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心脏康复运动联合宽胸气雾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肺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85例既往未参与过心脏康复运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剔除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两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专业治疗师指导下给予高强度间歇运动,运动形式为有氧负荷踏车...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功能与运动后血压反应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运动后血压反应的关系。方法:对53例EH(EH组)患者及42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检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系统进行亚极量运动负荷试验,于运动前、达亚极量负荷后即刻及休息 6 min后测定血压。结果:除2例患者运动前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被除外,其余患者均完成试验。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在对照组及EH组均显著升高(对照组:P<0.05,EH组: P<0.01),且 EH组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舒张压仅EH组显著升高(P<0.01);运动后6min两组的血压较运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H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运动后舒张压差值与FMD%呈显著负相关( r=-0.809, P<0.01),但收缩压与 FMD%无相关关系( r=-0.296, P>0.05)。结论:运动可使EH患者血压升高,但很快恢复;运动后收缩压升高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关,而舒张压升高与之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低强度有氧-抗阻运动治疗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康复运动组(n=15),对照组接受血透常规护理,康复运动组除血液透析外,接受为期12 w中低等强度有氧-抗阻运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KDQ)、健康调查量表...  相似文献   

4.
间歇运动对老龄小鼠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间歇游泳训练对老龄小鼠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白鼠分为成年对照组、老龄对照组、老龄无负荷间歇运动组、老龄递增负荷间歇运动组、老龄无负荷运动与递增负荷间歇运动交替组.10 w训练结束后48 h在安静状态下处死,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测定.结果 老龄无负荷运动组和交替运动组MDA含量[(1.39±0.03),(1.36±0.05) nmol/mgprot]较老龄对照组MDA含量[(1.49±0.08) nmol/mgprot]下降(P<0.05),无负荷运动组SOD活性[(5.33±0.08) U/mgprot]较老年对照组[(5.23±0.05) U/mgprot]高(P<0.05),交替运动组SOD活性[(5.39±0.07) U/mgprot]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无负荷运动组和交替运动组CAT活性[(1.59±0.06),(1.71±0.07) U/mgprot]较老年对照组[(1.44±0.03) U/mgprot]显著增高(P<0.01);无负荷运动组CAT活性较负荷运动组高(P<0.05).负荷运动组GPX活性[(67.93±1.67) U/mgprot]较老年对照组[(66.03±0.58) U/mgprot]高(P<0.05);无负荷运动组和交替运动组GSH-Px活性[(72.03±2.53),(75.54±4.22) U/mgprot]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间歇运动能延缓骨骼肌衰老,但不同形式的间歇运动引起骨骼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与中等强度耐力运动(MI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62例T2DM患者被随机分为MIET组(n=21)、HIIT组(n=23)及对照(CON)组(n=18)。CON组无运动介入,MIET及HIIT组则分别参加持续12 w的70%最大心率运动强度的功率自行车MIET运动及90%最大心率和70%最大心率强度间歇的功率自行车HIIT运动。运动介入前后受试对象进行安静心率、安静血压、体重指数(BMI)、最大运动负荷(peakW)、血糖、血脂代谢相关指标、身体成分相关指标的测试。结果 各组受试者均完成12 w的实验测评。运动介入后HIIT及MIET组与实验前相比血压均有下降趋势,且安静心率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仅HIIT组与实验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MIET组和HIIT组peakW明显高于实验前及CON组(P<0.05);血糖控制方面,MIET组和HIIT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实验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免疫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基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的腹膜透析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运动组(n=36)。运动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每周3次,每次30~60 min,共24周。对比运动训练前后两组患者微炎症状态、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运动耐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组运动训练24周后,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较入组时及24周后对照组降低(P0.05);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1 min坐立试验及握力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活动耐力;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康复方法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是随机非盲实验,计入数据分析稳定期老年COPD门诊患者54人,平均年龄(67±6)岁,男43人,女11人.随机分为上肢加下肢组19人和单独下肢组21人以及对照组14人.实验组参与为期16 w,每周3次的耐力康复训练.