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中有若干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吸是用量或服用方法不同,因而治疗作用不同。这种灵活多变一是根据邪之深浅,如桂枝汤或温覆发汗,或服后顺其自然,氤氲而解;或如挡一方,汤丸两法,同法蓄血,急病急治用之以汤,缓病图之以缓,治之以丸。二是根据正邪之盛衰,如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若邪盛正气不虚,各运用常规之法与量,若正气略有不足,或邪气太盛,则调胃承气汤”少少与微服之“,小承气汤加大服用量至一升。另外,  相似文献   

2.
孙敏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3):242-243
《松峰说疫》为清代医家刘奎代表作之一,此书上承《内经》运气学说,下宗吴又可《温疫论》等疫病名著,不仅论温疫,且论杂疫与寒疫。在治法上有其鲜明特色,本文通过对《松峰说疫》中治疗方法的介绍,试探讨其治法渊源及特色。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完整体系,后世林亿等人为之作序,认为"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阐释论述,著作之多,如充栋汗牛不胜枚举,然《伤寒论》言简意深,脉证字简、辨证明晰却意蕴深长,历代医家多见解各异。论其急证,当为承气汤证,急下承气一证,总有六条,阳明、少阴各三急下,多认为阳明属实,急下实邪,少阴为虚,急下存阴。少阴三急下,其意义尤为深远,内含理法奥妙,仍待后世发掘。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有若干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只是用量或服用方法不同,因而治疗作用不同。这种灵活多变一是根据邪之深浅,如桂枝汤或温覆发汗,或服后顺其自然,氦负而解;或如抵挡一方,汤丸两法,同治蓄血,急病急治用之以汤,缓病图之以缓,治之以丸。二是根据正那之盛衰,如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若邪盛正气不虚,各运用常规之法与量,若正气略有不足,或邪气大盛,则调胃承气汤"少少与微服之",小承气汤加大服用量至一升。另外,理中丸、匹逆汤都有一方两法之用。《伤寒论》中的一方两法或多法体现出方药中所蕴含的规矩和方圆。  相似文献   

5.
攻下祛邪是明末医家吴又可《温疫论》中的重要学术思想,其"下后诸症"是攻下法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认识和理解《温疫论》攻下学术思想,本文从下后顺证、下后再下证、下后虚证三个方面总结《温疫论》中的"下后诸症",探讨吴又可对使用下法后所见各种症状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温疫论》、《伤寒温疫条辨》、《疫疹一得》、《温病条辨》四部书中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了古代医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本文研究一定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而有价值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条文,认为以痞满燥实坚之程度与有无分辨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之法有失偏颇。热与实,是区别三承气汤证的两大要素。大承气汤治疗大热大实证,小承气汤治疗小热小实证,调胃承气汤治疗燥热初结而未实证。三承气汤的应用要点是:把握使用时机、区别病机差异、动态调整用量、严格掌握煎服法。  相似文献   

8.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同时提出了“杂气”与“疠气”这两个概念。后世不少医家以为“杂气”、“疠气”名异而实同,相延至今,似成定论,近年出版的《温疫论评注》、《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亦然。笔者通过重温《温疫论》,认为吴氏所论仅在阐其异,并未言其等,所谓“名异实同”实非吴氏本意,有必要重新认识。现根据原文中有关内容,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每览《温疫论》,常被所载方后注中“加姜煎服”、“生姜煎服”、“水姜煎服”“姜枣煎服”等煎服法所困惑。有些明明是《伤寒论》之方,如白虎,承气之类,但是有性氏却以煎服法的不同异于仲景。更有甚者,方中已用干姜,而方后仍注“水姜煎服”。细考全书,载方凡33张,竟有17张与姜有缘。是单纯的调和药性?抑或别出心栽,另有用意?百思而不得其解。适验之临床,茅塞始开,真谛稍悟,似有所得,颇觉吴氏于此并非画蛇添足,却是匠心独具,堪可与其善用下法相提并论。爰就《温疫论》生姜  相似文献   

