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性,2岁1个月。因间歇性阴道流血5个月,乳腺结节3个月,腹部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体格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无多毛,双侧乳晕着色,双侧乳腺可触及1.5 cm×1.5 cm×1 cm结节,心肺无阳性体征,右侧中下腹局限性膨隆,可扪及一约13 cm×10 cm×9 cm肿块,边界清楚,质地中等,可左右活动,无压痛,腹水征(一)。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5 cm×1 cm×1 cm肿物,右侧腹股沟区可见  相似文献   

2.
 女,14岁,学生。因发现双乳肿块半年余,于1995年1月17日就诊。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双侧乳腺有多个黄豆大小的肿块,无红、肿、痛和乳头溢液,后双侧乳腺迅速增大。患者尚未初潮,家中无乳腺肿瘤病病史。体检: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双乳呈球形膨隆,皮肤高度紧张,部分区域静脉怒张,乳头未发育,无溢液,左乳肿块约13.0×12.0㎝2,右乳肿块约16.0×15.0㎝2,均呈多个结节,占据整个乳腺,质地硬、边清,有一定活动度。锁骨上及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提示:乳腺纤维腺瘤,部分细胞有异形。于1995年1月24日在插管全麻下予双侧乳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呈结节状,结节大小不等,小如黄豆,最大约8.5×8.5×6.0㎝3。病理报告:双侧乳腺多发性巨纤维腺瘤并局灶性癌变。术后未予放疗、化疗。随访6年余,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岁。1965年7月513以左乳腺肿物1年,局部切除39d为代主诉就诊于我院。患者于1964年6月被发现左侧乳头外上方有蚕豆大小结节并日渐增大,结节质硬、活动度可、无痛、表面皮肤正常。1965年5月2813于外院门诊切除,病理诊断为乳腺乳头状囊腺癌。患者无肿瘤家族史,发育良好。体格检查: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双侧腋下均可扪及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2岁,右乳无痛性肿物1年余.查体:双侧腋前可及直径约3cm肿物,质地韧,边界清楚.右乳外上象限可及如m×3cm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楚.右侧腋窝可及肿大淋巴结,约2cm×2cm,质地硬,活动度差.乳房皮肤无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术式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切除右侧副乳组织,术后辅以盐酸吡柔比星+紫素化疗,同时行放射性治疗.病理检查:副乳淋巴结内乳腺化生性癌转移,3/5.腋窝淋巴结内乳腺癌转移,1/15.免疫组化:ER(+-),PR(+-),CerbB-2(+),CK7(++).诊断:乳腺化生性癌,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性类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86岁.主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于2010-09-01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既往史:26年前曾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病理示乳腺单纯癌(图1A),肿瘤直径1.0 cm,淋巴结阴性,当时未行受体检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20余年.5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无肝炎、糖尿病史.患者性格谨慎、敏感,无吸烟、饮酒嗜好.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均无肿瘤病史,其女儿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左侧腮腺癌.查体:发育正常,体型消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25岁, 未婚未育。2020年11月体检时, 于左乳1点方向距乳头2 cm处超声探及1.1 cm×0.8 cm低回声结节, 边界清,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血流信号丰富(BI-RADS 4a类)。患者既往史无特殊, 其祖母因肾透明细胞癌去世, 父亲患有嗜铬细胞瘤, 母亲身体健康, 家族中无其他传染病和遗传病史。2020年12月18日于我院乳甲外科行超声引导下左乳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侧乳腺神经内分泌瘤, G1(图1)。2021年1月25日转入我院肿瘤中心。27日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检查示, 左乳术后改变, 双侧乳腺实质密度欠均匀, 实质内未见确切占位征像及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DG)代谢异常增高灶;胰腺实质内多发稍低密度结节状及团块状占位, 伴FDG代谢异常增高;肝实质内散在稍低密度小结节, 伴FDG代谢异常增高;盆腔少量积液, 左侧附件区囊实性混杂密度影伴FDG代谢异常增高, 不除外肿瘤性病变可能。内镜超声...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4岁,因腹胀纳差2个月,消瘦1个月入院。月经规律,G2P2。查体:一般情况差,贫血貌,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可疑,可触及不规则结节,质硬,活动,无压痛。盆腔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区可触及结节状肿物,左侧直径约10 cm,右侧直径9 cm,活动欠佳,子宫直肠陷凹触及形状不规则质硬结节,直径约13 cm。B超及腹部CT提示:盆腹腔多发结节状肿物,腹水。CA125:45 U/mL。开腹探查见:腹水500 mL;大网膜和肠管表面多个实性、结节状肿物,表面较光滑,大小2~8cm不等(图1);子宫正常大小,肿瘤表面种植;双侧卵巢肿物,左侧10 cm×6 cm×6cm,右侧8 cm×6 cm×5 cm,均为实性,表面不规则,结节状,包膜破裂(图2);膀胱正常。遂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双侧卵巢肿瘤,浸润卵巢表面,右侧卵巢包膜破裂,左侧卵巢包膜完整,大网膜肠管肿瘤种植,切开肿瘤见切面囊实相间,以实性为主。常规病理切片示:切片见大量蜂窝状组织,由梭形细胞束组成,呈编织状态排列,伴有轻度至中度多形性,细胞密集区核分裂像≥10个/10HPF,可见黏液样变性(图3)。免疫组织化学:SMA(+)(图4)、Vimentin(+)(图5)、Myoglobin(-)、S-100(-)、广谱CK(-)。病理诊断:双侧卵巢平滑肌肉瘤,黏液样变性,大网膜肠管转移瘤。术后给予顺铂和表阿霉素辅助化疗。术后2个月B超提示复发,随访7个月后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8.
岳颖  李德昌  任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415-2416
患者女性,8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伴疼痛1周。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位于同一水平;乳房皮肤未见橘皮样改变及红肿,浅表静脉无扩张;左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处可扪及大小约为1cm×1 cm的肿物,质地中等,活动欠佳。遂切除全部肿物送病检。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1,男,57岁,于2010年2月无明确诱因出现颈项区疼痛,夜间为重.入院查体:颈椎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明显受限,颈后压痛、叩痛阳性,无放射痛,四肢各肌群肌力V级,肌张力不高,四肢深、浅反射正常存在,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s征(-).  相似文献   