康复始末各测量一次运动心肺试验,呼吸困难指数以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 实验表明两个康复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在运动耐力,呼吸困难以及生活质量上都取得了明显改善.康复组之间,上下肢结合组比较单独下肢组;最大摄氧量(0.12±0.04,P<0.001比0.16±0.06,P=0.015,) 最大功率(9.68±2.15,P<0.001比8.57±2.03,P<0.001)的P值分别为0.69和0.70,没有明显差异.只在VE at 50% max Vo2上有显著差异(P=0.020).两组在减轻呼吸困难指数上无显著差异(P=0.061),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上下肢组在总分(79.3±6.6,P<0.001)及生理功能(9.2±1.2,P<0.001)和活力(10.8±1.7,P<0.001)上的提高较单独下肢康复组更显著.最大摄氧量与大部分生活质量分项评分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通过运动康复可以取得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指数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无支撑上肢训练的加入在提高老年患者最大运动耐量的同时,对于中等强度负荷下的通气需求可以显著降低,从而改善日常生理功能表现及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活性及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方法 病例选择:单纯高血压(EH)组(n=11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EH OSAHS)组(n=110).两组患者分别测定晨起卧位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RAA活性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 1)EH OSAHS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心率明显高于EH组(P<0.05).而白天并不存在这种差别.夜间平均血压两组分别为156.1/92.1和137.1/90 mmHg(P<0.05),夜间平均心率分别为83.4和64.3次/min,P<0.05.2)EH OSAHS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EH OSAHS(1.9±1.5)比EH(1.3±1.4)μg/L]、醛固酮[EH OSAHS(126.3±41.4)比EH(68.1±40.4)ng/L]均高于EH组(P均<0.05).3)EH OSAHS患者左右BaPWV均高于EH组[左BaPWV:EH OSAHs(1897.7±332.9)比EH(1817.5±352.6)cm/s,P<0.05,右BaPWV:EH 0SAHS(1898.3±366.3)比EH(1823.6±367.7)cm/s,P<0.05].4)EH 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肾素浓度、Ald及BaPWV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EH OSAHS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高于EH组,存在着循环RAA激活现象,比EH患者的动脉弹性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轻中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采取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0例轻中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强度有氧训练,训练5min后休息5min在进行循环训练,每次40min,3次/周。实验组采用低强度有氧训练,每次20min,3次/周。对照组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胸部加压放松呼吸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0min。在训练前后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PET试验和6分钟行走试验,评定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情况。训练时间均为8周,观察训练前后三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训练后,所有患者的峰值功率、峰值通气量等肺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结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运动耐力结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采取高强度有氧训练的肺通气功能、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低强度有氧训练、常规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摄氧效率斜率(OUES)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健康成人32例和EH患者56例,按BMI将EH患者分为3个亚组:体质量正常组(BMI18.5~23.9kg/m2,18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8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20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标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峰值摄氧量(VO2peak)、每分通气量(VE)、呼吸气体交换率(RER)。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的实测数据,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摄氧量与VE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摄氧量=a×lgVE+b,计算a为OUES值。运动过程中摄氧量为75%VO2peak,90%VO2peak和100%VO2peak时的OUES值分别表示为OUES75、OUES90、OUES100。采用Hollenberg等提出的预测公式计算OUES100的预计值(preOUES100)。结果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EH超重组和EH肥胖组的OUES100、OUES90、OUES75均高于对照组及EH体质量正常组,EH肥胖组与EH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社区老年人的有氧能力,并探索其与运动耐力的关系。方法对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8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根据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3组:阴性组、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计算3组的峰值摄氧量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peak/VO_2maxPred)、无氧阈值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AT/VO_2maxPred)、无氧阈值与峰值摄氧量的比值(VO_2AT/VO_2peak),比较3组老年人的有氧能力。