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抗原靶向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肿瘤抗原基因通过合适的途径在体内表达,打破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耐受状态,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助于机体清除肿瘤,目前较成功地用于体内表达肿瘤抗原的途径有通过重组病毒载体、利用成纤维细胞介导、直接注射多核苷酸疫苗等。通过这些途径表达的肿瘤抗原增强了肿瘤细胞原先低下的免疫原性,使机体重新建立起对肿瘤的免疫监督功能,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类物质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抑制其生长 ,防止复发和转移。近年来 ,随着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肿瘤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有多种瘤苗进入了临床试验。一、肿瘤免疫与免疫逃逸 机体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抗原致敏的T细胞只能特异地杀伤、溶解带有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并受MHC限制。激活T细胞需双重信号 ,T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后 ,提供第一信号 ,共刺激因子B7等为第二信号。CD8 CTL细胞在TH细胞辅助下活化后除直接杀…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抗原性是肿瘤免疫学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免疫学家们对肿瘤细胞是否表达与正常组织所不同的抗原及其能否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诱发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揭示肿瘤抗原的本质问题。关键原因乃是受限于人们对肿瘤的发病学以及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 18 93年Coley第一次利用细菌提取物诱发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研究到现在 ,人们已经基本明确机体在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免疫调节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在此基础上 ,研究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肿瘤疫苗已经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手段。肿瘤疫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它免疫调节细胞治疗和预防肿瘤 ,与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有所不同 ,肿瘤疫苗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识别和免疫排斥主要依赖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T细胞的激活是通过识别细胞表面MHC…  相似文献   

5.
黏附分子与肿瘤免疫逃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细胞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基因的突变等原因,表达一些新的抗原。这些新抗原作为“非己”物质,可以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但是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对自身表面抗原的修饰及改变肿瘤组织周围的微环境来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与攻击,这就是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免疫以T淋巴  相似文献   

6.
肿瘤抗原研究与肿瘤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抗原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这年来利用肿瘤特异怀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克降作为筛选“探针”,已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一些肿瘤抗的,大体可分为肿瘤细胞表达抗原、组织分化抗原及其它。这些肿瘤抗原及其基因的鉴定,尤其是对MHCI类分子上递呈的相应抗原肽的阐明,对进一步研究肿瘤免疫分子机制,发展肿瘤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核酸疫苗能诱导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由于肿瘤抗原大多数是属于自身抗原,因此。打破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是肿瘤疫苗必备的前提条件.提高疫苗的免疫效能是抗肿瘤核酸疫苗发展的关键目标。本综述描述近期在抗肿瘤核酸疫苗的设汁中有关优化抗原表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茆勇  华东 《癌症进展》2012,10(6):537+546-537,546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重要机制。迄今为止无法了解肿瘤特异性抗原,因此自身能够躲避机体免疫细胞的攻击,或者机体存在免疫应答缺陷或免疫抑制,使得肿瘤细胞逃避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在这个过程中,协同刺激信号和其依赖的协同刺激分子及其调节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发全  张积仁 《癌症》2001,20(7):778-778
由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癌基因突变或异常糖基化 ,肿瘤细胞出现新的抗原或隐蔽抗原暴露;肿瘤细胞破坏或肿瘤治疗引起的抗原刺激,均可引起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 ,导致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 [1] 。通过检测肿瘤病人外周血中肿瘤标志物或免疫应答产物 ,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分离肺癌病人血清中能够特异地识别肺癌膜蛋白免疫识别分子 ,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监视与杀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现象。迄今已发现多种机制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肿瘤细胞及肿瘤抗原本身的改变,如肿瘤细胞MHC或共刺激分子缺如、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减  相似文献   

