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热是骨折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1]。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究其原因乃术前创伤或手术本身造成人体组织受损、瘀血内蕴、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所致,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小柴胡汤处理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骨折术后患肢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运用自制黄芪消肿汤内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七叶皂苷钠静滴,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肢肿胀程度及非感染性发热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黄芪消肿汤可显著改善四肢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桂芝  李小玲 《光明中医》2012,27(2):373-374
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热一般在术后1~4天,多数为中度发热(38℃左右),少数表现为高热或低热[1].我科对2010年1月~12月60例骨折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应用中医理论实施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疗效。方法:8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在术后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组,n=40)或加用七叶皂苷钠(对照组,n=40)治疗,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胀改善情况和非感染性发热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合并非感染性发热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消肿汤治疗骨折术后肿胀并发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术后肿胀并发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静滴,实验组给予服用黄芪消肿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第3天开始,实验组的肿胀程度逐渐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肿胀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消肿汤可辅助治疗四肢骨折,在术后快速消除肿胀,改善非感染性发热情况,且使用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骨伤科无菌手术后1~5天患者常见临床症状 ,多为中度发热(38℃左右) ,但少数患者亦会出现39℃以上的高热 ,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觉 ,我们用清热饮处理此类发热 ,有积极意义。1995年10月~2000年12月 ,笔者采用自拟清热饮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91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182例全部为骨伤科闭合性损伤后行手术治疗 ,术后出现发热的病例。排除体温调节中枢损伤、使用激素及其它可影响体温药物、其它器官感染的病例、伤口感染病例(如有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作伤口感…  相似文献   

7.
术后发热是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西医认为其是由于术口感染、短期吸收热及肺部炎症感染等原因所致。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将术后发热归属于"伤后发热""内伤发热"范畴。现代医学将术后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本文旨探讨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中医证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清解合剂治疗骨科术后发热42例临床观察常州市中医医院(213003)蔡忠新关键词术后发热,清解合剂发热有内外虚实之分,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病人的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38℃左右),亦有高热出现,然均属于中医内伤虚热范畴。临床上多给予抗感染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黄芪消肿汤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温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芪消肿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发热持续时间与肿胀消退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体温得到有效的降低,肿胀消除,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发热患者非常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发热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感染性,有非感染性;中医学认为发热有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对于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是许多医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本文介绍一例长期发热患者的治疗,一波多折,过程艰辛,最终运用清暑益气汤治疗而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理中汤加味,对照组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口服。结果:治疗组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体温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中汤加味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发热是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但骨折后的发热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骨折后的非感染性发热体温一般低于38℃,不超过39℃。而感染性发热多伴有血象的变化,白细胞数量增高,同时伤口处有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提示感染的存在。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无菌术后1-3 d患者的常见症状,究其原因乃术前创伤或手术本身造成人体组织受损、阴阳失调、气血紊乱,术后一般为中度发热(38 ℃)左右,西药治疗效果不著,而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常能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清骨散加减治疗外科术后持续性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1]。近年来,笔者采用清骨散加减治疗外科术后发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治疗74例,其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8岁。其中骨外科手术43例,阑尾切除术4例,胆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方法:应用血府运瘀汤加减辩证论治。结果:52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该方法能有效的治疗妇产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相似文献   

16.
郎晏权 《光明中医》2016,(11):1530-1532
目的分析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行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6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静滴七叶皂苷钠治疗,研究组予以黄芪消肿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及非感染性发热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各术式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术式非感染发热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肿胀程度,并缩短发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术后发热一般由感染引起,但也有术后3天发热不退,白细胞及分类正常,查无感染迹象,此时应用抗生素效果欠佳,我们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剖宫产术后非感染性发热3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对应服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对照组40例仅冰敷头部或酒精拭浴处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发热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2天治疗组体温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使用西关正骨协定处方辨证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可降低术后发热程度,减少发热天数,有利于病人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术后服用麻黄升麻汤,对照组术后给予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体温变化、退热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发热峰值出现在术后第2天,此后各组体温均值逐渐下降,治疗组体温均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退热疗效相比,治疗组为84.8%(28/33)、对照组为50.00%(17/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为67.6%(23/3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降低体温峰值、缩短术后发热时间,改善患者寒热错杂的临床症状,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路越  张焱 《河北中医》2016,(2):235-23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肛肠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85例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对其服药前后疗效、起效时间、解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低热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高热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 d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中、高热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降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退热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