结果 3组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VO_2peak/VO_2maxPred(F=4.730,P=0.011)、VO_2AT/VO_2maxPred(F=3.888,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的VO_2peak/VO_2maxPred值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可疑阳性组的VO_2AT/VO_2maxPred值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3组间VO_2AT/VO_2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6,P=0.408)。结论社区老年人有氧能力的下降可能与运动耐力下降及潜在心血管疾病有关;作为评估不同个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指标,VO_2peak/VO_2maxPred较VO_2AT/VO_2maxPred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回声追踪技术(Echo-Tracking)检测原发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结果,把原发高血压(EH)患者82例分为两组:颈动脉异常组(EH 颈动脉有斑块,n=43),患者有一侧或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或)斑块存在;颈动脉正常组(EH 颈动脉无斑块组,n=39),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无增厚且无斑块存在.另选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50例.用回声追踪技术自动跟踪颈总动脉壁的运动,并检测以下参数:收缩期颈总动脉管径(Ds)、舒张期颈总动脉管径(Dd)、压力一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结果 EH 颈动脉有斑块组和EH 颈动脉无斑块患者组的Ep(EH 颈动脉有斑块组:219.2±60.5,EH 颈动脉无斑块组:140.6±51.5比健康组:90.5±23.9,P<0.01)、β(EH 颈动脉有斑块组:16.1±7.8,EH 颈动脉无斑块:13.1±4.0比健康组:8.3±3.0,P<0.01)、PWVβ(EH 颈动脉有斑块组:8.38±1.13,EH 颈动脉无斑块组:7.14±0.92比健康组:5.94±0.65,P<0.05)、AI(EH 颈动脉有斑块组:19.07±9.97,EH 颈动脉无斑块:18.86±6.83比健康组:12.45±4.59,P<0.01)都较健康组显著增加,AC(EH 颈动脉有斑块组:0.70±0.17,EH 颈动脉无斑块组:0.74±0.26比健康组:0.88±0.22,P<0.05)较健康组显著减低,Ds(EH 颈动脉有斑块组:7.94±1.35,EH 颈动脉无斑块组:8.02±1.28比健康组:7.50±1.20,P<0.05)和Dd(EH 颈动脉有斑块组:7.63±1.19,EH 颈动脉无斑块:7.60±1.22比健康组:7.01±1.01,P<0.05)显著增宽.结论 EH患者在颈动脉出现内膜中膜增厚或斑块之前,动脉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回声追踪技术可用来检查动脉硬化早期的动脉弹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老年烟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老年烟民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n=41)在此基础上采用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比两组肺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慢呼气时呼出的最大气量(SVC)、用力呼气时呼出的最大气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阀(AT)、6 min步行试验(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0级、1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3级、4级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免疫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深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烟民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1医院心血管风湿免疫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0例RA合并EH患者为RA+EH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EH患者为EH组,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三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结果 RA+EH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 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q=7.629、7.616、3.250、7.726,均P 0.05),24h SBP、d SBP、d DBP、n SBP显著高于EH组(q=4.006、7.616、3.293、4.048,均P 0.05);RA+EH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H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12.645,P 0.05);RA+EH组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d 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显著高于对照组(q=11.976、9.004、7.165、5.504、9.300、5.704,P 0.05),24h SSD、24h DSD、n DSD显著高于EH组(q=5.030、6.773、3.350,P 0.05)。结论 RA合并EH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节律与变异性较健康体检者、单纯EH患者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方法 6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30),同时接受12周相同的冠心病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给予运动训练.用平板运动试验和6 min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 结果 6 min步行距离与平板运动代谢当量显著相关(r=0.816,P<0.01);运动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1或P<0.05),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延长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运动训练能显著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6 min步行试验可用来评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益心气疗法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益心气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2 w,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等指标。