10.
 乳腺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 ,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0 .12 %~ 0 .5 % ,占乳腺肉瘤的 10 %。可发生在 18~ 5 2岁 ,国外是 17~ 75岁 ,平均 4 4岁。现报道 1例。  患者 :女 ,4 7岁。乳房包块伴疼痛 1月。查 :右乳房外下向限触及 3cm× 2cm肿块 ,活动、质中、轻压痛。行右乳包块单纯切除术。术后送检标本 :约 2cm×1.5cm肿物 1个 ,有部分包膜 ,切面灰黄、颗粒状、质韧。镜下 :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 ,侵及或包绕受压小导管 ,使其减少 ,甚至消失。病理性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标记 :CK(- )、Vim (± )、LCA (+ + + )、CD2 0 (+ + )、CD45RO(+ )、CD3 (- )。病理诊断 :(右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B细胞来源 )。  讨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少见 ,可以是单侧发病 ,也有约 1/4双侧性。临床与预后 :比瘤通常表现为乳腺肿块 ,生长较快 ,偶而伴有发热、触痛等症状 ,而较突出的症状是肿块上方皮肤常呈青紫色。多数病例的病变首先局限于乳腺内 ,后发展为播散性病变致患者死亡。患者身体他处可能已累及 ,乳腺内病变...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为导管癌和小叶癌,乳腺原发性上皮-肌上皮癌极为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以左侧乳房肿块3d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每侧约180ml,无皮肤红肿、破溃,无酒窝征或橘皮样变,  相似文献   

12.
1 病案摘要 例1.患者女,14岁。因全身多处皮下结节一月余2002年12月18日本院就诊。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双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约0.5 cm~1.0 cm,颈前、左乳腺、右腰季肋部触及5个皮下结节,直径约0.5cm~2.0cm,无红肿触痛,质硬、活动、界清。行右颈淋巴结及右腰部皮下结节活检,病理报告:脂肪组织中小圆形细胞恶性肿瘤结节;免疫酶标;EMA+,CEA+/-,LCA-,CD20-,CD45RO-,ACK-。提示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胃镜+活检病理为低分化腺癌,间质淋巴管见癌栓。经行腰椎CT检查提示L3椎体骨破坏,胸腹CT提示肝转移,双侧胸水、腹水。骨髓活检提示骨髓内见转移性癌细胞。诊断胃癌Ⅳ期。于2003年1月5日死亡。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7 岁,因发热 3 周,查体见盆腔包块 1 个周,于 2016-08-29 入 山 东 大 学 附 属 山 东 省 肿 瘤 医 院.4 年前因子宫腺肌病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子宫腺肌病(图 1).于 2016-08 无诱因出现午后发热,最高 38.5℃C,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心悸,无恶心呕吐,伴下腹坠胀痛,有右下肢疼痛,无水肿,无腰骶痛.于当地卫生所行退热治疗,效果差.前往平阴县某医院就诊,门诊行腹盆腔 B 超示,子宫部分切除术后,双卵巢下方囊实性包块,建议进一步检查.未行任何治疗.患者于 2016-08-24 至济南市某医院就诊,门诊行腹盆腔 B 超检查示,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双侧卵巢可见;双侧盆腔囊实性包块,假性黏液腺瘤可能性大,术后包裹性积液感染不完全除外.行 CT 检查示,(1)双侧肺多发结节,考虑多发转移瘤可能;(2)右肺尖磨玻璃样密度影;(3)双肺下叶纤维灶;(4)盆腔多发占位,建议穿刺活检;(5)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肝多发小囊肿;结合病史:子宫次全切术后所见.  相似文献   

