丙型肝炎78例,重叠感染率10.8%,其中肝硬化、重症型肝炎和肝癌重叠感染率分别占15%、17.86%和16%,较急、慢性肝炎(7%、5.1%)高。重叠感染者中HBeAg阳性率(9.38%)较单纯HBV感染者HBeAg阳性率低(28.35%)。提示了丙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是肝炎慢性化—肝硬化—肝癌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丙型与乙型肝炎重叠可抑制HBV的某些标志,降低HBsAg血症。  相似文献   

10.
肝掌、蜘蛛痣做为肝病慢性化的标志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已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皮肤血管瘤在慢性肝病中的发生率迄今未见报道.本文检查慢性肝病73例,其发生率为64.38%。为引起重视现报告如下。资料来源对1986年9月~1987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病患者随机抽查125例。其中亚急性重症肝炎4例,急性肝炎4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5例,肝硬化16例,其它肝病3例(含肝癌2例,Budd—chiari综合征1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分型按1984年南宁会议标准确定,肝硬化及其它肝病依临床  相似文献   

11.
54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546例肝炎后肝硬化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肝炎肝硬化年龄主要分布在31 ̄60岁,男女比例为4.31:1;单纯乙肝后肝硬化430例,占78.8%,乙肝重叠其他肝炎病毒84例,占15.4%;肝炎反复发作较不发作发展为肝硬化的时间明显缩短;胃镜检查发现84.1%的肝炎肝硬化患有食管胃静3工张,B超声显示7.9%的肝硬化患脾体积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重症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共15例住院病人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_1治疗观察,治疗后60%以上病例食欲增加,黄疸减轻,腹水消退,血小板上升;80%病例谷丙转氨酶下降,患肝性脑病2例意识转清。重症肝炎病人存活率为87.5%(7/8),慢活肝及肝硬化病人治疗好转率为71.0%(5/7)。并对前列腺素E,治疗肝炎多方面肝保肝作用及治疗副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计算MELD评分,同时计算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并按是否存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MELD均值(17.02±8.23)分,C—T—P均值(10.29±2.51)分。出现严重并发症共98例(87.50%)。随访3个月病死率为28.57%,1年病死率为32.29%。分组比较:ALB对3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77),Cr值对1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124),其他各生化指标MELD、C—T—P评分以及并发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48)。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预后判定,应综合MELD及C-T-P评分进行。  相似文献   

14.
普美显是2011年刚刚获得批准进入国内使用的一种新型肝脏高特异性MRI对比剂,其临床使用和应用报道较少。本文以肝硬化结节为研究对象,通过MRI平扫、普美显增强扫描及病理、随访结果,探讨普美显在肝硬化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行MRI平扫诊断为肝硬化结节的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8岁~65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15例,血吸虫性肝硬化4例,先天不良性肝硬化1例,所有病例均经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胆结石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6年346例肝硬化患者胆石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并以肝炎并胆石症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肝硬化患者并胆石症发生率为36.7%明显高于肝炎组11.1%。肝硬化患者并胆石症发生率与年龄,肝硬化病因,血清胆红素有关。胆结石位置以胆囊为主(55.9%)。结论肝硬化易合并胆结石;年龄、肝功能受损程度影响胆石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较常见,但有关老年人肝炎后肝硬化,目前报道不多。为研究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30例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进行总结性分析。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我院1997年—1998年7月间收治的住院确诊的60岁以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老年组),与...  相似文献   

17.
1965年2月~197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病人425例,其中住院死亡者100例,死亡率为23.5%,据Brick氏报导死亡率为31%,而国内统计多数在14.5~16.1%,我院叶氏等统计1958~1963年海南地区肝硬化死亡率25%,可见海南地区肝硬化死亡率似较国内其他地区略高。本组100例中,经病理证实者36例(其中尸检14例,活检22例),经手术证实者17例,共53例,其余47例系根据1965年消化系学术会议意见,具有典型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而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对115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有并发症者93例(81%),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51例(443%),MOF者死亡26例(509%)。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及MOF,死亡率高,临床上宜尽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肝炎肝硬化36例的胃粘膜病变,占肝炎肝硬化患者的92.3%,以失代尝期肝硬化为著。胃粘膜病变Hp感染率为80.6%。探讨了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理及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尿路感染的特点,对我院1975年1月至1995年9月收住重型肝炎和肝硬化3507例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等检测观察。结果发现有80例(2.28%)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证实为尿路感染,其特点有:①男45例,女35例,年龄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