11.
肿瘤基因工程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特异抗原通过与自身MHC分子结合并共表达于细胞表面而被T细胞所识别,在其它识别信号如复合刺激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下,激活CTL、巨噬细胞等,从而对肿细胞产生免疫排斥与杀灭作用。以肿瘤细胞作为疫苗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为预防和治疗肿瘤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 ,正常的免疫应答赋予人体抗御感染 ,识别自我与非我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 ,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肿瘤细胞是人体的变异细胞 ,只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 ,尤其是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 ,就能将肿瘤细胞清除。免疫治疗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手段 ,提高、抑制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最终达到纠正紊乱、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与生俱来的 ,它的形成并不需要抗原刺激 ,能广泛地针对多种抗原 ,是免疫应答的基础 ,但特异性不强 ,对某种特定抗原…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引起肿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抗肿瘤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瓶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中显示出广阔前景。肿瘤免疫原性低,不能引起机体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是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之一。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本文将系统总结近年来肿瘤疫苗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肿瘤基因疫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肿瘤细胞能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AA)。TAA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为肿瘤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肿瘤基因疫苗以TAA为攻击靶点,诱导机体产生TAA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能够刺激宿主产生TAA特异性抗体和能溶解肿瘤细胞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并获得对相应肿瘤的免疫保护能力。接种肿瘤基因疫苗的小鼠能够排斥同种移植瘤的形成,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的肿瘤抗原负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致敏DC可以有效地增强其抗原提呈能力,所制备的肿瘤抗原DC疫苗回输体内后可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和其他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已发展了多种针对DC负载肿瘤抗原的方法,有些方法已被应用到了人体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肿瘤-睾丸(CT)基因可产生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生成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体液和(或)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很有前景。现综述CT基因的研究进展、命名规范、数据库、分布情况、抗原表达及识别,并对研究中许多未知问题进行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被CTL识别并靶向杀伤,但肿瘤仍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并不是旁观者,可调控肿瘤的生长,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因此,靶向基质可治疗肿瘤.肿瘤抗原缺失体(antigen loss variants,ALV)是肿瘤遗传不稳定性形成的抗原缺失肿瘤细胞群体,不能被CTL识别和杀伤.因此,ALV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也是免疫治疗肿瘤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三、免疫抗癌疗法的分子基础免疫抗癌疗法旨在用免疫制剂特异地识别和破坏癌细胞而尽量保持健康组织少受损害。生产这种免疫制剂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能找到肿瘤特异的抗原。但迄今仍很少发现有哪一种肿瘤表达性质完全不同于同类正常细胞的表面抗原。已发现许多癌细胞表达的是肿瘤相关抗原(TAA),这些分子尽管并非特异地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却以比它们在正常的相应细胞上更高的水平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这些TAA可归为6类:胚胎性抗原、与生长有关的分子、癌基因产物、病毒性抗原、分化性抗原和组织特异性抗原、个体特异的抗原。这些TAA…  相似文献   

19.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通过T细胞抗原受体(TCR)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由MHC分子呈递的肿瘤源性多肽,其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是通过识别肿瘤细胞MHC I类分子结合并呈递的多肽。研究表明:CTL识别的多肽常由8~9个氨基酸组成,多肽的呈递受MHC分子等位型的限制,不同的MHC分子具有不同的等位型特异的多肽结合基序(peptidebinding motif)。FBL-3是B6小鼠(H-2~b)源由Friend病毒诱导的小鼠白血病细胞,灭活FBL-3免疫B6小鼠可诱导FBL-3特异CTL产生,从而建立FBL-3特异的免疫应答,保护小鼠免受FBL-3的致瘤性。因此,实验中根据H-2D~b多肽结合基序和Friend病毒gag基因序列,预测出7个可能编码FBL-3抗原多肽的片段。根据预测的结果人工合成了7个九肽(gag1-gag7)。实验结果显示:合成多肽免疫B6小鼠可诱导多肽特异的CTL产生,但用体外实验方法不能诱导初次免疫应答;FBL-3特异CTL可以杀伤gag3,gag5致敏的靶细胞EL-4(H-2~b),但体内实验表明gag3,gag5不象FBL-3一样,它们体内免疫后不能建立有效的抗FBL-3肿瘤免疫效应。表明预测的7个多肽可能不是FBL-3的肿瘤抗原。文中讨论了多肽抗原性预测的复杂性和可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FBL-3肿瘤抗原的研究:Ⅱ.从多肽池中分析肿瘤抗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是通过识别肿瘤细胞MHC I类分子结合的肿瘤源性多肽.为分析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及肿瘤抗原的多肽性质,本文选用FBL-3肿瘤细胞,用pH3.3的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间隔24~36小时多次酸洗肿瘤细胞,以获得MHC I类分子结合的多肽,并分析酸洗液中多肽混合物的肿瘤抗原性,以及RP-HPLC分离的部分收集液多肽的肿瘤抗原性,为FBL-3肿瘤细胞抗原的确定提供基本数据.结果表明:酸洗法能有效获得肿瘤细胞MHC I类分子相关的多肽抗原,肿瘤细胞多肽抗原的分离、纯化、HPLC分析以及抗原性鉴定是肿瘤抗原性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