14.
乳腺恶性淋巴瘤属临床少见疾病,而同期双侧乳腺恶性淋巴瘤更为罕见。现将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5岁,住院号:918558,入院前五个月无意中发现双乳有数个大小不等结节,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伴乏力、倦怠、无低热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巨大副乳腺伴破溃感染临床罕见,本院2010年5月收治该病例1例,经积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左侧腋前肿块2年,右侧腋前肿块4个月伴破溃感染1周”于2010年5月25日人院。患者2005年因双侧巨乳行巨乳缩小术,术后双侧乳头坏死,术后6个月余发现左侧腋前肿块,初为核桃大小渐增大至拳头大小,2007年1月行左侧腋前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副乳腺。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7岁,因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而到我医院就诊。甲状腺彩超示:左侧甲状腺0.8 cm ×1 cm低回声实性改变,伴有微小钙化( TI-RADS 分级:4a级);颈部Ⅳ区可探及肿大淋巴结,大小2.0 cm ×1.4 cm,皮髓质分界不清。该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为了明确诊断,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检查,病理回示:怀疑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拟行手术方式为“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颈部Ⅳ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探查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并液化坏死,Ⅳ区淋巴结呈干酪样坏死的异常改变。遂改行“左侧甲状腺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左侧颈部Ⅳ区淋巴结活检术”,Ⅳ区淋巴结取活检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回示:Ⅳ区淋巴结肉芽肿性炎症改变(结核特征性病变)。术后进一步行 RT-PCR 检查,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常规病理回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癌转移(2/5);Ⅳ区淋巴结肉芽肿性炎症改变,考虑结核性病变。术后给予患者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和抗结核治疗。术后随访43个月至今,无复发转移迹象。  相似文献   

17.
杨颖  胡崇珠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3):1474-1474
患者男,86岁,主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于2010年9月入院.专科查体:右乳头乳晕缺如,右前胸壁可见纵行陈旧手术瘢痕,右前胸壁、右腋窝未及肿物.左乳晕深面可及一约2.5 cm×1.5 cm×1.0 cm质硬肿物,左乳头固定、无内陷,左腋下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直径0.8 cm~2.5 cm,均活动,无融合.既往26年前曾行右乳癌根治术,病理示:单纯癌,淋巴结无转移,未行受体检测及辅助治疗.乳腺彩超:左乳晕区探及1.7 cm×1.1 cm低回声结节,形规边清,周边可见血流信号.于2010年9月9日行左乳肿物切除术,冰冻切片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遂行左乳肿物扩大切除术+左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1病案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发现左乳肿物50余天,于2007年12月24日入院,肿物3cm×3cm大小,无痛,无皮肤外观改变。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心脏查体(-)。腹软,肝脾未及,腹水征阴性,四肢活动不受限。超声检查左乳多发低回声结节,双乳腺增生并乳管扩张,不除外乳腺癌,于入院第3天行左乳腺肿物切除术,肿物3cm×3cm大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示左乳浸润性癌,故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在乳腺结节(临床不可扪及、经超声检查发现并考虑为良性疾病的低回声实性肿块称为乳腺结节)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对2 468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其中892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和乳腺X检查与乳腺癌检出率的关系,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诊治乳腺结节的价值。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分析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与病理结果的关系,乳腺癌检出率与乳腺结节直径、超声BI-RADS分级及患者年龄的关系,以及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不同BI-RADS分级乳腺结节的乳腺癌检出率差异。 结果892例乳腺结节患者共完全切除1 626个乳腺结节,检出乳腺癌16例,占1.8%(16/892)。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6.0%(5/84)比1.4%(11/808),χ2=6.685,P=0.010];亚组分析显示,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者[2.4%(9/370)比0.5%(2/438),χ2=5.831,P=0.016)。乳腺超声BI-RADS 2级患者未检出乳腺癌;乳腺超声BI-RADS 3级患者中,乳腺结节直径≥1.5 cm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1.5 cm者[5.4%(3/56)比1.1%(6/565),χ2=3.917,P=0.039];乳腺超声BI-RADS 3级且乳腺结节直径<1.5 cm组中,年龄≥40岁者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者[2.3%(6/256)比0(0/309),χ2=5.259,P=0.022];乳腺超声BI-RADS 4A级患者乳腺癌检出率与年龄及乳腺结节直径无关(χ2<0.001,P=1.000; P=0.162)。在本组患者中,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评估为BI-RADS 4A级者,其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2、3级患者[12.3%(9/73)比0.5%(1/212),P<0.001]。 结论乳腺结节直径及患者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检出率的因素。临床上对于超声BI-RADS 3级且直径≥1.5 cm或直径<1.5 cm但年龄≥40岁的乳腺结节患者,可以考虑微创活检;超声BI-RADS 4A级者应积极活检。乳腺超声联合X线检查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5岁,未婚.因"发现右乳腺肿物4个月"于2004年2月3日入院.4个月前查体发现右侧乳腺肿物,偶有痛感,无乳头溢液.检查:双侧乳腺不对称,右侧乳房饱满,无橘皮征,乳头无凹陷.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可扪及一约8 cm×7 cm×5 cm大小肿物,质较硬,无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可.右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为右侧乳腺实性占位恶性待排除.遂行右侧乳腺肿物单纯切除术并冷冻病理检查.术中见肿物质脆,血供丰富,边缘欠清,包膜不完整,切除送检.术中病理示乳腺恶性肿瘤,改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CT检查发现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