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 83.33%,P=0.019);两组NT-pro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组的LVEDD、LVESD和LVESV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6MWT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常规抗CHF的治疗方法上结合补益心气疗法可有效提高CHF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h平均脉压(PP)与血压负荷、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86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与动态心电图检查,以PP<60mmHg(A组,n=42),PP≥60mmHg(B组,n=44)分为两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PP增加主要因收缩压(SBP)增加所致;随PP增加,SBP血压负荷增加,HRV时域法指标均降低,而复杂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H患者PP与血压负荷、HRV时域法指标及心律失常有关,临床在对其治疗中要注意缩小PP,并将PP作为评价高血压危险度和降压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良(CI)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60例,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记录心率、血压变化,运动时间(time)、代谢当量(METs);计算2级运动的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最大心率收缩压二项乘积(RPP)和心肌耗氧量(MV.O2)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EH组峰值心率及心率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148.75±11.81):(154.27±12.05)次/min,(67.44±13.37):(74.12±14.43)次/min,P<0.05;CRI2低于对照组(0.94±0.22):(1.03±0.15),P<0.05;EH组CI的人数共29例(48.33%)明显多于对照组7例(17.5%),P<0.005,其中CRI2<0.8的人数20例(33.33%),CRI2>1.3的人数9例(15%),对照组为6例(15%)、1例(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EH组存在CI;EH组运动时间(time)缩短(8.78±1.87):(9.77±1.88)min,P<0.05;运动贮量(METs)降低(9.21±1.39):(9.82±1.48),P<0.05;而RPP,MV.O2分别高于对照组[(26484.64±3573.49):(24118.39±3060.76),(30.78±5.0):(27.47±4.23)ml/kg.min,P<0.001]。结论:EH患者存在CI,提示有心脏自主神经损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高血压及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并探讨LVH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组和非LVH组,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内置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运动心肺功能仪测定和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无氧阈(A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时的代谢当量(METs),摄氧量(VO2),公斤体重摄氧量(VO2/kg),和每搏摄氧量(VO2/HR).结果 (1)在达AT值时,EH并LVH组和非LVH组METs和VO2/kg均低于对照组[METs:3.57±0.8和4.34±1.47比5.21±1.45,P<0.01;VO2/kg:(12.38±2.85)ml·min-1·kg-1和(14.42±4.33)ml·min-1·kg-1比(18.48±4.52)ml·min-1·kg-1,P<0.01],EH并LVH组的降低较非LVH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VO2max时,EH并LVH组和非LVH组METs和VO2/kg均低于对照组[METs:4.94±1.24和5.90±1.51比6.96±1.85;VO2/kg:(17.20±4.34)ml·min-1·kg-1和(20.41±4.59)ml·min-1·kg-1比(24.04±5.21)ml·min-1·kg-1,P均<0.01],EH并LVH组的降低较非LVH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相关分析显示,EH并LVH组LVMI与VO2/kg呈显著负相关(在AT值R=-0.40,在VO2max值R=-0.31,P<0.01).结论 EH患者心肺运动指标METs和VO2/kg降低,运动耐量受损,并与LVMI增高相关.提示EH患者心脏贮备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剂量二甲双胍(MF)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急性糖负荷后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抗氧化物质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入选未经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9例,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EH 组,未服用降压药,n=26)和二甲双胍组(MF 组,服用单剂量 MF,0.5 g/d,n=13);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n=15)。入选者禁食12 h 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高分辨率血管彩超测定糖负荷0、1、2、3 h 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ntiO_2~-)和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急性糖负荷1 h 后,EH 组和正常对照组的 FMD 显著下降[EH 组(9.5±3.3)%比负荷前(13.6±5.0)%,P<0.05;正常对照组(14.4±5.9)%比负荷前(17.4±5.7)%,P<0.05],MF 抑制糖负荷对 FMD 的影响[MF 组1 h:(14.5±6.2)%比负荷前:(14.5±6.0)%,P>0.05]。急性糖负荷后1 h,EH 组的 S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