10.
漫谈达原饮     
达原饮,原名“达原散”。载于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字又可)所著之《温疫论》一书。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瘟疫大流行,遍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吴又可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当时瘟疫流行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著成了《温疫论》一书,并创制了达原散、三消饮等名方。《温疫论》是中医论治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第一部专著。书中首先提出了瘟疫病的病因学说,即“戾气”说。认为瘟疫不同于伤寒,也不同于一般由于时令不正所引起的“时行”病。时行病不会形成大流行,而瘟疫会引起大流行,即所谓“沿门阖户,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瘟疫是感染“…  相似文献   

11.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面透彻,用药精准效佳,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订广温热论》为清末民国医家何炳元(廉臣)所编。原书《广瘟疫论》为清·戴天章取明末吴有性《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而成,此书曾经后人改名《温疫明辨》。1878年陆懋修予以删补,改名《广温热论》。1914年何氏在该书基础上重新订正,故改名《重订温热论》(以下简称《重订》)。戴氏《广瘟疫论》渊源于吴又可,又使其  相似文献   

13.
吴鞠通在仲景承气汤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承气方剂,扩大了承气诸法的治疗范围,丰富了下法的内容,现被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试探讨吴氏承气汤类方的现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著名的医学家。所著《温疫论》是专论温疫病辨治的一部重要著作。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对温疫的病因、病理、感染途径、症状、治疗等各个方面,悉心研讨,探微索奥,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见解,较之前人有许多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吴氏的温疫治疗观,对后世温病学家的影响尤为深远,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仅就吴氏的温疫治疗观略作探讨,谬误之处,希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5.
李亚飞 《中医学报》2020,35(9):1812-1816
《温疫论》认为瘟疫以疫气化热为主,热邪与正气交争于内,使身体出现一片热象。疫气虽有半表半里、传表或传里、表里分传等传变,但治法皆以驱邪外出为本,分别用疏利法、散法、吐法、泻下法、表中里三消等法,邪去则诸兼症自然平复。针对虚实夹杂者,灵活采用攻补兼施法,鼓舞正气祛邪。达原饮、白虎汤、托里举斑汤、大承气汤、三消饮是最常用的方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既有表证发热、浑身酸痛,又有里证腹胀便秘、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则"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这符合《温疫论》中疫邪多表里分传,邪气郁结化热、伤阴、致瘀、表里之气阻隔的进程。汗法、下法作为"导引其邪打门户而出"的治本法也被一线普遍使用。《温疫论》强调忌用大剂量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寒凉药,一则妄伐脾胃之生气,二则犹"扬汤止沸"。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不可过用苦寒性滞之药。  相似文献   

16.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剂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制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荆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刺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有性治疫经验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吴有性临床经验最有特色的治法即对温疫病的治疗运用下法(承气汤之类)及开达募原法(达原饮,三消饮之类)进行论述,认为其对温疫病兼夹证的治疗及疫后调理等方面的临床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开三焦辨证之先河,立温病复阴之大法,多为世人称道.然其对承气法之运用,亦堪称一代宗师.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部分:一、古方赋予新意《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之出,实如吴氏所说,"远追《玉函经》","学步"于《温疫论》,取法乎叶氏医案,但现其对大、小,调胃三承气汤之运用,可见吴氏集诸家之长,却不拘古人之说,尤重辩证,立论切当,机圆法活,赋古方以新意.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所著《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经典名著.吴氏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库全书·医家类》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往往只是引用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的"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稍加说明,一直没有深入探讨.实际上,吴氏能够检校《四库全书》有其特殊机缘,且其受益于《四库全书》不仅仅是得以阅读了《温疫论》,更在于四库医书编纂者"以王刘(笔者注:即王履、刘河间)二家为宗"的学术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